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聚焦農業與土地的獨立媒體「上下游」媒體,以專題報導台灣低溫物流問題,內容指出,經過該媒體實測,台灣目前四大物流公司黑貓宅急便、新竹物流、台灣宅配通和嘉里大榮,其冷藏運輸合格率平均不到4成,冷凍運輸合格率只有2%,其中台灣宅配通認為測量儀器有誤差,黑貓宅急便則不對個案發表意見,業界人士指出,其實相關爭議用現有的IT技術就可以解決。
|
/news/2016/11/07/1407250640.jpg |
業界人士指出,冷鏈物流首重溫度控制,過去就曾發生低溫配送時,收貨者發現物品回溫拒絕收貨,但送貨者認為溫度正常,雙方出現爭執,對於此一狀況,IT產業早已有技術可以解決,目前已有國外物流業者在低溫物流車廂內,建置整合通訊傳輸模組與溫度感測器的設備,此一設備可定時偵測低溫物流車廂內的溫度,配送人員可在貨物送達時,即時出具配送時的溫度記錄,用客觀中立的IT技術佐證,減少人為爭執,甚至現在可結合車隊管理系統,將溫度訊息即時傳回後端中控中心,一但溫度異常,後端人員可立即告知配送車輛處理,降低貨物損壞帶來的損失。
冷鏈物流的溫度偵測技術,目前IT產業都已具備,不過產業人士也指出,IT系統的導入不難,難的是延伸出來的後續問題,例如導入溫度偵測設備後,不符配送溫度標準的老舊車輛就要修整甚至淘汰,這類的資源支出將會伴隨新IT系統的導入而增加,不過若從長時間來看,溫度偵測紀錄將有助於取得客戶的信任,帶來長遠的合作關係,因此若將遠光放眼,這仍是合乎效益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