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業供應鏈報告:脫鉤是迷思 相依是現實 (2025.07.13) 全球電子協會(Global Electronics Association)日前發布其首份《互聯世界:動盪時代下的全球電子貿易》研究報告,直指當前產業趨勢並非走向「脫鉤」,而是更加複雜的「多元化」 |
 |
台積電Q2營收大漲39% AI晶片需求強勁推升成長 (2025.07.11) 台積電(TSMC)公布第二季財報,營收達新台幣 9338 億元(約 319.3 億美元),年增幅高達 39%,不僅優於市場預期,更凸顯該公司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領先地位。此次亮眼成績,關鍵來自 AI 晶片需求爆發,有效彌補其他終端市場需求疲軟的缺口,成為台積電成長的主要推手 |
 |
築牢工業資安防線 主動整合是關鍵 (2025.07.11) 順應全球製造業正積極引進AI與數位化轉型,關鍵基礎架構也逐步整合至統一的數位生態環系當中,促使資安風險日益多樣化,工業資安軟硬體規範也為此不斷推陳出新! |
 |
雷射鑽磨改質助半導體革命 (2025.07.11) 迎接現今生成式AI驅動半導體產業變局,台灣該如何在護國神山的基礎上,強化次世代功率半導體和面板級先進封裝的供應鏈韌性與生態系尤為關鍵。 |
 |
雷射智慧銲接實現減碳製造 (2025.07.11) 面對當今國際減碳趨勢正逐漸邁入深水區,低碳製造更成為現今傳產製造業轉型成敗與否的關鍵,相對先進的雷射加工法,更可結合工業機器人,實現最晚突破的金屬焊接加工應用 |
 |
打造6G次世代通訊產業鏈 行政院6年270億元布局商用化 (2025.07.10) 為迎合全球6G及寬頻衛星通訊趨勢,行政院會今(10)日宣佈通過6年270億元的「次世代通訊科技發展方案」,除了將盤點台灣法規,把握契機為次世代通訊產業提前布局,具有國際決策競爭力;也預計在掌握低軌衛星通訊主權情況下,目標將於2030年引進3家國際衛星的星系落地 |
 |
台灣工具機聚落如何轉型生態系以求生? (2025.07.10) 經歷2024年生成式AI蓬勃發展,台灣除了有機會搭上NVIDIA供應鏈列車的半導體、資通訊零組件代工龍頭大廠的表現亮眼... |
 |
台灣PCB產業資本支出趨審慎 聚焦AI應用與東南亞布局 (2025.07.09) 在全球電子景氣回穩與AI應用需求強勁帶動下,根據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與工研院產科國際所今(9)日首次發布其調查台灣PCB產業的資本支出趨勢中顯示,雖然面臨連3年收斂的趨勢,但產值與營運表現持續攀升,顯示產業從高投資轉向高附加價值發展,產業結構正穩健轉型 |
 |
全球晶片銷售回升 半導體市場重返成長曲線 (2025.07.09) 半導體工業協會(SIA)最新數據顯示,2025 年 5 月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總額達 590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 27%,較前月增長 3.5%,顯示市場在經歷多月低迷後迎來強勁反彈 |
 |
Tesla傳暫停生產Optimus TrendForce估對供應鏈影響有限 (2025.07.08) 近期中國大陸供應鏈傳出因靈巧手承載力不足,導致Tesla將暫停生產人型機器人Optimus的消息。依TrendForce今(8)日分析,Tesla目前主要面臨產品續航不足和軟硬整合的挑戰,即便能藉由AI優化運動規劃與能耗,以改進續航問題 |
 |
otobro新世代閃攀型機器人 優化自主倉儲人機協作 (2025.07.07) 全球供應鏈加速轉型之際,智慧物流成效益發顯得重要,歐特柏科技( otobro )近日發表最新一代 AI 自主倉儲解決方案— HaiPick Climb(HPC)閃攀系統,並同步展出四向穿梭車、小型立體分揀機、ARB分揀機與智能播種牆等四大核心設備,為智慧物流引領前景 |
 |
鈺緯科技30周年三箭齊發 攻高階醫療顯示市場 (2025.07.07) 在全球醫療影像需求日益提升的趨勢下,鈺緯科技(DIVA)宣布三項重大技術與產品突破,包括全球首創55吋與65吋手術房專用大尺寸光學貼合顯示器正式量產、QDII系列標準平台產品七月出貨、以及OLED顯示技術成功導入超音波影像應用 |
 |
臺灣加速AI產業化 國科會展出智慧系統整合平臺成果 (2025.07.06) 臺灣正積極推動「人工智慧島」願景,國科會與經濟部合作打造的「臺灣智慧系統整合製造平臺」4日於沙崙舉辦成果發表會,聚焦展示超過40項AI創新技術與應用,具體呈現AI技術如何融入市民生活及帶動產業轉型 |
 |
先進封裝技術崛起 SEMICON Taiwan 2025引領系統級創新 (2025.07.03) 由於AI晶片及HPC等高效能應用需求急遽攀升,推動封裝技術升溫,全球半導體產業正迎來新一波技術變革。SEMICON Taiwan 2025今(3)日也宣佈,即將於9月8日起,假台北南港展覽館舉辦多場前瞻技術國際論壇,並於9月10~12日正式開展 |
 |
Microchip攜手日本Chemi-Con與NetVision推出首個針對日本車用市場的ASA-ML攝影機開發生態系 (2025.07.03) 全球汽車產業正處於轉型期,逐步以開放且可互通的 Automotive Serdes Alliance Motion Link(ASA-ML)標準,取代專屬的攝影機連接技術。ASA-ML 標準由全球逾 150 家成員公司共同推動 |
 |
歐盟發布《Quantum Europe Strategy》 目標2030年成全球量子科技領航者 (2025.07.03) 歐盟正式通過其首個整體量子科技戰略《Quantum Europe Strategy》,目標在2030年前使歐洲躍升為全球量子技術的領導者。此舉不僅回應歐盟數位自主需求,也力圖將科學成果轉化為具戰略價值的工業應用 |
 |
ADI推動OpenGMSL聯盟 引領汽車產業影像連接新標準 (2025.07.03) ADI宣布成立 OpenGMSL 聯盟(OpenGMSL Association, OGA),將其長期以來的專有技術 GMSL(Gigabit Multimedia Serial Link)轉型為全球開放標準。此舉不僅展現 ADI 強化汽車產業生態系的承諾,也為自駕技術、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及車載資訊娛樂系統的創新開啟全新篇章 |
 |
新唐科技的 NPCM8mnx BMC 晶片通過 OCP S.A.F.E. 安全認證 (2025.07.03) 以業界領先的 BMC 解決方案,打造安全且開放的運算基礎架構
新唐科技(Nuvot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作為全球領先的基板管理控制器(BMC)解決方案供應商,今日宣布其最新版本的 BMC 晶片 NPCM8mnx,已正式通過 開放運算計畫(OCP)安全設備框架啟用(S.A.F.E.) 認證 |
 |
女媧創造運用AWS打造AI機器人生態系 (2025.07.01) (圖1)女媧創造營運長張智傑(右)
成立於2016年的女媧創造,正將其核心業務從消費性陪伴型機器人,轉向解決工業與商業服務領域的關鍵需求。這家以神話中「女媧造人」為靈感命名的公司,正在透過開發強大的機器人平台並建立開放的生態系,將人工智慧融入現實的機器人應用中 |
 |
聯電榮獲2025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雙料殊榮 (2025.06.30) 聯華電子(UMC)近日在2025年「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Asia Responsible Enterprise Awards, AREA)」國際評選,共獲得兩項殊榮,展現ESG永續實踐深耕實力。其中,聯電共同總經理暨永續長簡山傑,因領導企業實踐ESG價值、融合經營績效與社會責任,獲頒本屆「負責任企業領袖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