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中发生贸易摩擦以来,双方在打打停停之间,除了在贸易逆差、智财权、产业补贴等议题持续谈判之外,美国对於中国大陆以国家资本之力,发展中国制造2025,进而威胁美国在国际经济与产业上的领导地位,一直有高度的疑虑。藉由此次贸易冲突,美国欲进一步抑制中国大陆在先进制造与供应链上的发展,应为其不言可喻的主要目标。

自2018年美中贸易战开打以来,已可发现美国与中国大陆贸易冲突的本质,在於全球化的趋势下,跨国产业分工造成了美国与中国大陆间的贸易逆差,打造了中国大陆「世界工厂」的地位。只要全球供应链运作的模式不变,美国与中国大陆的的贸易冲突就难以有效解决。深入探究美国长期的政策目标,应在於推动业者到美国投资、设厂,就近供应美国市场。

与川普政府不同,欧巴马政府采用鼓励的政策工具,如推出「先进制造夥伴计画」(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AMP),鼓励美国企业及其供应链至美国投资设厂。川普政府则以较强硬的手段,透过惩罚性关税与其他贸易障碍,使各国业者必须调整生产据点之布局。

因此,在美中贸易战的前、中期,为因应美国对中国大陆出囗产品的高关税,各主要企业已经出现将生产据点分散至其他国家的需求,比较积极的企业如鸿海等,已提前规划至美国投资设厂。当然不只有美国有如此的策略企图,中国大陆也早开始规划积极建立本土供应链。而日本、韩国、德国、东南亚国家,包括台湾,也都有积极的政策目标要在本土强化制造体系,各国也都提出类似於再工业化的政策目标。此即所谓去中心化的制造业生产模式,资策会MIC在2018年亦已发表去中心化的相关论述。

美中政治关系的紧张,也将成为电子业分散生产据点的推力。在去中心化、贴近市场在地化生产的趋势下,台湾业者恐将面临更多元的据点布局需求。除了中国大陆以外,在美国、欧洲、东南亚、南亚等地,都可能会因客户要求,进行一定程度的生产据点布局,或是需寻求策略合作生产的对象。如此一来,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复杂程度将大幅提升,跨国业者也将因此面临更高的管理成本与经营风险,产业界的经营压力也因此提高。

未来业者需调整传统规模经济的制造思维,积极思考进行数位转型,以因应此一国际形势。除了已推行多年之智慧制造外,导入数位化科技,辅助供应链管理、库存与物流管理、行销管理等价值活动,可??有助於减低多地分散生产据点所带来的营运压力,也减低规模经济不足所造成的成本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