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PIDA:台灣太陽能產值連年下滑2017年衰退18%
 

【CTIMES/SmartAuto 籃貫銘 報導】   2018年05月24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5960】

光電協進會(PIDA)今日指出,2017年台灣太陽能產業產值約1,333億台幣,相較於2016年大幅衰退18%,前十大廠商皆陷入虧損局面。此外,產業也出現大型整併案,新日光、昱晶及昇陽科水平整併成為「聯合再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躍升為台灣首位、全球第五。

台灣太陽能產業產值變化(單位:百萬台幣)
台灣太陽能產業產值變化(單位:百萬台幣)

 

PIDA表示,2016年台灣太陽能產業搭上中國大陸搶裝潮,自2016年下半年延續至2017年全年都處於產業低潮,產值大幅衰退18%,約達1,333億台幣,如圖所示。其中產值占比以中游晶片 型太陽電池產值占59%最高、上游太陽能矽材料產值占22%次之,下游太陽電池模 組及系統產值別為16%、2%。

2017年台灣太陽能電池以12GW產量,位居全球第二。國內生產占8GW,海外生產占4GW,而國內生產的8GW中將近半數屬高效能電 池。產出90%外銷海外,其中出口一直以中國大陸比重最高。 2017年預估中國大陸占38%,其次為越南20%、馬來西亞6%、新加坡2%。  

PIDA認為,台灣政府所推動的2025年太陽光電裝置容量目標:屋頂型3GW和地面型17GW,將為台灣業者注入一劑強心針,也是業者從太陽能電池專業製造商轉型為上下游技術整合廠的契機。

此外,PIDA也指出,2017年台灣太陽能市場安裝量約有1GW,雖然表現不錯,但以台灣整體12GW產量相較,仍需高度倚重出口。海外市場來說,目前 台灣太陽能產品出口至中國大陸高達占38%,也瞄準東協市場。出口越南占20%、馬來西亞6%、新加坡2%,占比持續攀升中。

至於越南及部分東協國家,並沒有上游太陽能電池能量,台灣若成功發展上下游技術整合能力,甚至將LED照明、儲能系統、智慧微電網等技術也整合進去,藉由雙方產業互補、滿足地理場域的市場需求,亦可以創造更為廣闊的市場份額。

關鍵字: 太陽能  pida 
相關新聞
太陽能科技重大突破 全鈣鈦礦串聯電池效率逼近30%
雲科大攜手永源集團推動培育環安人才與技術創新
英國研發石墨烯電極 助太陽能電池突破效能瓶頸
中研院成功開發新型高效太陽能電池 光電轉換效率超過31%
太陽能發電玻璃問世 建築物的窗戶也能發電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高速時代的關鍵推手 探索矽光子技術
» xPU能效進化論 每瓦特算力成為AI時代新價值
» 氫能技術下一步棋
» 擴展AI叢集的關鍵挑戰
» 車載ADAS系統新趨勢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118.115.222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