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晶體的發明至今不過半個世紀,但它已經被廣泛應用在人類工作與生活上的許多角落。在過去,當一個技術普及之後,往往也象徵著這項技術將成為傳統產業,然而以電晶體為基礎的電子/資訊工業卻仍如日當中,甚至可說是還在一個起步的階段而已。
網際網路的出現,無疑是一個決定性的轉捩點。它將電子科技的運算、儲存、感測等效能給無限寬廣地延伸了,如今,除了PC、Notebook、伺服器等既有的資訊產品外,晶片的應用正朝與生活更緊密結合的藍圖發展,也就是要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書本、筆、椅子等用品當中。
這個藍圖在歐洲的科技界稱為「消失的電腦」(The Disappearing Computer)計畫。這個計畫中指出,資訊的處理並不一定需要有專屬的資訊設備,如伺服器、PC或手機,資訊系統的目的其實是在解決人們每日的生活需求,而這些需求即存在於我們每天食衣住行的各種工具當中。
在引領流行時尚的日本電子業也正流行著一個類似的新名詞,也就是「無所不在」(Ubiquity)的未來資訊社會,所描述的境界除了把各式裝置連結成網,讓資訊在網路上四通八達外,長遠來說,則是要把人和從馬鈴薯到車庫的一切物體都連結成龐大的網路,隨時隨地都可存取。DoCoMo社長立川敬二形容說:「讓我們在一切可移動的物體安裝無線裝置。不只是人,也可以是寵物、汽車或個人電腦。」
目前,「無所不在」的願景已能做到利用手機或汽車導航系統來存取遠端的資料或與其他機器溝通,如透過手機操控數位錄影機錄下節目,或啟動洗衣機或冷氣機等。 此外,有些公司發展讓物品互傳訊息的技術,如Sony研發下一代微晶片,讓各種消費電子裝置輕鬆來回傳送資料;日立等公司則著手打造運用射頻識別(RFID)技術的超迷你晶片,可嵌入鈔票甚至人體,以追蹤各種物體或個人的所在位置與身分。
然而,要讓這些嵌入晶片落實到生活當中,讓它們能整體性、關聯性地自動、自主運作,也就是達到「電腦即網路,網路即生活」的資訊生態情境,顯然還有一段頗長的路要走。這不僅是電子產業需要努力,也要和更多的科學領域進行科際整合,如認知神經科學、生命科學,或經濟學、組織研究及其他基礎社會科學。唯有採取更寬廣的跨領域觀點,儘量多結合不同專業的研究成果,才可能打造出一個真正友善的「無所不在」資訊環境。
當然,科技的力量愈大、愈深入生活,我們也就得更虛心地省思它的負面衝擊。或許,從另一層的角度來看,科技也好、政治或經濟也罷,力量的本身並無好壞,端看掌握者如何去應用它了。
(歐敏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