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HTML5跨平台標準出世,本機App是否將成為過去式?這是個備受爭議的話題,目前的情況是各有擁護者,或者說,兩邊都在爭取開發者的投入。一般的看法是,重視硬體效能表現的App,尤其是一些較大型的遊戲,還是脫不了對本機OS的依賴,其他的App則可能一步步倒向HTML5的陣營。
|
/news/2012/09/12/1433192050S.png |
這是個頗為矛盾的情況,本機行動OS的iOS和Android都在經營自己的App Market,同時也都是HTML標準的重要推手,自己的Safari和Chrome都分別支援HTML5的功能。以Apple來說,據AdMob的估算,AppStore每年營收可達24億美元之巨,在商言商,Apple絕不會願意看到HTML5的興起分食掉自己的事業版圖。
有研究機構分析指出,HTML5興起,將令Apple的經營利潤增長在2015年或遭受30%的損失。同時,蘋果生態系統的封閉性也將被打破。為此,Apple祭出了一些反制動作,一方面,蘋果在iOS設備上強推MPEG格式始終不肯讓步;另一方面,蘋果甚至從iOS 4.0(手機作業系統)開始,關閉了大量對HTML5重要的API,在iOS上給HTML5應用開發者設置障礙。
另一個不確定因素來自微軟,因微軟將推Windows 8,同時也準備經營自家的App Market,在這樣的定位下,很難期待IE對HTML5有太大的承諾。至於Google,雖然也力推自己的Google Play,但因Android的開放性,讓Google難以掌握它的發展,反而是HTML5寄生的最佳平台。
不過,Android陣營的版本分化問題,也造成HTML5 App開發者的很大困擾。雖說HTML5是網頁標準,可以跨平台運作,但仍有針對不同終端最佳化的相容性問題,例如需要根據螢幕尺寸、解析度來調整應用視窗大小的基本功能。
艾媒諮詢首席分析師張毅認為,“考慮到對不同設備的相容性,目前HTML5的開發成本,不比本地APP降低多少。”目前,HTML5標準制定的分歧正加劇了開發者對相容性的擔憂。
然而,樂觀者也是不少,尤其是無本機OS包袱的純瀏覽器公司,如Opera、Dolphin、Firefox等,反而將HTML5妾身未明視為是最好的機會,全力打造自己產品的差異化優勢。例如Opera就針對聯網電視開發出基於HTML5的browser-based TV介面,要先一步搶佔這個數位匯流的新市場。
看來,HTML5的分家,以及部分標準未定的現在,可能正是數位市場翻盤的前哨站。有人喊攻、有人喊守,再過不久,或許就會看出彼此佈局的眼光如何。很有可能,最能突顯HTML5優勢的browser,將是取代Apple的下一代市場霸主。(CTIMES總編輯歐敏銓)
[參考資料]
HTML5的政治鬥爭:還要鬧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