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部上个月公布2012年12月我国外销订单金额393.9亿美元,为历年单月次高,比前一年同期成长8.5%,连续第四个月正成长,预期今年接单情势将比去年好转。若从全年的角度来观察,去年外销订单金额为4410.1亿美元,虽仅比上一年成长1.1%,但却是历史新高。

真正需要努力的是,是否有新的具影响力的产业及价值活动在台湾建立及深耕。
真正需要努力的是,是否有新的具影响力的产业及价值活动在台湾建立及深耕。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国内接单、海外生产」的比率高达50.9%,是自2004年以来最高,去年12月更创下52%,是历年单月新高。基本上,去年整年出口衰退2.3%,但全年外销接单金额却成长1.1,差异就在于海外生产比重逐月攀升。由于前三大主要接单货品,包括信息通信、电子与精密仪器等产品之海外生产比重都很高,尤其资通讯达83%,随着接单成长动能仰赖这些货品程度愈来愈高,未来海外生产比走升似乎已成定局;

一般或许认为海外生产较无助于国内产业群聚及就业效益,比例愈高将伤害国内产业的发展。但以较宽广的视野来看,资通讯产业就像其他过去在台湾曾经盛极一时的成熟型产业般,一开始先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先进国家做产品制造,随着产品及市场的成熟,以组装为主的制造,逐步地往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移动,从台湾、南韩、东南亚到中国大陆。

亦即追逐低廉生产成本的外移,是产业发展的一个过程,不值得过度忧虑。真正令人担心的是中国大陆所能扮演的角色,恐怕不只是生产而已。一方面,中国大陆具备广大的内需腹地,已经开始在产品规格标准上寻求更高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其充沛的技术人力、工程人才,已透过吸引外商设厂,逐步地接手台湾赖以为生的产品开发设计及生产管理,这种研发、管理能力的当地化,对台湾产业发展的影响才更为巨大。

因此,在这一关键时点,我们面对产业外移应该有以下的思考与准备。首先,从先进国家产业发展轨迹来看,他们也经历过产业外移的历程,但其对整个高科技产业的影响力,已从硬件转向软件服务及数字网络,势力仍逐步扩大。所以对台湾来说,生产基地立足大陆实不必过度紧张,真正需要努力的是,是否有新的具影响力的产业及价值活动在台湾建立及深耕。

其次,历经近三十年来产业的发展,台湾信息产业在全球已具一定的地位,产业的核心价值建立在快速产品研发、弹性制造供应及完善的服务体系上,也就是说,过去的产业外移主要是生产成本的经济性考虑,台湾对信息产业的掌控度仍在,甚至有因规模扩大而进一步扩张,这从全球大厂在推动新的产业标准时,均与台湾密切合作,可见一斑。在此同时,政府应该思考的是,如何从产品研发设计与生产管理等竞争优势,协助产业进一步快速的扩展至通讯、信息家电及数字汇流等新兴领域,这是现阶段相当重要的课题。

最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最关键的竞争要素是人才。如何以知识为核心,建构一个能够加速促进国内知识经济发展的环境,培育并吸引海内外的人才愿意在台湾这块土地上,为产业升级及转型而努力,这对台湾高科技产业未来的发展而言,绝对是摆脱产业外移可能带来的梦魇与伤害,以及产业是否能够持续在全球市场上扮演关键角色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