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掌握新趨勢 開創大格局
工研院影像顯示科技中心主任程章林:

【作者: 林彥慧】   2007年06月01日 星期五

瀏覽人次:【3507】

本社社長黃俊義(以下簡稱黃):工研院影像顯示科技中心是工研院新成立的單位,可否請您介紹顯示中心成立的主要任務、技術優勢與特點?


工研院影像顯示科技中心主任程章林(以下簡稱程):工研院影像顯示科技中心(以下簡稱顯示中心)到今天成立正滿一年五個月,在2006年初,工研院合併了數個研究所而成立焦點科技中心,顯示中心為其中的一個焦點,其目標在於成為產業的開路先鋒,為台灣規劃下一代的顯示研發中心。


《圖一 工研院影像顯示科技中心主任程章林》
《圖一 工研院影像顯示科技中心主任程章林》

我於去年離開美國,原本在美國柯達公司擔任LCD技術長職務,回來台灣之後,希望可以協助台灣的顯示器產業創造另一個產業高峰。政府高喊的兩兆雙星計畫,顯示器產業正是其中的一兆,台灣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時間,已成為全球重要的顯示器生產王國。整體來看,2005年台灣顯示產業產值已達220億美金,佔了全球31%,預計在2010年可達460億美金,佔全球的40%。


但是,顯示產業的前景並不如數據般美好,顯示器的關鍵技術,大部分都掌握在國外廠商手中,台灣則是透過技術轉移的方式將顯示技術植入產業界中,也由於台灣廠商這幾年來一直著墨於製程技術的改良與成本的降低,因此造成了目前高產值、低獲利的現象。


此時工研院成立了顯示中心,主要任務便是扮演下世代顯示器產業的先驅者,因此,顯示中心鎖定軟性電子顯示器作為研發主軸。選擇軟性顯示器的原因在於,顯示器是人與世界的一扇窗戶,顯示器是資訊的載具,古代人們用結繩來記事,用竹簡來寫書,直到印刷術的發明。而近代有陰極映像管的產生,使人類在資訊的載具上,有所突破。映像管是了不起的發明,而顯示器則是另一階段的新革命。


黃:就您觀察,顯示產業的發展趨勢為何?而軟性顯示器又將在顯示產業中扮演何種角色?


程:日前與部份業界朋友討論到電視尺寸問題時,大家普遍覺得40吋不夠大,而在近期的顯示器研討會中,也歸納出顯示器應該在50吋以上。目前來說,顯示器的發展趨勢為螢幕尺寸要更大之外,更輕與更薄也是需要兼顧的重點,否則厚度與重量將使得LCD與一般傳統電視的差異性縮小,傳統的大電視甚至還可以當作家俱的一部分,裝潢出氣勢與大格局。而重量與厚度這兩項並不是使用玻璃基板製作的LCD顯示器特點。因此,在顯示器尺寸越來越大的趨勢下,顯示器的重量與厚度將成為另一個挑戰,因此軟性顯示器可以滿足重量輕與厚度薄的需求。


針對軟性電子顯示器的研發,台灣目前處於設備不足與人才尚在培育中的階段,這些製造的風險過高,導致業界不太敢大量投入研發生產工作,例如友達與奇美,仍選擇將大量的資源放在LCD顯示器的量產與競爭,而無暇顧及其他顯示器的技術研發,而也就是工研院積極介入與投入推動的原因。


事實上,軟性顯示器並非用來取代LCD顯示器,而是用於滿足玻璃基板所無法達成的要求,像是電子紙與電子看板的開發就是為了滿足更輕、更薄的需求。在人類生活方面,也許未來小學生不再被厚重的書包壓垮,只要一張電子紙就可以上課,而在環保議題方面,顯示中心也在積極研究如何降低顯示器溫度,以達到更為節能的效果。此外,當電子紙普及後,全球樹木被大量砍伐的問題也將獲得舒緩。


黃:軟性顯示器的發展除了前述所提及的優點之外,對於台灣顯示產業還有哪些重要性呢?


程:我認為,發展軟性顯示器是一個使命感,為下一代人們生活與應用,其重要性不只存在單一產業而已。軟性顯示器不只台灣在積極發展,美國甚至將軟性顯示器發展在軍事用途上。玻璃基板目前的趨勢為越來越薄,但其瓶頸為耐撞與捲曲,這反而是軟性顯示器最大的利基。軟性顯示器的發展是個明顯的趨勢,因為有其需求,要而且越來越明顯。全世界都在關注軟性顯示器這個議題,例如,飛利浦便宣布其螢幕可以摺疊。目前軟性顯示器的技術瓶頸仍在材料的部分,如何改變其物理特性讓產品更耐用是研發重點,因此顯示中心一直致力於將薄膜電晶體製作於塑膠基板上的技術,以大尺寸軟性顯示器為研發方向,希望可以達到大面積與可捲曲的研發目標。


正因為顯示器有大面積、輕薄耐撞與可攜式等需求,軟性顯示器正可滿足這些需求,因而成為顯示器發展的重要趨勢。顯示中心將從軟性顯示器的角度切入,未來規劃成為世界級的顯示中心。顯示中心扮演著台灣顯示產業的開路先鋒角色,肩任兩大任務,第一為帶動軟性顯示新世代,第二為再創顯示產業新契機。


其實政府也相當擔心價值一兆的顯示產業,這個產業擁有超過20萬工作人口,因此工研院必須扶持住該產業。除了為下一代顯示器的發展尋找新方向外,也積極協助產業培育人才。工研院一直不斷培育新興人才,從樂觀的角度看,這個單位年輕有拼勁,往後更將適時吸收有經驗的人才。


黃:人才的流失似乎是產業面臨的重要課題,是否可能透過專利來鞏固優勢,才不致於一直處於練根基的苦工階段?


程:台灣的顯示產業在技術上正萌芽,尚未到達技術轉移的階段,因此還沒有專利佈局。不過,根據工研院的了解,美歐日韓等國皆大舉投入軟性顯示器的開發,日本甚至預言2007年將是軟性顯示器元年,目前也積極著手將軟性顯示器商品化。三星電子身為第一個主打大面積電子看板的廠商,對於大尺寸軟性顯示器的研發也將不遺餘力。


我認為,投入產業創新有幾大階段:第一,掌握脈動;第二,預測趨勢;第三,專利佈局;第四,引進產業。目前顯示中心已經掌握顯示產業的脈動,並預測軟性顯示器為未來的趨勢,一旦累積足夠技術之後,專利佈局將是顯示中心的下一步重任。


黃:可否請您談談軟性電子與顯示器之間的關係呢?


程:軟性電子像個平台,可發展很多產品。軟性電子在技術上有三個發展方向:第一個方向是降低現有半導體製程的溫度,直接將電晶體做在塑膠基板上;第二個方向是將玻璃或矽基板上的電子元件,以類似印版畫的原理蝕刻轉貼在塑膠基板上;第三個方向是使用全新的有機材料以印刷或噴墨等方式,製造有機薄膜電晶體(Organic Thin-Film Transistor;OTFT)。傳統電子元件使用矽基板或平面玻璃,軟性電子則泛指將微電子元件製作在軟性可撓式塑膠或薄金屬基板上的技術及其應用,具有製程便宜、重量輕、成本低廉、耐摔與耐衝擊等特性,因此,軟性電子最具潛力的應用機會就是在顯示器領域。


目前顯示中心已開發出3.5吋複合型液晶顯示器(Hybrid LCD),首度結合塑膠與玻璃兩種材質,將上板彩色濾光片進行塑膠化,具有輕、薄、耐壓等特點,可將顯示器模組厚度減低35%,重量減輕36%,並克服玻璃基板的易碎缺點。


黃:LCD顯示器與CRT顯示器的市場狀況不同,CRT顯示器市佔率曾高達80%,但LCD顯示器卻一直無法突破50%,未知工研院對此狀況是否有不同的看法或具體規劃?


程:工研院當初成立焦點中心的目的就是在距焦,過去工研院做了相當多的研究如OLED、低溫多晶矽等技術,發現最後對產業界沒有很大的效益。主要是因為LCD顯示器價格降得太快,導致其他技術的顯示器市場受到打壓。我常形容OLED技術是一個天生麗質的美女,而LCD技術是一個有很多缺點的醜小鴨,但是當所有缺點都被化妝技術改進後,LCD搖身一變成為人工美女,與真正的美女競爭選美后冠。


此次工研院顯示中心將研發能量聚焦在軟性顯示器上,是因為軟性顯性顯示器可以滿足LCD技術所不足的需求,這些需求終將成為趨勢,工研院會在適當的時機將技術導入業界,然後開始小量生產,最後目標在於大量商品化。


世界的趨勢變化萬千,因此眼光除了要能跟上時代之外,還必須要快狠準,柯達就是一個無法掌握趨勢的例子。過去我在柯達服務時,回台灣都帶著底片當做見面禮送人,而僅短短幾年,大家人手一台數位相機,底片在許多消費者眼中已成為被淘汰的商品。所以只要發現趨勢,一定立即掌握,否則就會無法跟上,慘遭出局的命運。


黃:日本預估2007年將會是軟性顯示器元年,而您預估台灣發展軟性顯示器的時程將會如何,並以什麼樣的形式出現呢?


程:軟性顯示器初期以電子書(e-book)、Smart Card、電子標籤、電子廣告看板、單色手機、手機次面板為發展項目,且需兼具省電、可彎曲特性,2010年後在軟性主動矩陣式液晶顯示器(Active Matrix Liquid Crystal Display;AMLCD)的應用商品將會陸續導入市場,除了有大幅成長的機會之外,也將達到相當的規模與成熟的軟性FPD應用產品。所以我預估2010年將是台灣軟性顯示器的元年,此外由於大尺寸顯示器的前景相當被看好,所以我也預測台灣軟性顯示器將以大型電子看板的形式出現。


台灣IC產業相當發達且活躍,加上政府的大力推動,工研院才會有跨領域的焦點中心出現,顯示中心負責尋找方向,電子所與材料所則負責技術後援,因此我相信在三年之後,台灣軟性顯示器的時代將正式來臨。


(整理\林彥慧;攝影\陳俊毅)


  相關新聞
» 林業保育署屏東轄區以太陽能打造綠能環境
» 台灣光電廠商聯袂參加美西光電展 展現光電等先進技術與服務
» 國研院啟動超精密加工聯合實驗室 大昌華嘉助培育光學加工人才
» 應材與Google合作 推動下一代AR運算平台
» 漁電共生以養殖為本 綠能加值為主軸發展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117.184.62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