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電業整合資源規劃指引探路 能源轉型邁入新里程 (2025.09.22) 台灣能源轉型邁入新里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王筱雯教授團隊近日正式發布《邁向最小衝突與最大共識的能源轉型路徑:臺灣電業整合資源規劃指引》(簡稱「全資源IRP」) |
 |
機械公會促會員通過挑剔與打磨 加速切入半導體供應鏈 (2025.09.14) 面對關稅與新台幣升值的夾擊,台灣機械業仍力拼轉型發展半導體設備,期能與半導體業攜手,共創共榮。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TAMI)理事長莊大立今年除了循往例,出席SEMICON Taiwan 2025開幕典禮,前往會員攤位交流;並在次日舉行的半導體交流論壇中,聚焦目前最熱門的先進封測技術,期望能率先串起產業鏈 |
 |
強化智慧城市防災力 新北攜手7國共推韌性治理 (2025.09.09) 在極端氣候與災害頻率日益升高的挑戰下,新北市政府於9月9日舉辦「新北市2025災害管理國際研討會」,以「智慧城市的韌性防災策略」為主軸,邀集法、美、日、韓、新加坡、泰國及菲律賓等7國災害防救機關代表齊聚新北,深入探討科技應用與城市韌性建構的最佳化實踐,攜手推動國際合作,共同打造具備韌性治理的新世代智慧城市 |
 |
叡揚一次通過4項ISO資安與個資驗證 無紙化稽核提效 (2025.09.05) 叡揚資訊近日宣布,已成功通過 ISO 27001:2022、ISO 27701、ISO 27017、ISO 27018及CNS 27001 等多項國際資訊安全與雲端管理標準驗證,全面涵蓋資訊安全管理、隱私保護及雲端服務資安,展現其在資安合規與企業信任度上的深厚實力 |
 |
工研院攜手能源跨域產業 孕育下世代綠領菁英 (2025.09.03) 面對全球淨零趨勢,綠領人才扮演產業關鍵基石,根據環境部統計,近8年相關人才需求成長3.29倍,平均每月有近2.2萬人職缺,企業求才若渴。工研院今(3)日也攜手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舉辦「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頒獎典禮暨產業職涯講座」 |
 |
日本研發ProTac智慧皮膚 讓機器人同時擁有觸覺與近覺 (2025.08.30) 日本北陸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 (JAIST) 團隊近期發表名為ProTac的新型軟性感測皮膚,透過單一材料層,成功讓機器人同時具備「觸覺」與「近覺」兩種能力,為人機協作安全問題帶來重大突破 |
 |
金屬中心攜產業推動AI智慧輔具與高齡健康創新技術 (2025.08.21) 臺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人口的健康照護與生活品質成為產業與社會的重大課題。為回應這股需求,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近日參與「第二屆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展出六項融合智慧輔具、數位平台及人工智慧(AI)應用的高齡友善創新技術,目標是協助長者實現健康、自主且有尊嚴的生活模式 |
 |
生產力再進化!虛實整合讓協作機器人戰力翻倍 (2025.08.18) 在通用型人形機器人普及並大規模應用於產線之前,當下真正引領製造業與服務業變革、串連數位與物理世界的關鍵,則是「協作機器人」。 |
 |
產業再添動能!園區審議會核准11案 聚焦半導體高值化與精準醫療 (2025.08.13)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科學園區審議會日前召開第26次會議,為台灣高科技產業版圖再添亮點。會中核准11件投資案,總投資額達新臺幣62.25億元,另通過19件增資案,合計增資約111.85億元 |
 |
Intelligent Asia 2025 八月強勢登場 聚焦八大領域 展現全球智造力 (2025.08.12) 亞洲工業科技年度盛會「Intelligent Asia 2025」將於8月20日至23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一、二館登場。以「自動化、機器人、雷射、物流、冷鏈、模具、3D列印、流體傳動」八大主題為主軸,集結16國、超過千家展商,規模達4,500個攤位,並舉辦逾百場專業論壇,展現智慧製造、永續轉型與創新能量 |
 |
智慧城市領航高齡友善照護 六大城市共繪樂齡生活藍圖 (2025.08.11) 隨著高齡人口急速攀升,智慧城市已成為推動高齡友善社會的重要驅動力,各縣市紛紛端出創新對策。在2025年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高齡宜居城市主題館」中,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與高雄六大城市,攜手展現從智慧照護到樂齡體驗的多元實踐,為長者打造安全、便利且充滿活力的生活環境體驗 |
 |
Ceres攜手斗山燃料電池 韓國廠正式量產SOFC (2025.07.29) 英國潔淨能源技術供應商Ceres Power Holdings plc與韓國斗山集團(Doosan Corporation)共同宣布,斗山燃料電池(Doosan Fuel Cell)已採用Ceres的固態氧化物(Solid Oxide)技術,正式投入燃料電池堆的量產 |
 |
2024大盤點:貿澤榮獲頂尖電子元件製造商頒發的多項卓越代理獎 (2025.07.22) 提供種類最齊全的半導體與電子元件?、專注於新產品導入的授權代理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很榮幸宣佈,獲得製造商合作夥伴頒發超過25座優秀企業獎項,以表彰其在2024年的績優典範,包括多座年度代理商 (DOY) 獎項 |
 |
愛立信:5G用戶持續激增 FWA與SA商機看俏 (2025.07.15) 根據愛立信最新發布的《行動趨勢報告》,全球5G用戶數成長迅猛,預計今年底將突破29億大關,至2030年將達63億人次,屆時全球80%以上的行動數據流量將透過5G網路傳輸。這波成長主要受新型終端裝置如AR眼鏡,以及生成式AI應用興起所驅動,也讓上行鏈路效能與低延遲網路成為業者強化基礎建設與服務品質的核心目標 |
 |
金屬中心攜手希臘Theon Sensors加速夜視鏡關鍵技術在地化 (2025.06.25) 為了配合政府「五大信賴產業」政策,金屬中心與希臘國防光電科技Theon Sensors S.A. 公司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攜手推動夜視鏡核心技術在地研發與產業化,藉由技術移轉與合作創新,為國防產業注入全新動能 |
 |
從烏克蘭到AI製造鏈的戰略新局 (2025.06.11) 俄烏戰爭進入和談拉鋸戰,美國趁勢推動烏克蘭簽署礦產協議,目標直指關鍵資源—稀土。稀土近年成為地緣政治角力核心,但台灣社會對其所知不多。本文將帶讀者了解稀土的本質、其戰略地位,以及台灣的應對之道 |
 |
台灣首枚深太空輻射探測儀任務完成 央大攜手ispace打造飛行新紀錄 (2025.06.09) 台灣在太空探索領域邁出歷史性一步!中央大學攜手日本太空新創公司ispace,參與其「Mission 2」登月任務,成功研發台灣首個深太空輻射探測儀(DSRP, Deep Space Radiation Probe),雖然登月小艇最終未能成功軟著陸於月球表面,這次任務仍被視為我國太空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
 |
電動車社區充電最後一哩路:挑戰與轉機 (2025.06.06) 全球電動車滲透率快速提升,充電基礎設施的建置正逐漸從公共領域延伸至私領域,特別是在集合式住宅的充電需求正快速成長,並帶動相關法規與標準的持續演進。 |
 |
臺芬蘭持續深化經貿及科技領域合作 (2025.06.06) 芬蘭是臺灣在北歐第3大貿易夥伴,2024年雙邊貿易總額為5.14億美元。迄至2025年3月,芬蘭來臺投資約592萬美元,我商在芬蘭投資金額則為1,586萬美元。雙方就未來的經貿及科技領域展開布局 |
 |
資策會接引5大AI應用落地 強化產業安全與效率 (2025.06.05) 當人工智慧(AI)正迅速改變全球產業與社會樣貌,根據資策會MIC最新調查,2024年在台灣5大行業中已有19%具有採用生成式AI的意願或實際行動。其中金融保險業高達25%、製造業22%居次,從生產模式、生活型態到城市治理,各行業皆面臨前所未有的轉型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