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 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 (2025.08.20) 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陪伴製造產業數十年,匯聚了各領域的專業人士,也成為許多知名廠商參展的首選之地。隨著AI技術日益普及,製造業的升級需求不斷攀升,您也能在展會中發掘提升效能、優化品質、降低成本、促進永續發展的合作夥伴,開拓更多商業機會,共同邁向永續經營 |
 |
台大醫院獲贈單孔機器人系統 成立創新手術中心 (2025.08.11) 順應智慧醫療趨勢進展,台大醫學院附設醫院近日除了新獲贈SP單孔機器人手術系統(da Vinci SP system),並成立「機器人及創新手術中心Center for Robotic and Innovative Surgery(CRIS)」,將開啟該院在精準微創手術領域的重要新篇章,強化臨床醫療量能,以邁向智慧微創手術時代 |
 |
仿生機器人輕量化新技術 中國研究團隊首創晶格結構設計法 (2025.08.11) 根據「Nature」網站的報導,中國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種基於晶格結構 (Lattice Structure) 的仿生機器人輕量化設計方法。此技術不僅成功應用於四足仿生機器人的腿部設計,使其更輕、更堅固,更為航太、高鐵等尖端設備的輕量化發展提供了全新的技術藍圖 |
 |
智慧城市領航高齡友善照護 六大城市共繪樂齡生活藍圖 (2025.08.11) 隨著高齡人口急速攀升,智慧城市已成為推動高齡友善社會的重要驅動力,各縣市紛紛端出創新對策。在2025年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高齡宜居城市主題館」中,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與高雄六大城市,攜手展現從智慧照護到樂齡體驗的多元實踐,為長者打造安全、便利且充滿活力的生活環境體驗 |
 |
打造類人未來:當機器人成為社會一份子 (2025.08.11) 我們有必要從機器人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來觀察,延伸至人機關係的心理學挑戰,再到法律與倫理邊界的重新定義,全面檢視「人形機器人成為社會一份子」的可能與限制 |
 |
工廠與服務業的新勞力:機器人的真實應用現場 (2025.08.11) 時至今日,隨著人工智慧、感測器與邊緣運算技術的進步,機器人正逐漸「走出籠子」,成為能與人互動、理解環境、執行多樣化任務的新型勞動力。 |
 |
從仿生設計到智能交互──機器人技術進化揭密 (2025.08.11) 從模仿人類骨骼的機械關節,到能理解語意、辨識物體並自主決策的智慧體,人形機器人正處於一場橫跨機械、電子、AI與人文的融合演進中。這場技術進化的歷程... |
 |
生數科技發表Vidar模型 以生成式影片訓練機器人 (2025.08.10) AI新創公司生數科技(ShengShu Technology)日前發表名為Vidar的物理AI模型,透過結合少量真實數據與大規模生成式影片,改變機器人的訓練模式,大幅降低開發門檻與成本。
Vidar模型的核心在於解決了傳統訓練方法的兩大痛點:完全依賴實體機器人成本高昂、難以擴展;而純虛擬模擬又常脫離現實 |
 |
國網盃首度納入量子計算與LLM 清大TODO隊奪冠 (2025.08.09) 由國研院國網中心主辦的「第四屆國網盃應用程式效能優化競賽」(2025 HiPAC),經過連續3天的程式效能調校與激烈競技挑戰,最終由清華大學「TODO」隊榮獲冠軍及獎金10萬元,亞軍與季軍則分別由清華大學「一大坨」隊與臺中教育大學「Attention」隊奪得,展現出青年世代在高效能運算(HPC)技術上的深厚實力與團隊協作能力 |
 |
研華應用導向邊緣運算及私有雲平台 聚焦Edge AI產業需求 (2025.08.07) 儘管上半年受對等關稅、地緣政治及匯率波動等系統性風險影響,依研華公司在法說會上仍指出,受到Edge AI加速發展,終端需求及企業採購力道明顯回溫,據統計2025年上半年整體營收及獲利將維持年成長雙位數 |
 |
KBC發表新版數位分身系統 整合AI助攻石化業減碳與能源轉型 (2025.08.06) 橫河電機 (Yokogawa) 旗下的 KBC 公司近日發表其旗艦數位分身流程模擬軟體 Petro-SIM的 v7.6 新版本。新版本的核心亮點在於深度整合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 (AI/ML) 技術,可以協助石化及能源產業加速數位化、提升營運效率並達成脫碳目標 |
 |
「日本人型機器人之父」石黑浩登台 SEMICON Taiwan 論壇指點商機 (2025.08.05) 為呼應台灣AI新十大建設政策將智慧機器人列為關鍵技術發展重點,目標在2040年帶動15兆元產值的重大政策方向。SEMI今(5)日也宣布,將於SEMICON Taiwan特別規劃「微機電暨感測器論壇–感測新視界 |
 |
AI驅動下的智慧健康發展趨勢 (2025.08.05) 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增長,健康照護持續成為關注議題,尤其台灣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促進民眾健康餘命、擁有高品質健康生活,是政府與產業共同思考與努力的課題 |
 |
PCIe 8.0規範正式啟動 頻寬翻倍1 TB為AI運算鋪路 (2025.08.05) PCI-SIG今日正式宣布,將著手開發次世代的 PCI Express (PCIe) 8.0 規範。此新標準的數據傳輸速率將在PCIe 7.0的基礎上再次翻倍,達到驚人的256.0 GT/s,並計劃於2028年向其成員發布 |
 |
意法半導體推出先進的人體存在偵測解決方案 全面升級筆電與個人電腦使用體驗 (2025.08.05) 服務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之全球半導體領導廠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STM)推出一項專為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螢幕與周邊配件設計的新型人體存在偵測(Human Presence Detection,HPD)技術,不僅可每日降低超過 20% 的電力消耗,亦強化裝置安全性與使用者隱私保護 |
 |
AI軟性機器人新突破 助中風、漸凍症患者重拾手臂功能 (2025.08.04) 一項最新研究發表了一款搭載AI智慧控制器的穿戴式軟性機器人,能有效幫助中風及漸凍症(ALS)患者,大幅改善手臂功能與活動品質,為個人化復健輔具帶來革命性進展 |
 |
AI時代來了!Cadence帶你探索PCB設計與多物理場模擬的未來 (2025.08.04) (圖一) Cadence x CTIMES科技沙龍
為了應對AI時代電子產品的複雜設計挑戰,CTIMES與Cadence於近日攜手舉辦了一場專為「AI世代PCB設計與多物理場模擬量身打造的」東西講座-科技沙龍 |
 |
2025.08(第116期)工業機器人再進化 (2025.08.01) 回顧工業機器人產業趨勢,除了從傳統垂直/水平式多關節機器手臂構型,
直到近年來協作型機器手臂搭配AGV組成AMR等,
另一方面,也將推進讓邊緣AI裝置硬體、具身智慧型機器人更為普及的革命;
從代理式Agentic AI向實體AI演化的趨勢,
可望落實於新一代AI多功協作機器人產品,甚至將協助製造業運用AI代理軟體應用加值 |
 |
2025.08(第405期)通用機器人 (2025.08.01) 當科幻走入現實,一個由代碼與齒輪構成的新「物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人類社會。
它們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科學幻想,而是真實存在於我們身邊的夥伴、助手與開拓者 |
 |
貿澤推出全新自動化資源中心 (2025.08.01) 提供種類最齊全的半導體與電子元件?、專注於新產品導入的授權代理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推出其全新自動化資源中心,為工程師提供最新的工業自動化技術。藉助這些資源,此領域的專業工程師將能夠隨時掌握控制系統、機器人和尖端自動化軟體的最新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