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研讨会首页 | 活動列表 | 活動報導 | 客服 |
健康监测随心所欲 VSM坚守智能医疗第一防线!
閱覽人次:5328

【课程简介】:
     随着行动医疗的逐渐普及,生命体征监测的可靠性与多元性更加受到重视。生命体征监测(VSM)正广泛用于各种市场,每种市场应用都有各自的挑战和关键要求。 ADI正在为行动和居家生命体征监测系统,提供整合式和独立式感测器与讯号调节技术解决方案。可支援的生理参数包括心电图(ECG)、脉搏血氧浓度(SpO2)、血压等。 VSM平台采用多个感测器,包括可实施PPG测量的光纤感测器,能监测更多生理资讯包括心律甚至血氧浓度。
     这设备还可透过软体演算法来提供运动检测,例如运动量与计步等。此外,还可以进行生物电位检测,获得ECG或EKG测量结果。也可以透过电极来获得包括人体阻抗分析、体脂率、含水量等资讯。对于希望获得生物体征讯息的人来说,平台内的所有感测器与软体功能,组合在一起就是一台非常棒的行动体征记录器。对于拥有软体演算法,但本身不具备硬体搭建能力的客户来说,这是非常理想的平台。
     
●活动名称:
     健康监测随心所欲 VSM坚守智能医疗第一防线!

     
●活动时间:
     2020年06月02日(二)上午09:58~11:00(含会后30分钟QA)

     
●课程重点:
     ADI以VSM平台独步生命体征监测市场
     ●生命体征市场需求探讨。
     ●VSM解决方案优势分析。
     ●行动智能医疗的实现。
     

     
●主讲人:范育彰
     范育彰于2006年3月加入安驰科技, ADI产品线,担任技术应用工程师.
     主要负责可携式,医疗类及工业主机板等客户群之技术支援工作
     

     

◎欲下载讲义须先成为CTIMES会员,并按「取得下载码」注册研讨会。
观看
取得下载码

【課程費用】: 此为免费课程


相关课程

06/20 智联未来-跨域融合的物联创新与生态构建

在数位化浪潮的推动下,智慧联网(AIoT)已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AIoT驱使着智慧物联网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同时加速了跨域融合的社会形态,即在不同领域间实现技术的渗透与融合,并进而推动物联网生态系统的升级与进化

2024年06月20日 (四)13:00~16:00 (详细内容)

07/12 轻松应对复杂感测数据 将先进半导体技术带入智慧物联

ROHM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创新,让其成为智慧物联领域的领跑者。透过不断地推陈出新、持续提升产品性能、加强环保认证等措施,ROHM已成为产业夥伴与消费者信赖的品牌之一

2023年07月12日 (n0 )14:00~15:00 (详细内容)

11/02 太阳诱电的电容器选型方法,种类,特征以及电容器新产品介绍

电容器在电子电路中被非常广泛地使用,太阳诱电的电容器从原材料开始进行研发,生产和销售。 本次研讨会将介绍电容器的制造方法,主要技术,以及比较各种电容器的种类特以方便客户进行电容器选型

2021年11月02日 (二)
10:00~11:00
(详细内容)

07/13 解析数据中心复杂的Real World Workload对SSD及大型存储系统性能的影响

近期随着国内疫情的升温,企业着手开始进行居家上班、人员分流等措施。大量的资料必须透过远端来对公司内的伺服器与存储系统进行存取,不同的使用者在伺服器上的行为都是一种工作模型(workload)

2021年07月13日 (二)
10:00 – 11:45(含会后15分钟QA)
(详细内容)

  最新新闻
» AI走进田间 加拿大团队开发新技术提升农食产业永续发展
» DigiKey在electronica 2024以新品与供应商展现欧洲成长动能
» 大同智能与台电联手布局减碳 启用冬山超高压变电所储能系统
» 台达能源「以大带小」 携手供应链夥伴低碳转型
» AI代理技术正迅速成为企业创新与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
  新东西
TI首款卫星架构雷达感测器单晶片━AWR2544
汽车电子系统的设计正持续变化中,传统的资料流和电路架构也不断地受到挑战,尤其是在更多数量的高性能感测器被运用到汽车系统之中,如何克服资料传输的效率与运算瓶颈,就成了开发商的一大难题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BMDE1QWESTACUKM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