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2年Apple提出iBeacon后,室内定位技术开始热门,其他不同的实现技术也纷纷出炉,包含超音波、超宽带、Wi-Fi等,期望能争取到若干市场机会。

IMES是以「强化、延伸GPS」为思维所产生的技术
IMES是以「强化、延伸GPS」为思维所产生的技术

在多种室内定位技术中,其实早于iBeacon未提出的2011年,日本业者即提出IMES(Indoor MEssaging System)技术,但至今为止IMES尚未有太大的市场斩获,原因为何呢?

IMES是以「强化、延伸GPS」为思维所产生的技术,由于GPS是在太空中布设卫星,卫星将定位信号打向地面供众人接收,但信号至地面已相当微弱,至多穿透玻璃,不易穿透钢筋水泥,因而无法室内定位,这对汽车进入隧道、进入较大的地下停车场容易有困扰。

因此,IMES的作法是在室内广布无线发送器芯片,芯片等于代替卫星,在室内发送定位信号(经度、纬度、高度等),达到「进入室内仍可持续定位」的目标,官网更以「Seamless,无缝、无形」一词来强调此技术。

简言之,IMES就是把整套GPS搬进室内,包含使用的频率、波段等特性均类似,但这个照搬却出现一些问题,必须调整才能更实用,如GPS速率约50bps,但室内运用时此速率太低,因而调高至250bps。

另外,IMES的布建若过于接近室外,也会对正宗的GPS产生干扰,因而把频率刻意错开8.4kHz,同时也调整发波功率,以明显功率强弱差异来降低干扰。

当然,在此之前业界已提出一些运用惯性传感器的辅助导航技术,运用加速度传感器、角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地磁/磁阻传感器(数字指南针)等,在GPS失去信号后,仍能获得一些暂代、补偿数据。

不过,IMES的作法,虽能满足前述的汽车进隧道、地下停车场等持续导航需求,但却忽略其他更广泛的室内定位需求与情境应用,一旦进入室内,以人为主的需求增多,人需要购物、走动,需要更精准的方位、方向指引,行车可以2~5公尺的距离偏差(市区~郊外),但室内的走动,可能需要到0.3~1公尺的精准,甚有业者提出仅0.1公尺的高精准度。

虽然日本芯片商支持IMES,自2013年中,开始在现有GPS接收芯片上增加对IMES的支持,以及推出可用于室内布建的IMES信号发送芯片(距离约10~15公尺),但欧美业者与主要GPS芯片商多对此技术抱持观望,甚至冷淡。

GPS定位芯片的后续发展趋势,转变成支持更多国区主持的卫星定位系统,如欧洲的Galileo(伽利略),俄罗斯的Glonass,大陆的Beidou(北斗)系统等,不再独尊美国的GPS,并统称为GNSS,未来也可能支持法国的Doris,印度的IRNSS。

由此可知,有些技术的照搬不见得能持续适用。 类似的,商业模式也并非重新复制就能成功,2003年Apple推出iTunes Store,与iPod随身听高度整合,开辟了数字音乐消费的新市场,但4年后Apple推出Apple TV,一样倚赖iTunes Store数字内容商店为后援,但推行成功度却有限。

若进一步观察,传统音乐的销售通路相当简单,发行专辑后便将CD往零售通路卖架送,电视、广播电台播放仅为打歌管道(营销通路)。 但电视、电影则不同,以电影而言,销售通路随时间进行转移,最先是院线,而后二轮、DVD/BD、有线电视、无线电视等。 因此将音频市场的成功模式直接复制到视讯市场,不一定能成功。

最后,有趣的是,IMES技术的发展灵感来自日本的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QZSS),该卫星系统与前述的欧、俄等卫星系统不同,不是为了摆脱美国GPS而发展,而是改善GPS系统在日本地区的表现而发展,无论QZSS或IMES均是GPS的强化、延伸技术,QZSS仍在建构中,预计2017年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