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SEMI风能产业委员会正式启动 迈入风电黄金十年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21年05月31日 星期一

浏览人次:【3587】

全球各国政府与企业相继推出绿色奖励与净零转型计画,企业们也纷纷宣示采购绿电,迈向绿色供应链。彭博能源财经(BloombergNEF)最新报告就指出,2020年离岸风电投资大幅攀升56%,达到500亿美元,远超过2019年水准。 SEMI看好全球百亿离岸风电市场,更看好台湾成为亚太最大离岸风电市场,今日宣布正式成立「SEMI风能产业委员会」,以整合产业需求作为推动风能相关政策的参考,并促进本土供应链全面产业化,进一步迈向净零转型。

SEMI全球行销长暨台湾区总裁曹世纶表示:「SEMI风能产业委员会的成立,完备了SEMI作为全台唯一跨能源领域、汇聚用电大户的绝佳平台。在再生能源需求不断提升之际,我们需要更多元的能源来源。透过SEMI多年协助产业推动、与相关法人及组织的互动经验,我们提供全方位整合性沟通平台,盼为产业发展、连结国内外供应链尽一份心力。」

台湾离岸风电计画的开发策略分为「先示范、次潜力、后区块」三阶段,其中,对开发商来说十分迫切的第三阶段「区块开发」将原本2026到2035年预计释出离岸风电10GW的容量目标,一举提升到15GW,大增五成,释出更多开发量给厂商,十年将累计新台币1.3兆元的超高产值。此举也将进一步推动本土供应链全面产业化,为抢攻亚太市场做好准备。

SEMI风能产业委员会,相较于其他风电产业公协会,成员涵盖了绿能产业的供需双方,包括拥有高度绿电需求的半导体产业、风电和太阳光电等能源供应商,还有完整串接离岸风电的产业价值链,例如风机系统商、EPC统包商、船舶公司、风场开发或运维业者,全都参与其中。

第一届SEMI风能产业委员会主席暨沃旭能源台湾总经理汪欣洁表示:「SEMI风能产业委员会包含外商以及台湾本地厂商,全面地整合各方意见和声音,有效促进风电产业落地深根,以长期发展绿能来确保台湾战略性高科技出口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政府预计2025年离岸风电将累计达成5.7GW装置容量,加上2026年后目标每年增设1.5GW,需要仰赖国内外开发商、系统商及台湾设备商建构台湾离岸风电产业生态系统,产业需要一个跨领域沟通平台,整合离岸风电带来的投资、产值、发电量与就业机会等,创造多赢成果。

第一届SEMI风能产业委员会副主席暨富崴能源董事长胡惠森则表示:「SEMI风能产业委员会是最多元化的平台,有风场开发、EPC工程、供应链厂商共同组成,一个产业从摸索期到萌芽期,到茁壮期直至成熟期,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我们的成员皆参与了产业发展重要的里程碑。未来,我们将建立与政府沟通的管道,透过委员会平台来解决大家遇到的问题,让台湾风电产业可以蓬勃发展。」

第一届SEMI风能产业委员会副主席暨上纬新能源营运长郭世荣则表示:「盼SEMI风能产业委员推动建立下一个『护国神航』风能产业链。风能是台湾非常特别且源源不绝的资源、是可以走得长远的能源。从过去大众对于产业的不了解,到逐步深耕在地绿能教育。未来,希望透过委员会的力量,让社会对台湾离岸风电能有进一步的认识。」

今年由SEMI与外贸协会携手举办的年度全台最大规模再生能源展「台湾国际智慧能源周(Energy Taiwan)」也将于10月27日至29日展出,除既有的太阳光电、风力能源、智慧储能及氢能与燃料电池四大主题,并增设节能、绿能循环经济及绿色金融等特色展区,并于展期间举行「离岸风电产业高峰论坛」,提供最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圈。

關鍵字: 再生能源  离岸风电  智能能源  SEMI 
相关新闻
台湾大哥大IDC云端机房提早6年实现使用100%再生能源达标
绿岩组国际队马来西亚夺国家标案 光电容量1GW为目标值
全台唯一海事工程双模拟系统 助力培训风电船舶专才
多家离岸风场率先响应海大鲸豚保护守则
离岸风电专案融资新合作模式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在边缘部署单对乙太网
» Microchip Switchtec PCIe® Switches工程人员开发及管理的好帮手
» 半镶嵌金属化:後段制程的转折点?
» 汽车微控制器技术为下一代车辆带来全新突破
» 以马达控制器ROS1驱动程式实现机器人作业系统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18E61D6KSTACUK6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