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工研院攜手台日產學研 加速虛擬電廠產業化
 

【CTIMES/SmartAuto 陳念舜 報導】   2024年05月13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896】

基於穩定電力關乎國家的經濟發展動脈,包括花蓮4月3日發生芮氏規模7.2大地震、4月15日瀕臨限電事件,都須經過儲能科技等方式度過電力挑戰。於今(13)日由工研院、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台電公司共同舉辦「虛擬電廠發展趨勢與應用案例研討會」,期盼借鏡他山之石,打造虛擬電廠完整的生態鏈,幫助電力調度供應更穩定和提升電網韌性,成為台灣強化電力系統必須發展的關鍵技術!

工研院、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台電共同舉辦「虛擬電廠發展趨勢與應用案例研討會」 ,攜手日本等國內外產學研界交流合作,打造虛擬電廠完整的生態鏈。
工研院、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台電共同舉辦「虛擬電廠發展趨勢與應用案例研討會」 ,攜手日本等國內外產學研界交流合作,打造虛擬電廠完整的生態鏈。

會中除了邀請日本東芝、三菱綜合研究所、東京電力公司、台電、Enel X義電智慧能源、安瑟樂威等產學研專家交流與對談,還安排工研院院長暨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理事長劉文雄,以「虛擬電廠發展現況與展望」為題,分享國內外虛擬電廠作法與未來推動建議。

劉文雄指出:「面對電力需求增長及減碳趨勢,除開發新能源外,美國等先進國家早已透過提升能源效率等方式,導入電力需求面資源;同時運用整合資源規畫(Integrated Resource Planning;IRP),找出最佳電力資源配置與優先使用次序。」

「尤其是在電力資源使用上,虛擬電廠技術至關重要,能將再生能源、需量反應、儲能等多個分散能源整合,成為可調控電力,於有電力需求時給予最佳的備援。」劉文雄說,目前虛擬電廠在德國、日本都已行之有年。如德國政府即透過法規政策與資金挹注,推動虛擬電廠示範區,逐步建立出可行的商業模式。德商Next Kraftwerke現已整合超過上萬分散能源,截至2022年4月為止累計發電容量超過10GW,將近約9座大型電廠發電量。

日本則擁有相當數量的住宅儲能系統,提供發展虛擬電廠重要基底,於2016~2020年推動虛擬電廠示範計畫以來,成功吸引Next Kraftwerke等國內外廠商投入,目前東京電力公司、關西電力公司也致力於整合更多住宅能源,並提升虛擬電廠調度精準度,以創造更多電力資源。

台灣的虛擬電廠也正逐步推行中,如Enel X義電智慧能源就與gogoro合作,將全台逾千個電池交換站聚合成虛擬電廠;工研院也開發出「聚合多元資源的虛擬電廠技術」,目前已整合連鎖商場、學校中的空調、太陽能等資源參與台電輔助服務市場,為供電穩定貢獻心力。

本次研討會也特別安排「日本推動虛擬電廠相關議題」專題演講,特別邀請日本東芝能源系統株式會社首席技監小?田昌幸、東京電力控股株式會社經理濱田拓、日本三菱綜合研究所首席顧問長谷川功,分享日本推動虛擬電廠的作法。

日本東芝能源系統株式會社首席技監小?田昌幸表示,東芝在2017年開始投入節能聚合服務(Negawatt Aggregation Service),並於2022年推行活用AI人工智慧的再生能源聚合服務(Renewable Energy Aggregation Service),協助綠電廠商、電力機構、需求端等客戶進行虛擬電廠前期建置。運用自有氣象預報系統,估算廠商的太陽能設備在不同時間帶的發電量,結合電力市場價格預測及其自動市場交易的最佳化,期許能為參與虛擬電廠的廠商創造最大效益。

東京電力控股株式會社經理濱田拓指出,虛擬電廠同樣可應用在電動車充放電。其中東京電力在2018-2020年專案中,成功開發了電動車遠端控制充放電系統,並且正在考慮與其他國家的電力公司合作,將電動車應用在虛擬電廠的資源當中。

日本三菱綜合研究所首席顧問長谷川功表示,虛擬電廠是2011東日本大地震後,國內重要的電力改革的一部分,政府積極鼓勵國內大型電力機構透過官民合作,落實虛擬電廠發展。

台電表示,隨著再生能源、儲能、需量反應措施及自用發電設備等分散式電力資源持續發展,虛擬電廠已成為國際電業可整合運用的關鍵商業模式。台電自2021年啟用電力交易平台實踐虛擬電廠,上線至今年4月,民間業者參與已超過80家、參與容量近1,350MW(百萬瓦),未來台電也將持續借鏡各國經驗,促進相關研究發展落地實現,共同協助全國電力系統穩定。

關鍵字: 虛擬電廠  工研院 
相關新聞
HLF高峰會首次移師新竹工研院 吸引全球10大創新生態系代表齊聚台灣
智慧校園 ICT+AI 把關 7-11未來超商X-STORE 8啟動
工研院攜手聚賢研發 開拓農業伴生創電新模式
海委會攜手海廢標竿企業 赴日共創循環經濟新契機
工研院通訊大賽獲獎名單出爐 AI創新應用助2025年通訊業產值破兆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3D IC 設計入門:探尋半導體先進封裝的未來
» CAD/CAM軟體無縫加值協作
» 雲平台協助CAD/CAM設計製造整合
» 誰在守護機器安全?資安管理與存取控制必備指南
» 雷射干涉儀實現線型馬達平台 位移即時補償回授控制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39.108.48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