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今日舉辦「2018智慧科技於農業生產應用」國際研討會,邀請國內外講者及產官學研界學者專家與會交流,並同時宣告「智慧科技於農業生產之應用」專案啟動,計畫包含「農業生物科技、水資源利用及環境化技術之開發」、「農業機械智慧化及AI/IoT在農、漁、畜牧業之應用」、「農、漁、畜產品保鮮之應用」等重點主題。
|
科技部今(4)日舉辦「2018智慧科技於農業生產應用」國際研討會,邀請國內外講者及產官學研界學者專家與會交流 |
其中,日本農研機構農業技術革新工學研究中心領域長八谷滿,利用日本現今務農人口年齡、狀況來探討智慧化農業以及解決方式。
他指出目前務農人口中,2/3為60-69歲人口,未來5到10年退休後,務農人口將急遽減少。現今日本智慧農業正面臨農田急速分散、農業規模擴大、節能效率受現有技術限制等問題,因此需要開發自動化機械和資通訊技術幫助擴大經營規模。
八谷滿透過水稻的應用實例講述水資源管理及田間應用,他說到,過去農人需要每塊田觀察以管理水資源,現在開發出自動水管理系統的雲端服務,則能夠透過遙測技術將數據上傳雲端,此系統可持續收集各式生長條件狀況,包含水位、水溫、氣候等資訊,再逐項統整進系統服務,並預計今年投入實務運用。
此外他也表示,結合衛星定位系統於曳引機、插秧機與收割機等自動化農業機械等技術已以進入實務應用階段,這些機器在作業期間能感應到人和障礙物,並採取適當反映。
此外日本政府已於2016年開始導入機器人作業,並預計今年開始「共同作業體制」(manned-unmanned cooperative work system),盼2020年可達到通過遠程監控完全無人化耕作的目標。
東京大學特任教授平藤雅之也指出,據日本的研究機構,農民的數量逐漸減少,卻要維護更大的農地。因此透過機器人、感測網絡、無人機及UGV(無人地面載具)與IoT就能全面採集降息的農地資料,這些資料也將組成大數據,藉由機器學習,AI就能產出作物生長模式和產量、價格預測模型,也能夠透過遇刺測結果設計出最佳耕作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