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是软件的时代了,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发生,部份软件公司,「想连硬件设计都一起做」;许多硬件公司,积极想在软件层面有所突破。从技术上的做法来看,软件整合是硬件厂寻求突破很好的方向,但技术性太高。因此,若以软硬结合取代软硬整合,也就是硬件厂结合软件公司,成为伙伴关系,或许是另一个不错方向。
软硬整合的难度有多高?Steve Jobs打从创立苹果之初,就决心走软硬整合的路,今天许多伟大的产品,虽然并不光靠「软硬整合」技术取胜,但单就技术面来看,这肯定是一条「非常漫长的道路」。因此,硬件厂与软件公司结合,成为策略合作伙伴,将是比较聪明又有效率的选择。另外一个原因是,软硬整合做得好,长期来看,应该要往消费性产品公司的愿景迈进。
这半年来,为许多企业进行训练工作时,可以感受到「决心改变」的气氛;最特别的是,过去一些被认为是纯硬件厂的企业,正努力地寻找好的「软件策略」;因此,在这里提出一些个人观察与想法。
第一、软硬结合。技术研发上,硬件厂透过软件公司的协助,可以为硬件建立更多价值,并且也能在新商业模式的建立上有所突破。因此,与软件公司或是软件团队,建立伙伴关系,并且学习新的软件研发管理模式,是重要的功课。建立与软件公司的伙伴关系,并且成功打造突破性产品的成功例子,当属三星的手机产品。伙伴关系是一种共生系统架构(Ecosystem),对硬件厂来说才是最有利的做法,因为可以建立软件伙伴对自已的认同感。
第二、研发管理。过去的软件研发,特别在台湾,都是属于门内做法(In-door),意思是招募自有的软件工程师,并在内部完成研发项目。现在,有许多项目在初始阶段(Initial Development Pase)都是采用户外做法(Out-door);简单说,就是我们谈论很久的社群模式,透过外部力量来完成工作。软件的研发方法不一样了,关于这点,或许可以从我个人经营的软件服务业务来说明;目前与客户进行的部份软件项目,客户也接受了新的做法,让社群上的个人开发者参与项目。因此,若采用户外模式,项目的成功关键因素,在于是否能建立正确的研发管理方法。
第三、软件是知识。软件并不是程序代码,而是「知识」。知识包含想法、创意与专业学科等等。过去在本论坛,也和大家分享过「写程序并不等于做软件」的观点。由于软件是无疆界的「知识」,因此,策略与项目内容的拟定上,「不应该以硬件平台做为出发点」;这是过去一直不断发生的问题,许多计划都是以硬件角度出发,容易因小失大。简单说,项目的出发点,以及结果,「都只是在为硬件写程序」,这是过去近二年观察到的问题。
一直以来,硬件厂把软件视为附属品,或是将软件公司做为外包厂的现象,在这半年来有了相当大幅度的转变。这是一个以软件为主的新时代,台湾硬件厂虽然一开始应变速度慢,起步也较晚,但是观念的转换速度却很快,希望大家以期待的心情来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