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大陸數位相機業者來勢洶洶
 

【作者: 吳翔】   2001年05月01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2738】

大陸「中國國家計劃委員會」最近公佈計劃書,明訂將數位相機產業列為重點開發項目,計劃書中顯示具體開發重點包括專用IC與高階球面鏡等數位相機等關鍵零組件,此外還包括彩色顯示幕、印表機與碳粉匣等等其它資訊週邊產品。依此計劃書預測,至2005年,中國大陸數位相機年產量將達500萬台以上,市佔率達50%。


從此計劃書所談及的願景來看,很明顯的是想要取代台商在資訊產業的地位。在PC產業成長有限,通訊產業與網路產業的集中度又過高的狀況下,大陸想要在下一波的國際經濟發展中躋身為舉足輕重的強國,只能選擇以流行取向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及軟體設計產業為努力重點。這樣的方向,難免走上台灣的路子,至少在初期,將走向以代工為主的產業模式。


不同於台灣的是,大陸擁有廣大的潛在市場,豐富的人力資源,使其生產成本遠低於台灣廠商,成為產品製造商的重要對手。雖然台商早在大陸開放初期即已進駐,並以其技術優勢得以充份運用其低廉資源,然畢竟仍處於「外資」的地位,無法以低廉稅則切入其市場(目前大陸數位相機進口關稅高達45%,營業稅高達18%,若於大陸保稅區生產而欲在大陸販售之廠,其零組件進口稅則比照辦理)。


大陸政府策略扶持關鍵零組件產業,若能順利,將可相當程度的擺脫對技術來源的依賴。長久之後,對缺少內需市場,只能以外銷接單為主的台商來說,等於是增加了強而有力的競爭對手。


以2000年狀況來說,台商在全球數位相機產業的佔有率已達44.4%,僅次於日本,而在PC Camera方面,佔有率已達59.7%,為世界第一位。然而,此兩類產品的品牌眾多,價格競爭激烈,因此為求生產成本,數位相機已有57.9%於海外生產,其中絕大部份於大陸生產,預計至2003年,台商在大陸生產比例將超過75%。


在PC Camera方面,因為大部分廠商都屬新進,2000年在大陸生產比重僅有34.5%,但預期外移速度將愈來愈快,估計至2003年,80%以上產品將在大陸出貨。(圖一)從此狀況來看,台商對大陸生產環境的仰賴極深,因此,其自有企業一旦擁有生產技術,相信在成本的競爭力上將無庸置疑。


《圖一 我國數位相機產業在大陸生產狀況》
《圖一 我國數位相機產業在大陸生產狀況》

大陸數位相機產業的發展狀況

早在1999年初期,大陸政府即鎖定數位相機產業為重點開發項目。一方面延攬在海外工作的華裔人才成立新公司開發數位相機CMOS及ASIC技術,一方面也開放本地傳統相機生產廠商引進外資合作開發生產。其中在關鍵組件技術的開發上速度稍慢,目前雖然號稱已擁有CMOS的設計與製造技術,但仍未開始真正量產出貨。至於其與日本相機廠商合資成立的新相機公司,則在其國內市場已有相當的佔有率。


由於國內關鍵組件廠商在技術及價格上已漸可與競爭廠商匹敵,大陸關鍵組件設計廠商目前正積極與國內廠商接觸,希望獲得國內廠商的技術輸出。由於這些大陸廠商擁有地利,可與在當地生產的製造商緊密合作,可以想見的是,未來國內在數位影像上的IC設計廠商,與大陸的合作亦必須更緊密,才能更趨近日漸擴大的市場。


而大陸的數位相機生產廠商則更為積極,一方面以大量行銷資源擴展成長迅速的本地市場的佔有率,一方面也擴廠準備以大量產能攫取可能的訂單。1999年,由上海輕工控股公司、上海相機總廠與日商Minolta合資成立的品牌「海鷗」,在2000年上市初期即在近30家相機品牌中獲得第7名的知名度,其生產工廠投資金額高達6000萬人民幣。而江西光學廠與日商Fujifilm亦合資成立另一家相機品牌「鳳凰」,年產能可達100萬台。雖然目前這些大陸生產廠商尚未能實際接獲美、日大廠訂單,甚至還有部分機種下單委由台商代為生產製造,但由其工廠的產能規劃不難看出其企圖,未來將成為台商重量極的競爭對手。


結論

面對快速成長的市場,礙於高價稅率無法打入。面對積極的競爭對手,也因為其產能優勢可直接反應在成本上,只有盡力求技術不要被人超越,以免未來被人攻城掠地而無還手能力,除非國內數位相機業者擁有其它難以被超越的關鍵技術-例如鏡頭-否則勢必難以高枕無憂。


好在台商目前仍有技術優勢,因此在與大陸廠商競合上仍有籌碼。在發展過程中,只要有利可圖,相信大陸廠商並不排斥與台灣廠商的合作機會,因此台商可藉此掌握這些未來可怕對手的部分資源。另外,對於台商以自有品牌在大陸銷售的打算,在大陸仍在發展的階段中,應仍有機會談判取得部分進口稅率的優惠。總之,發展中的競爭對手是潛在威脅,當然也是發展機會。若國內廠商能認清正確的時勢發展,預作對應,相信仍有相當可能利用彼岸發展的機會點,化危機為轉機。


相關文章
高速數位訊號-跨域創新驅動力研討會
2024 CAD的未來趨勢
多重技術融合正在影響機器人發展
政策指引境外關內布局
工業機器人與人類的共存之道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蘋果Mac打算訣別英特爾嗎?
» [白色家電翻身(2)] 環保和需求出發-談洗衣機
» 2012年第四季台廠LCD TV出貨近1,100萬
» 大廠背書 無線充電來了? 
» 智慧手機產業競爭 往集團化對抗演變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118.16.91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