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兩國的少子化問題嚴重,不僅人口結構快速老化,獨居狀況也日趨嚴重,日本三菱總合研究所資深顧問河村憲子指出,不同情境高齡者所需要的技術與服務開始出現更細微的分化,她預測台灣將於2035年前後浮現大量相關需求,「網路化」、「自動化」與「機械化」將是未來照護系統的主要技術。
|
/news/2017/12/07/1748144900S.jpg |
資策會MIC與日本三菱總合研究所(MRI)於2012起開始,針對台日社會共同面臨的超高齡化「獨˙老」趨勢進行因應策略研究。雖然台日皆面臨超高齡化困境,但國情、超高齡化進程速度、產業結構與技術發展等狀況實際上不盡相同,因此,此研究主要在找出彼此優勢能截長補短的模式,以促成互惠互利效益最大化,結合日本發展前瞻的先進技術與多元案例,與台灣充足的醫療大數據與製造經驗,提出能解決台日「獨˙老」社會所需要的智慧醫療關鍵技術與服務,同時也分享具參考價值的日本經驗。
河村憲子指出,因應獨居高齡者、健康疑慮高齡者、移動不便高齡者與災害高危險群高齡者的生活情境,「網路化」、「自動化」與「機械化」將是未來照護系統的主要設計方向,目前日本發展案例中,就有透過機器人守護、VR來服務獨居高齡者,另外還包括以健康管理用穿戴設備、遠距離診療服務、埋入人體的投藥設備、藥劑宅配服務與AI診療等技術,解決健康疑慮高齡者的難題、由個人移動交通工具與P2P(Point to Point)移動服務解決移動不便高齡者的困境、樓梯自動升降機協助災害高危險群高齡者等作法。
針對日本案例趨勢,資策會MIC所長詹文男則表示,台灣智慧醫療產業強項在於醫療大數據與ICT軟體實力,以及具備生產客製化產品的彈性,MIC與MRI共同研究成果顯示,台日可依循3大模式進行互利合作,一是以台灣醫療機構豐富的大數據為後盾,台灣醫療設備公司可與日本醫療設備公司共同開發出最貼合人性設計的穿戴式疾病示警設備,其二是整合台日兩國技術,日本擁有高度發展的機器人技術,台灣以軟實力與關鍵零件生產力與廠商聞名,未來將可共同開發各國應用型機械,創造符合不同市場需求的看護型機器人,第三是生技方面的合作,台灣再生醫療業者多投入「細胞再生」、「免疫療法」,與其相關的尖端再生醫療產品卻未能商業化,未來可與日方企業進行技術合作,將技術授權予台灣公司並共同開發新藥,以解決慢性病、癌症等重大疾病問題等。
詹文男認為,相較美國、歐洲與日本等已開發國家,台灣在面臨少子化與高齡化所造成的「倒金字塔型」人口結構壓力,所能調整與因應的時間其實比其他已開發國家更短,未來20年,「獨˙老」社會所帶來的產經衝擊將更為嚴峻,透過台日更緊密合作,期待為亞洲超高齡化難題帶來新的契機與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