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音效卡及音效晶片的演变
 

【作者: 張榮富】2000年12月01日 星期五

浏览人次:【7126】

个人电脑在处理声音功能的历史,与个人电脑其本身的历史比较起来,并不算是很悠久的。概括来讲,从主要用于游戏的发声,到加入录音、播音功能,提高取样频率,以及电脑合成音乐midi从FM的合成,进步到Wavetable立体空间的音场效果。抑或只是简单地将声音的宽度、广度加深、加大,演变到可三度空间定位的音场效果(3D Position sound);又好像提到加在个人电脑上的储存媒体,由VCD进化到DVD ,DVD上的杜比音效就加进了电脑里(要享受此等级的音效,必须要有能支援六支喇叭的界面,有别于原只有左右声道的界面)。至此,个人电脑的音效技术由最初到现在,也算是有很大的改变。


本文将就近年来,由ISA界面的音效卡,演进成PCI,再演变成整合进入主机板晶片组(chipset)的软体音效(Software Audio),其中的技术演进及参与的晶片厂商做一简单的介绍,以便使用者选择个人电脑音效产品时,能有一初步的了解及依据。


从PISA到PCI介面的音效卡.

在ISA时期的音效卡,讲的是Sound Blaster及Sound Blaster pro的相容。当时来说,能有一般加宽音场效果的3D功能,就算是不错的音效卡了。后来开始有人在MIDI音效上作文章,由原先的FM合成,改成Wavetable的合成。因Wavetable需要有Memory来储存真正的声音样本,故有Wavetable daughter card的设计,你可再加买一个子卡来听较好的MIDI音乐。


在当时,除了Creative厂商外,另外有Turtle Beach亦是颇负盛名的厂商。事实上,以听MIDI音乐来讲,Wavetable的合成比FM好很多;但在当时,要外加RAM在音效卡上的作法,确是所费不赀(而且那时Memory尚未崩盘,贵得很!) 。笔者五年前就买过五千多元的音效卡,但跟现在市场上卖的400元一张的卡是差不多的。如今,随着更多的音效晶片厂加入竞争的行列,音效卡的价格也随之下降不少,此时新加入的知名厂商像ESS、Opti、Avance(Realtek)等,皆有不错的成迹。


后来,因作业系统的进步(由DOS进入Windows),电脑大厂有鉴于整体效率的考量,开始舍弃ISA的界面,只以PCI为主,而所有的音效晶片厂商亦开始推出以PCI界面为主的音效晶片。此时最大的困难点,在于原先相容于DOS环境下,ISA界面的应用软体和游戏软体。当时还有个专有名词「DOS Legacy」是用来形容此状况,而各家厂商无不努力去解决此问题。


在进入PCI界面的同时,个人电脑音效亦有一标准被订定--AC' 97。其主要用意,是想把处理声音的硬体晶片,分成数位及类比二部份。将数位及类比分开,如此便可以减少互相的干扰,声音的输出品质也有所提升;但却违背成本考量的原则,因为整合的一颗晶片,会比分成二颗来得有竞争力,所以此时PCI的音效晶片就分成二族群,一是以整合为单一颗及成本考量为主的厂商,如ESS的Solo1、Avance(Realtek)的ALS4000。另外一方面是以AC97为标准的产品,分成二颗,走高音效品质、多功能路线,如YAMAHA的724及744、Avance(Realtek)的ALS300和Cirrus Logic的产品。


就如前面所提到的,愈往高品质走的产品,就必须追求愈多的功能及更好的产品特性,这也就衍生出了下一段文章要探讨的主题:支援六声道音响的架构,杜比音效及立体空间音效。


除此之外,在MIDI效果的追求上,开始有厂商把Wavetable的合成器以软体的形式来做,此举不但可减少硬体晶片及RAM的成本,又可随时让玩家来编辑他们自己喜欢的音乐样本,包括Microsoft等不少厂家均推出Software Wavetable的产品,例如YAMAHA的XG就是此类产品的佼佼者,只不过必须花钱才能拥有,不像Microsoft的Software Wavetable,内含在windows中。但还是有不少厂商愿意付费,借以搭配音效卡出货,此时也宣告了硬体Wavetable daughter卡时代的结束。


PCI上的立体空间音效及支援六声道的杜比音效

因为DVD的使用日广,很自然地高档的音效晶片,就往支援六声道的方向走。而在此六声道的架构下,除了看DVD享受杜比音效外,更能以此架构来实现真正三度空间音效的游戏软体,读者假如常逛电脑展,应该常看到或听到此类产品--直升机在头顶上前、后、左、右的盘旋,子弹从后面呼啸到前面的声音,过瘾!然而此类支援六支喇叭的音效卡产品,却面临叫好不叫座的情况,只有少数的玩家肯花钱去装配此类的配备。目前在此领域内的晶片厂商有Aureal、ForteMedia、Avance(Realtek)、Cmedia。


从整合音效晶片进主机板到整合音效功能至主机上的晶片组.

之前,许多主机板业者最大的心愿,就是把音效功能整合进主机板中,因此有了「ALL-IN-ONE」的口号,这里的ONE指的就是主机板,也就是要把音效控制晶片放在主机板上,但此作法只是省掉一块音效卡PCB的成本而己,其它的零件还是必须存在,却可能因此失掉了扩充卡原有的弹性(客户可随自己喜欢,选择所需的音效卡),所以此作法除了特定厂商外,并没有很明显的成功例子,音效扩充卡还是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前面曾提到AC' 97的标准把Audio的功能一分为二,一是处理Digital的逻辑、一是处理analog的AC' 97 CODEC。这种作法就是替Digital逻辑整合进主机板的晶片组做一铺路。果不其然,Intel于今年初推出的810晶片组及陆续推出的820、815,就把Audio的功能整合进chipset内。而其它的晶片组厂商如Via、SiS也相继推出此类产品,后续产品规划亦全是内含音效功能的。


虽然晶片组整合音效功能的初期,遭遇到应用软体相容性的问题,但时间的演进,此类问题目前己不存在,现在新的主机板基本上都是内建己含音效效果的AC' 97 CODEC,不需要客户再去另购音效卡来加装,而音效扩充卡除了有特殊功能的High-end卡外,原有的市场亦不存在。 (表一)为目前在此AC' 97 CODEC领域上的主要厂商,及其特色的比较。



《表一 AC' 97 CODEC厂商比较》
《表一 AC' 97 CODEC厂商比较》

未来的发展

CODEC配合主机板晶片组的市场,竞争其实非常激烈,在此领域领先的厂商亦战战竞竞不敢大意,不以现况为满足,想把音效的功能往更高阶发展。所以,纷纷往High-end附加卡功能的方向走,计划提供支援6-channel、立体空间定位的软体功能、杜比音效及不同环境音​​效的软体。


这与High-end附加卡所不同的是,价格不会过于高昂,并可能内建于主机板中,嘉惠使用者,但却会面临到相同的问题,一般的使用者真的需要这些功能吗?使用者会有多余的空间可放有前、后、左、右、中间六个一组的喇叭吗?这个答案有待市场的回答。


相关文章
数位音频介面标准与量测 (一)
音效晶片市场现况与应用发展趋势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美光针对用户端和资料中心等市场 推出232层QLC NAND
» 摩尔斯微电子在台湾设立新办公室 为进军亚太写下新里程碑
» 爱德万测试与东丽签订Micro LED显示屏制造战略夥伴关系
» 格斯科技携手生态系夥伴产学合作 推出油电转纯电示范车
» Arm:因应AI永无止尽的能源需求 推动AI资料中心工作负载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4SDTFV3YSTACUKW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