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製造業和電子業都發生重大事故,表面上看似沒什麼關聯,不過深究來看,這些個別事件都具有指標意義,並且都不約而同地暴露出深層的課題:台灣長期發展的半成品產業結構,已經出現困局,若不痛定思痛謀求徹底轉型升級,整體社會終要付出沈重代價。
/news/2010/08/15/1842374779.jpg |
大家應仍記憶猶新,台塑六輕重油外洩所引發的大火,再度燃起雲林麥寮鄉親的憤怒,儘管高層出面道歉,但環保與經濟成長的論戰依舊持續延燒。此外,面板業幾個大廠的高階主管,在美國司法部門指控人為操作面板價格的威迫下,無不一一乖乖就範赴美自首吃牢飯,但面板廠還得繼續應付美國三大州對其操控價格的長期訴訟。另一方面,鴻海富士康集團在歷經員工跳樓衝擊、幾番審時度勢之後,決定逐步遷往中國內陸省份,重新佈局內需市場。
石化、面板和電子組裝代工,是維繫台灣經濟成長的三大支柱。但這三大產業所製造出來的,都是半成品;不是汽車、電視、或是電腦和手機,而是這些整車車體、系統和裝置所需要的原物料和零組件。生產製造這些關鍵的半成品,當然為台灣經濟拉高更多的GDP,為這些廠商創造更多的營收,以及舉世稱讚的良率品質。
但是,為了生產製造這些半成品,台灣得先預付出水土環境遭受污染破壞的高昂代價,政府還要提供各項產業建設優惠政策和稅收減免措施,為這些天之驕子打好基礎。不過這些半成品多半是供應給歐美日等整車車廠、電視、電腦和手機等品牌大廠,作為第三地來料加工(特別是中國)的供貨源。在品牌價值分配的微笑曲線中,不僅毛利越來越微薄,在全球產業鏈中能夠與上游品牌大廠談判議價的空間,更是微乎其微。而台灣參與石化、面板和電子組裝代工的廠商就只有那幾家,可以延伸擴散的製造效應相當有限,加上這些產業多屬於產線自動化、資本高度密集的特性,所能吸納的從業人口也相對受限,相關生產機具和設備,更多為國外大廠所壟斷供應。台灣整體社會究竟能夠從這樣的半成品產業結構中獲得多少實質利益,仍是爭議不斷。
但這般的半成品產業結構,不僅存在於石化、面板和電子組裝代工領域,半成品產業結構已經是整體台灣產業的主要特徵。這般的半成品產業結構,不但起始於過去的加工出口年代,也將繼續存在於未來。先前兩岸握手拍板定案的ECFA協議,就是最典型鮮明的例子。仔細看看ECFA協議中的早期收穫清單,幾乎所有受惠產品都是半成品屬性。中國對待台灣也如出一轍,只要台灣供應中國市場所需關鍵而欠缺的半成品原物料、零配件和服務人才,至於品牌、通路、專利、稅務等牽涉到整體價值分配的協商內容和條款,都先擱置不論。牽涉到整車車廠、電視、電腦和手機系統品牌的輸入議題,都是攸關保護本國產業根本利益的大事,不僅是中國如此,歐美日等各國更是如此。
我們必須指出,台灣不能一直淪為其他市場或系統品牌大廠的半成品供應地,半成品產業結構所賺到的錢雖然來的快,但去的更快,而且越來越少。更關鍵的是,台灣過度依賴成癮的半成品產業結構,已經成為阻礙台灣產業邁向品牌升級、弱化台灣進取上游價值分配位置的慢性殺手,更是深化台灣失業問題、降低服務業人才素質的主要關鍵。半成品產業結構所需要且不斷維護的,是價格低廉、適應單調重複作業、犧牲長工時、不重培養系統整體思考和邏輯判斷的勞動力屬性和生態體系。這不應該還是台灣社會必須經歷的階段。半成品產業結構不積極轉型,就會擴大與台灣勞動就業市場之間的鴻溝,不斷發生「缺工找不到人、失業不願就業」的困境。
半成品產業結構雖讓台灣繼續維繫經濟成長,卻也堵住了台灣產業升級之路。我們還是可以維持現狀,繼續讓後代子孫賠上環保成本;或者繼續被品牌大廠和大國用訴訟和專利掐住咽喉;也可以變成游牧民族,向無邊際的內陸市場流浪遠去。而我們的專業人才,繼續在全球產業鏈中不斷奔波,而我們的社會就業實況,繼續空洞化而被撕裂。
該是徹底揚棄半成品產業結構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