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中国制造2025 「软」土深掘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16年11月22日 星期二

浏览人次:【4383】

智慧工厂概念延烧制造业,全球工业大国各自端出制造政策,作为新兴制造大国,中国的在2015年制订的「中国制造2025」,计画到2025年,中国将从「制造大国」变身为「制造强国」,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体服务业司副司长安筱鹏日前在「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 2016)」中指出,工业软体将成为未来智慧工厂的核心。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体服务业司副司长安筱鹏指出,制造业「新四基」分为:一硬,自动控制和感测;一软,核心工业软体;一网,工业物联网;一云,工业云和智慧服务平台的制造新基础。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体服务业司副司长安筱鹏指出,制造业「新四基」分为:一硬,自动控制和感测;一软,核心工业软体;一网,工业物联网;一云,工业云和智慧服务平台的制造新基础。

安筱鹏以「软体视角下的未来工业」为主题发表演说,他认为工业软体在新工业革命里,将扮演定义未来制造的角色,虽然同期在上海举办的工博会讨论了许多新一轮互联网、云端运算、大数据等信息通信技术项目,却少了新概念背后软体定义的关键技术。

硬、软、网、云 架构2025制造

安筱鹏进一步表示,在2016年国务院最新发表的《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里,不仅提到应强化软体支持和定义制造业的基础作用。且列出制造业「新四基」分为:一硬,自动控制和感测;一软,核心工业软体;一网,工业物联网;一云,工业云和智慧服务平台的制造新基础,期盼让智慧制造融入此4大要素与5大环节,后者包含状态感知、实时分析、学习提升、科学决策、精准执行,以数据在闭回路系统里自行流动,实现要素资源配置的最佳化,他举今年上海工博会示范的青岛红领工厂为例,乍看下与富士康最大不同处,就是除了生产设备看得见的自动化以外,还有数据流动看不见的自动化。

安筱鹏认为,培育企业新旧能力转换,是现今大陆推行两化(信息化、工业化)融合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既要培育新产业、生态及模式,也要培育企业由工业软体定义的新能力,包括产品功能及结构最佳化、软体的研发流程、管理流程、生产方式等,最终都要转化成企业的新能力,他最后强调:「IT无用所取决的重点不是在于你做了什么,而是比竞争对手多做了什么?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的客户感受到了什么?」

相关新闻
[COMPUTEX] InnoVEX:物联网创新技术降低功耗和提升资安效能
研华提出边缘AI规模方程式 加速产业应用AI化
[COMPUTEX] 祥硕展示USB 80Gbps、120 Gbps技术PCIe Gen5拓展AI传输领域
ASML与imec成立High-NA EUV微影实验室
世界先进与NXP合资兴建12寸晶圆厂 主攻类比电源晶片应用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利用精密讯号链μModule解决方案简化设计、提高性能
» 利用精密讯号链μModule解决方案简化设计、提高性能
» 以AI彰显储能价值 提供台湾能源转型稳定力量
» 平板POS系统外壳和基座影响无线连线效能的实测
» 风机节能:以中压变频器为水泥厂年省百万电费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601C2VESTACUKW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