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纖維作為廣泛應用的塑膠材料,其回收率長期偏低。然而,荷蘭新創公司CuRe Technology開發出一項創新的化學回收技術,有望顯著提升聚酯纖維的再利用率。該公司指出,全球每年生產龐大的聚酯纖維,但僅有極少部分被回收,凸顯了現有回收技術的局限性。
CuRe Technology的核心技術著重於將聚酯纖維解聚。傳統的機械回收主要針對未受污染的透明聚酯纖維,透過熔融、清潔等步驟進行再利用。然而,大部分的聚酯纖維因混入其他材料或染料而受到污染,這使得傳統機械回收的效率大打折扣。針對此問題,CuRe Technology另闢蹊徑。
現有的化學回收方法通常需要將聚酯纖維完全分解至單體分子,這是一個極度耗能的過程。CuRe Technology發現,將聚酯纖維部分解聚至僅剩少量「樂高積木」的程度,同樣可以有效地清潔材料,使其能夠再次用於生產新產品。
更重要的是,這項創新方法僅需完全解聚所需能量的20%,大幅降低了能源消耗,使其在成本和永續性方面都更具優勢。
為了驗證這項新技術,CuRe Technology已在艾門設立試驗工廠進行測試。該公司已具備回收透明PET瓶的工廠營運經驗,這為新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基礎設施和專業知識。目前,CuRe Technology正積極進行最後階段的測試、申請相關許可,並與政府及區域發展機構洽談合作,目標是在今年初做出擴大規模的決定,朝向首座商業化工廠邁進。
CuRe Technology初期將聚焦於塑膠包裝的回收,考量到此類塑膠已有完善的回收體系,且該公司已與可口可樂等大型企業建立合作關係,確保了回收料的市場需求。未來,CuRe Technology也計畫將技術應用於紡織品的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