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电路板大陆投资现况面面观
零组件就地配套政策 ,造就大陆PCB快速成长

【作者: 黃進華】2001年01月01日 星期一

浏览人次:【9885】

电路板是提供电子零组件在安装与互连时的主要支撑体,是所有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基础零件,广泛应用于航空、太空、交通、计算机、通讯、家用电器、办公室自动化设备等领域,与电子产品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80年代末期,随着大陆经济改革的深化与大陆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增加,大陆渐渐开放外商对其直接投资。在鼓励外资的奖励政策之外,大陆当局先后在1986年及1988年公布「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逐步开放独资与合作经营的企业形态,并透过优惠待遇与保障措施吸引外资。


在中国大陆种种鼓励外资投资及开发经济特区的优惠措施之下,台湾整体产业却面临土地、劳工成本日益增加、劳资纠纷冲突不断,以及公司规模过小市场难以开辟的困扰。因此,在内在发展困难与外来的鼓励之下,台商一波波前往大陆进行投资,期待开发产业的新希望。


目前台湾已有不少电路板厂商如华通、楠电,耀文、敬鹏...等业者,陆续前往大陆深圳、东莞、上海、苏州等地投资设厂。在两岸产业频繁的互动关系中,如何营造根留台湾的产业环境、寻求最佳的两岸分工模式,以及提升彼此的技术水准等,已成为吾人深切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此将针对电路板台商投资经营的现况作一概述。


大陆电路板现况

1999年下半年开始,出现电路板产业的兴旺现象,其原因:一是世界通讯及电脑的蓬勃发展;二是亚洲经济的复苏;三是台湾企业大量投资大陆;四是大陆PCB企业近几年的扩建;五是美国、日本、欧洲在中国开设的大企业,整体为了更好的提高竞争能力、降低成本、加快零部件的周转,而从1999年上半年开始的零组件就地配套政策。所以造就了大陆电路板的快速成长。


1999年大陆电路板的产值总额为267.66亿人民币,约合美元32.37亿(图一)。总产量3451.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26%(图二)。预计2000年各类PCB的产量产值都将超过1999年20%以上。


《图二 大陆历年电路板产量统计》
《图二 大陆历年电路板产量统计》

近年来,由于大​​陆电路板市场规模不断成长,所以当地台商的生产规模也持续扩大,1999年在大陆投资之电路板台商的产值约为5亿6,700万美元,产量则约为2亿7,700万平方呎;而2000年预估产值约为9亿3,200万美元,将较99年大幅成长64.4%,产量则约为3亿9,100万平方呎,较前一年成长41.2%(图三)。


《图三 在大陆之电路板台商产值与产量统计分析》
《图三 在大陆之电路板台商产值与产量统计分析》

大陆台商经营分析

投资地点分析

选择投资地点时,主要的考虑因素除了当地的土地供应与价格、工资水准、劳动力的供给与素质、水电供应、对外交通便利与运输费用之外,亦需考虑到卫星工厂的配合及当地治安与生命财产的保护等等。因此,厂商多半选择环境良好且临近台湾的大陆东南沿海一带作为设厂的地点。台湾电路板厂商赴大陆投资的地点,以华东地区与华南地区一带分布最广(表一)。



《表一 台商赴大陆投资地点》
《表一 台商赴大陆投资地点》

早期以生产单、双面产品的厂商较多,地点选择以广东省的东莞、广州、深圳、惠州一带为主,有升光、扬宣、李洲、诠脑(欣强)、三轴、信达、崇技...等,近年来该地区的厂商也加入了华通、广大等生产多层板的大厂。


而近期的台商以逐渐转以生产多层板电路板厂为主,投资的地点则看好华东一带的上海、昆山、苏州等地,设厂的有展华、耀文、耀华、楠梓. ..等大厂(表二)。


《表二 大陆投资重要厂商现况分析》
《表二 大陆投资重要厂商现况分析》

经营管理分析

目前大陆投资的台商在两岸分工上大多采用不同的分工体系,就管理功能分工而言,台湾总公司负责公司策略的拟定、产品的设计开发、市场的行销管理、人员的调配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等,而大陆分公司则负责生产制造、品质管制、干部甄选训练、产品设计与测试、商情资讯的收集等。生产形态则多采用水平分工的方式,即生产技术层次较低的产品移往大陆,而将技术层次较高的同类产品留在国内生产。但是随着整个电子产业大陆投资的白热化,已逐渐往产业垂直分工的方式发展。


1.生产方面


台商前往大陆投资最重要的生产资源即是大陆广阔的土地资源及劳工成本。多数厂商采用土地及厂房租赁的方式,雇用当地的劳工进行生产,然而生产所需的机器设备、原材料、生产配方以及技术来源等几乎全部来自台湾本厂,若台湾本厂无法完全供应时,原材料及生产配方等才在大陆当地取得,而机器设备等则仍采行向他国购买的方式。


2.行销方面


台商到大陆投资生产,最主要的目标市场仍是以外销为主,这是受到大陆鼓励产品外销出口的奖励措施影响,同时大陆内销收款不易及增值税的问题亦是让许多台商却步的原因。对电子零组件厂而言,产品的销售途径不外是销售给大陆投资的台湾系统厂商经组装后以系统产品型式外销,或是直接外销至其他国家。


至于行销的方式,一般皆由台湾本厂负责业务接洽,再委由大陆工厂生产的方式进行,亦有部分厂商是在大陆自行接单生产。另一方面,大陆广大的幅员及众多消费人口的内销市场,亦是长期以来台商急欲发展的空间,然而受限于大陆内销政策的限制,整体而言内销市场仍未打开。目前台商在大陆的主要内销途径为自设门市部门直接销售,或是透过大陆官方的商业部门进行销售,以及与握有销售管道的大陆当地公司合资,以取得既有的销售管道。


3.人事方面


在人员的任用上,高阶主管皆由台湾总公司派任,中阶干部或由台湾派任或由大陆当地人员选任,而基层的作业劳工则由大陆当地人员担任。至于技术人员则多由大陆当地人员担任,而台湾有技术人员从旁指导。


一般而言,设厂已有一段时间或经营已较稳定的老厂,台湾派驻人员的比率约为1:150,换句话说每一百五十个大陆员工即须要一个台湾派驻干部,而新成立的厂房或是经营尚未步入正轨的工厂,台湾派驻人员的比率则提高为每一百个大陆员工,即需要一个台湾派驻干部,如果技术较复杂的产业(如电路板)则需要更多的台湾干部。


在人员的管理上,一般皆采取比台湾严格的管理方式,包括员工的生活准则、作业规范、生产程序等等,都有严格的规范。有些厂商甚至采取不符合规定即处以罚款的方式,据说对员工的约束十分有效。也正由于这种严格的管理模式,台商的大陆厂多维持着良好的纪律与整齐的面容。


4.研发方面


目前虽已有多数台商在大陆投资设厂,而且其中不乏投资规模庞大者,但其研发总部仍以台湾总公司为重心,即使在大陆设有研发部门,也多从事改良性的研发工作,基本的研发仍以台湾为主。


5.财务方面


在财务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资金的来源,台商主要的营运资金来源仍以台湾总公司为主,其次才是大陆的合作伙伴。至于调度资金的金融机构,则透过第三国及台湾的银行进行。


至于投资设厂所得的盈余,几乎都留在大陆当地再投资,仅有少部份汇回台湾,而汇款的方式多利用第三国做中间转介点。其中,亦有部份厂商透过金融机构以私人汇款的方式进行。


另外,利用大陆的优惠措施进行节税,亦是台商大陆经营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目前台商在大陆投资的节税方式有两种,一是企业本身即为三资企业,可享受经营期10年以上的优惠税率,一是工厂位于经济特区内,可减征企业所得税。


经营困难点分析

1.财务方面


台商在大陆投资面临的一大问题即是资金的筹措,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台商难以向大陆银行融资贷款,加上政府并未准许国内银行赴大陆设立分行,因此厂商无法得到充裕的资金,致使自有资金比例过高,企业的扩展也受到限制。


2.人事方面


一般而言,大陆员工的素质普遍不高,在工作效率与态度上也较台湾劳工的水准为低,因此大多数企业皆采取不同于台湾经营管理的方式,以良好的纪律、严格的管理方式进行。以下为台商常见的人事管理问题:(a)由于大陆的生活态度几乎是「一切向钱看」,员工往往因为薪水而频频跳槽,以致人员流动率颇高。 (b)台湾派驻的员工薪水远比大陆员工高出许多,造成大陆员工心里的不平衡,更加深人员管理的困难度。(c)台湾派驻干部方面有家庭及环境等适应性的问题,亦造成人事管理的困扰。


3.生产方面


由于大陆地广交通不便,且委托外包加工的厂商不多且分布零散,所以电路板的台商多为全制程的厂商。因此在经营应变上较为不便且投资经营的成本提高,是厂商的一大困扰。员工素质、物料供应等因素使厂商在生产控制上不易掌握,亦可能会造成偏高的不良率发生。再者大陆尚有很多地方的基础建设不足,易造成缺水、缺电的状况,所以厂商在选择投资地点时要多加留意,以免造成日后供应不稳定的情况发生。


4.行销方面


台商原物料的供应多由台湾进口,而由于大陆腹地广阔,交通运输耗费时日难以掌控且费用高,及交通运输的高成本等,都影响台商在大陆的品行销。随着前往大陆投资厂商的日渐增多,竞争也随之而来,优渥利润的获得已不复存在。加上大陆市场较为封闭,资讯取得不易,再加上大陆有关单位对内销市场的限制多,开拓困难,许多厂商仅是把大陆当成台湾的生产加工厂,将生产的产品转销他国。


5.一般性问题


对到大陆投资而言,最感到困扰的莫过于大陆的行政效率低落及利用各种名目向厂商收取费用,其中就有厂商指出在1998年的长江水患时,许多台商即依规模的不同被课以不等的水灾税。而法令、政策的朝令夕改,以及主管官员对法令的解释不一等,使厂商无所适从、进退惟难。


其中,影响最巨的莫过于税率的问题及其相关的政策,由于涉及企业经营的利润及其投资的方向,若未详细了解或事先做好规画,在大陆随时可能变动的税制之下,台商很可能转盈为亏,甚至吃上官司(表三)。大陆于1994年实施全面性的租税改革,对货物销售开征增值税类似台湾的营业税,但是又由于各地方政府执行的程度不同,以致未能达到有效的效果。



《表三 中国大陆租税制度》
《表三 中国大陆租税制度》

于是,大陆宣布自1999年元月1日起全面实施出口货物增值税「免、抵、退」的规定,无论新旧外资、或当地的外销企业出口货物将变相被课8%的增值税,使得许多厂商担心在出口不振、削价竞争的情形下雪上加霜。后来透过各台商协会的反映,大陆同意在2000年底前,1993年底以前设立的厂商得维持现有的作法,只要境外进货再外销即可免税的规定,而1994年以后成立的厂商仍须适用新法。但是,根据多家台商表示,各个地方政府依执行程度的不同而有差异,截至目前为止仅有上海等少数地方确实执行,多数地方政府并未严格实施货物出口增值税。


另外,大陆施行的个人所得税法亦十分特殊,系采行全球所得课税主义,即对个人的全球所得课税,并且采取居住者的观念,介定纳税人的角色。因此,只要是属于大陆的居住者,不论其在大陆境内或境外的所得,皆须向大陆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然而这也由于政策面与执行面的差异,许多地方并未严格执行。但是去年开始大陆突然加强查缉漏缴,对于大陆官员的频频造访与盘查,台商不胜其扰。


至于企业所得税方面,大陆虽然名义上订定33%的税率,但是实际上台商可运用各种优惠措施予以降低,例如「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措施(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生产性外商企业,从获利年度开始,第一、二年免征企所税,第三到五年减半课征的方式)或是将工厂设立于经济特区内的优惠措施(大陆设立的五个经济特区分别为海南、深圳、珠海、厦门、汕头)。然而由于设厂的名称或地点差异,也有可能因主管的认定不同而有不同的结果。


总言而之,大陆虽然订定许多各式各样的法则,却也由于地方各自为政的结果产生不同的执行效果,因此台商除了必须了解各式各样及随时可能变动的法律之外,亦须配合当地的主事官员做不同程度的调整。


除上述问题外,台商在大陆投资亦难免碰上投资纠纷,其中以大陆合伙的​​伙伴存心诈骗​​最为头痛,其次为生产技术纠纷、公司所在地居民借机闹事、运输货物被路霸强取过路费、公司之中方合伙人挪用公款或卷款潜逃等问题,或是与当地政府的纠纷、财务纠纷、劳资纠纷和利润分配不均所引发的纠纷等。


当台湾厂商面临上述所提种种困难时,多数厂商会运用其灵活的智慧与人际关系,自行解决所有问题,其次为透过台商联谊会或寻求当地政府的协助(图四)。由此可知,台湾厂商的灵活度高,环境适应力强,在在显示出其坚强的生命力与促进产业发展的无穷希望。另一方面,由此也可看出台商独在异乡的无助情景,这些都必须仰赖政府相关单位研拟政策给予协助与支持。


《图四 台商在大陆遇到困难的解决方式分析》
《图四 台商在大陆遇到困难的解决方式分析》

对台湾政府的建议

台商赴大陆投资风气日盛,但由于大陆财经政策时常更弦易辙政策不稳定,相关规定不明、难于配合,且两岸关系的日趋复杂,使得台商在大陆几无投资保障可言,经营风险极高,甚至连人身安全也常受到威胁。所以台商希望台湾政府重视的重点,多集中于与大陆签署台商投资保障协定,并希望加速两岸三通的协商作业和准许国内银行赴大陆设分行,以利银行评估厂商之贷款(图五)。


《图五 台商对台湾政府的建议分析》
《图五 台商对台湾政府的建议分析》

对大陆政府的建议

一般台商对大陆政府的建议,除要求大陆政府尽量协助台商各式投资问题之外,政府政策的稳定性则是众多台商所企盼的。同时,强化行政效率、两岸尽快签订台商投资保障协定等议题,是台商对大陆政府殷切的盼望(图六)。


《图六 台商对大陆政府的建议分析》
《图六 台商对大陆政府的建议分析》

结语

外销为主,看好内销远景

早期台商投资产品以外销为主,或"转厂"给下游专作外销的电子厂,再外销海外,大陆当地的内销电路板市场目前尚小,但未来潜力可期。而台商在大陆的生产基地所采购的电路板量不大,因此,目前台商在大陆厂仍以转移自台湾的订单居多。


然而电路板业是内需型产业,需要就近供应下游厂商。所以厂商的未来发展趋势,应是看好内销市场,再加上主导中国大陆资讯、通讯、网路产业发展的"讯息产业部",规定国外主要通讯大厂及相关资讯厂商在相关零组件上取得需以当地为主。其采购比例需在50%以上,此项规定对于国内电路板业者赴大陆设厂有催化作用。


带动原物料及设备厂商进驻

由于大陆电路板产业加速跨入多层板市场,再加上大陆电路板台商日渐增加,使大陆多层板市场日趋成熟,铜箔基板需求必定快速成长。大陆当地铜箔基板产品品质尚无法满足,所以带动了上游铜箔基板厂的台商,如台光电、宏仁、亚化、松电工、联达等,也跟着到大陆设厂,提供当地台商、港商等电路板业者优良的内层铜箔基板。


除了电路板原物料厂商陆续投资外,设备厂商也有许多进驻大陆,或设厂或设行销维护据点,大举的开展大陆市场布局,如华堡、群翊、嵩台、造利...等。电路板上、下游及周边厂商相继的投入大陆市场,已使当地的电路板产业结构愈来愈完整,形成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产品生产型态

依电路板的产品区分,生产单、双面板的台湾厂商,已有大部分移到大陆生产,且很多工厂都陆续将台湾的生产规模缩小,或仅剩下负责接单等行政业务的公司,把整个生产重心移至大陆。而多层板的厂商也陆续到大陆扩展生产规模,其早期经营型态是将台湾与大陆两边的工厂作分工,较低阶产品或需要较多人工的制程,交到大陆生产,而高阶产品或行销业务,研发活动则仍留在台湾进行。


但目前由于讯息产业部规定国外主要通讯大厂及相关资讯厂商在相关零组件上取得,需以当地采购60%以上的比例规定,在看好大陆手机市场的发展潜力之下,已使台商将HDI电路板的生产技术快速的转移至大陆生产,两岸之间的技术与产品型态已无多大区隔。


在两岸产业频繁的互动关系中,如何营造根留台湾的产业环境、寻求最佳的两岸分工模式,以及提升彼此的技术水准等,是未来发展的重点问题。


相关文章
借助自行调适系统模组 加速边缘创新
眺望2020年电子零组件发展趋势 掌握先进制程加速5G落实应用
协磁展??绿色智造商机
分散式PLD有助於降低伺服器成本
轻松完成马达控制设计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M31携手台积电5奈米制程 发表MIPI C/D PHY Combo IP
» 联发科发表3奈米天玑汽车座舱平台 推动汽车产业迈入AI时代
» 台法携手共推运动科技 瞄准奥运及新兴产业商机
» 贸泽电子2024年第一季度推出逾10,000项新元件
» 宜特2024年第一季合并营收突破10亿元 展现验证分析布局力道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4S8WZ8MASTACUKZ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