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陈良基:台大车库 创新创业由你决定!
击退22K,自我创造工作

【作者: 陳韋哲整理/林鼎皓攝影】2014年03月17日 星期一

浏览人次:【18441】


Google、Facebook等跨国公司的成功背后都有着各自创业的故事,证明了年轻人同样能够do something,22K,一个原不属于大学生价码的代名词,等待改变或是改变自己,It’s Up to You。


陈良基,一个在台湾土生土长的台湾囝仔,满怀着科技农夫的身分,努力为台湾这块土地灌溉注入硅谷车库的创业传奇协助学生突破创业障碍,打造出一个真正属于台湾的创业车库,缔造出下一个举世闻名的公司。


以下为台湾大学副校长陈良基(以下简称陈)与CTIMES编辑总监欧敏铨(以下简称欧)的精采对话整理:


欧:可否先分享您从国家实验研究院院长一职,后来受聘回台湾大学担任副校长,看到产业与学界有哪些部分是需要被改变与推动的呢?


陈:我自许为科技志工,长期以来持续关注台湾这块土地科技产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思考着究竟哪一块领域才是最需要科技志工积极向前推动。还记得时任国家实验研究院院长一职,就希望能够带领国家实验研究院转型,让国家实验研究院不单单是扮演一个实验发表的机构单位,而是可以让更多从校园里萌发的创新点子,经由国家实验研究院验证后,达到与产业链接的真谛,进一步让台湾的创新研发在国际间更具全球竞争力。


特别是这几年台湾景气低靡情况未减,我身处于高科技与教职领域,更背负着社会责任与使命,而台大汇整了来自国内各地的菁英,我相信台大能够扮演促进台湾产业发展的积极角色。我一直很羡慕硅谷的产业发展形态,即便产业变化潮起潮落,但那裹有着生生不息的创新动力,持续孕育新兴产业推陈出新。


我希望能够在退休之前,将人才通路推升到一个新阶段,让台大也能够像史丹佛大学一样,每年固定会有一批学生带着产业机会投入社会。同时也相信台大这所顶尖大学里的研究成果,只要有部分尖端成果能够成功转成产业效益,所能创造出的价值将有助于打破台湾经济保三保四的闷局。


欧:身为电机系教授,并曾任台大电资学院副院长,您是否觉得电子电机与资工是较有机会投入新创的系所?科技和文创有没有机会结合,创造更高的价值?


陈:台湾在全球电子信息业的供需链中一直都是扮演着角色,发展资源上较为充裕,也让电机相关系所学生相对较有发展新创的机会,不过,大多局限在技术延革或制程改善之上,全新的硬件创业门坎还是很高。相较之下,软件新创的门坎较低,但要找到很不一样的切入点才行。


至于文创方面,老实说我目前仍然没有看到太多成功的实际案例,未来的新创之路仍会走的相当艰辛。不过,不论是硬件、软件或文创,都要去发掘哪一种需求才是用户真正所需,才是至关紧要。


以往台湾都是走代工模式,无法面对以及了解客户真正需求。为了能够改善长久以来的代工宿命,我认为还是要从教育层面切入,因此当时在台大推动创新创业学程时,就以美学教育为始,要求学生深刻思考产品与客户的体验关系,希望能跳脱台湾一贯的代工思维模式。


欧:可以分享在台大推动创新创业的具体作法吗?


陈:从国家实验研究院受聘回到台大担任副校长一职后,我便在台大正式启动了NTU Garage(台大车库)创业平台计划,招募了有志创业或是想要了解创业的学生,授与真正实作的经验。并让拥有硅谷创业经验的创业家能够与学生们进一步的互动与经验传承。


除了将台大车库创新创业平台机制建置完备之外,还必须衡量该如何规画人才养成的培训计划。大学把全国各地的学生招入校园,为的就是要开拓学生视野、授与学生更好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进而让学生在毕业后能竭尽所学奉献社会。我不希望学生耗费四年时间取得大学毕业文凭,只是为了找寻到一份工作。


在大学体系中,只要有学生是具有创业企图心与想法者,学校就应该培养学生创业相关知能、协助学生有创业的机会,并在创业的教育训练环节中,赋予有志创业的学生们能够有真正动手实作演练的机会。


欧:台大学院系所众多,学生们该如何了解以及应用台大车库创新创业平台呢?


陈:我相信一步一脚印,逐步藉由台大创新创业平台以及有技术移转经验的教授们扮演火种的角色,点燃扶植有创业意愿的学生们。双方透过定期会议,共同探讨哪些前瞻技术与计划具有创业机会。美国有很多大学在推动创业计划时,希望不只是要教育学生,同时也希望能够教育教授,双方教学相长。


我希望台大在创业训练过程中,也能秉持着美国车库的创业精神,让学生学到创业所需知识以及培养创业能力,当学生毕业后走出校门时,能够创造一个工作机会,而不是只是到职场上抢得一份工作。


欧:可否谈谈是怎样的动力,支撑您积极推动建立创新创业平台?


陈:我是一个在台湾土生土长的台湾囝仔,不论是求学与工作一直都是待在台湾,因此对台湾这块土地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早期经历过凡事必须靠自己才有办法过日子生存的农业时代,当时台湾并没有什么特殊资源,想要存活下来就必须靠大家共同努力打拼。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台湾这几年产业的结构,对于年轻一辈来说,是一个相当好的契机,虽然大多数的学生在毕业后选择投入职场,仅有少部分学生选择创业,但我发现在创业这一块还是比较容易看到具有前瞻性的产品与市场。


不可否认,台湾有很多产业都是采取Follow心态(快老二策略),往往都是在某些产品成功打开市场后,才会跟在后头以代工制造模式切入市场。因此不难发现我们所训练出来的学生,毕业后进入到业界工作,绝大多数开发制作的还是与市面上相同的产品,无法像硅谷那般能够开发出与众不同、极具创新与创意巧思的产品。相反地,我倒认为学生创业与硅谷创业的风格较为接近,正因为初生之犊不怕虎,勇于将具有前瞻研究成果付诸实现进而创业。


之所以会萌生推动创新创业平台的动力与想法,主要是看到我周遭同学以及朋友的成功创业案例,见证他(她)们只身从台湾到硅谷创业,并在短时间内就获致相当大的财富,比起台湾很多人一辈子选择埋头苦干,一旦碰上景气衰败时,处于竞争劣势的我们,往往只能哀声叹气。


台大每年有8000位学生应届毕业,我认为纵使当中只有几十位毕业生选择创业,我仍然相信这些选择创业的学生或许可能就是所谓的20/80理论的成功者,这些少数人将能够为台湾多数人创造出未来的市场机会,凭借着这一点可能,就值得我去推动创新创意平台计划了。


欧:据了解,在新加坡,鼓励创业已成了指针性的国家政策,其中新加坡国立大学更把创业养成放在与教育、研究一样的重要地位。反观台湾在创新创业的推动上仍显得有力难施,为何会如此呢?


陈:创业本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它不像学习一项技能,学会后就能依样画葫芦做出相同的结果。创业的难处在于它难以复制,必须创新才能成功吸引市场关注。新加坡的缺点在于本身的市场规模远比台湾小了许多,因此当地创业很难形成气。


我认为资金不是唯一的问题,因为在创业的过程中并不一定需要动用到大笔资金,只需足够支撑创业基本所需即可。台湾现今整体的产业环境与以往不同,目前最需要的就是创新创业典范的移转,我希望能够将硅谷那股到处寻找出路的草根性创业精神移植到台湾,并慢慢深耕茁壮。


图一
图一

关于 陈良基

现任国立台湾大学副校长,1986年于成功大学电机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成为国内CAD领域第一本土博士。研究专长在于数字讯号处IC设计以及数字视频处理电路设计。曾任国家实验研究院院长。


相关文章
聚焦数位x绿色双轴转型
资料导向永续经营的3大关键要素
人工智慧引动CNC数控技术新趋势
高频宽电源模组消除高压线路纹波抑制干扰
当磨床制造采用Flexium+CNC技术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瀚??引进智能家居系列产品上市 推进连网增速新趋势
» 工研院CES展後赋能科技创新 掌握AI产业链商机可期
» 国科会TTA偕新创团队挑战CES 2024 共创全球科技产业新纪元
» 圆展4K双镜头声音追踪摄影机获台湾精品银质奖
» 摩尔斯微电子与Xailient合作改变智慧型摄影机前景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4T3C86A6STACUKT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