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動放大電路設計架構 [7] [8]
週期對週期抖動量即為後一個週期邊緣En+1和前一個週期邊緣En之相位誤差,因此若要實現抖動量放大就必需將En和En+1間之邊緣時間差拉大。在本文中將採用電流對負載充放電之原理來達到抖動放大之功能。我們以圖九來說明其操作原理。
抖動放大電路基本上是由兩組不同電流量之電荷幫浦(Charge Pump;CP)與決策電路(Decision Circuit;DC)所組成,而分別由待測訊號SUT、一個週期延遲後之訊號SUTd與兩者之組合來控制。其最基本的想法為利用不同充電斜率(即充電速度)搭配訊號不同起始點(即轉態邊緣)之特性,來合成出具有較大抖動量的時脈邊緣。而為了清楚解釋其放大原理,我們將SUT(S)與SUTd((Sd)依相位關係區分成四個區間,然後分別探討在不同區間內的操作情形。如表一所示。
...
...
使用者別 |
新聞閱讀限制 |
文章閱讀限制 |
出版品優惠 |
一般使用者 |
10則/每30天 |
0則/每30天 |
付費下載 |
VIP會員 |
無限制 |
25則/每30天 |
付費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