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拜訪一所全然開放的大學
英國倫敦 University of Openness

【作者: 李士傑】   2003年11月01日 星期六

瀏覽人次:【3038】

你或許會看過有著盾牌的學校校徽。你或許在台灣留學生穿回國的 T 恤上面看到盾牌裡面的獅子、老虎,或者其他聖潔的、威武的歷史圖像。在歐洲,學校,或者更精確地說,大學,本來就是一種意像豐富的歷史建構。大學的精神意義也代表著這群特別的菁英有著偉大的系譜可以追溯到幾十代之前,而迄今學校裡的成員仍舊分享著同一個圖騰,就像原始部落辨識彼此與她人的差別。


中國人說「學而優則仕」,如果不把仕僅僅解釋成為作官的意思的話,這句話也反過來讓我們了解到高等教育的學習,本來就是一種把當事人「塞進」某種密切社會互動意義的團體的一種行為。這些人將來或許會統治沒有被「塞進來」的人,或許沉溺在某種自我表露與探索的高層次智性活動,總之就是一種特殊的團體文化。有人想要把它更為讓大眾能夠參與,遂有了空中大學、開放大學或者社區大學的潮流出現;但是隨著投入資源廣設大學的同時,這也讓大學這種特殊型態(form)繼續的保存、增強它的象牙塔意義。最近發生在國內與國際間高等教育的爭議,包括高學費與抗爭、卓越計畫、台灣的世界一流大學、公立與私立的資源爭奪,第一名學生的獎勵等等,也都是大學這種昔日的機構在今日的世界中所面臨到的危機與挑戰。


但是有沒有可能這些大學的儀式與文化內容,在今天的生活中以一種極簡的方式由下而上自發性地被組合起來?英國倫敦出現的 University of Openness 開放性大學[1],就是一個很極端顛覆、挑戰、創造大學的新意義的特別的計畫。在倫敦東區Limehouse 舊區公所的建築裡,一群朋友正在進行一個有趣的實驗。透過一個wiki 跟一個實體的教與學的空間,他們建立了一所開放的大學。


原本他們的名字是叫做 UUA,University of Unix and Art。 Unix 作業系統與藝術大學。這是這群特別的人們最早成立的「科系」,裡面教課的內容有自助學習Unix 系統,包括檔案系統、文書處理軟體 Vim 等的工作坊。每週固定的聚會,閱讀的書單,實習上機的環境,讓這樣的工作坊變成一個固定的、知識分享的地方。


在 2002 年 11 月 24 日,這所大學正式宣佈了成立的消息。除了 Unix 系之外,UUA 一開始有的科系包括:Collaborative Wireless Research 協同無線研究,以及 Cartography 繪圖。這個計劃在 2003 年的時候正式改名為 UofO,University of Openness 開放性大學。


英國已經有一所 OU,Open University 開放大學。他們改名為 University of Openness 開放性大學,這個名稱就非常的具有特殊意義。跟一所已經聞名於世的大學相比,這所大學代表的意義簡單而清楚:在這裡,每個人都既是教授、也是學生;經過一定的互相同儕評鑑的程序,任何人都可以在這所自由的大學中成立科系、開班授課。它既是一所大學,也是一個概念架構:


開放性大學是一個組織與個人可以在浮現的(emerging)文化生產型式與批判的反思活動中,追求他們共享興趣的框架與架構。


他們的存在也是一種對英國現存的高等教育環境的一種批判與實踐行動。創辦這所學校的創始成員們,有感於英國教育的學費高漲,以及越來越多的商業活動介入教學與研究,贊助研究計劃卻收編研究成果、取得智慧財產權來收割更大的利益等趨勢,他們的計劃乃是去突顯自由的(與免費的)學術活動在現在更為重要。


就在這種一半認真一半戲謔的氣氛中,我踏進開放性大學的校園 Limehouse,感受特別地有趣。舊區公所大禮堂當中擺設著牙醫的巨型看診照明燈,無線網路的天線與硬體設備裝置在二樓看台。Saul Albert,開放性大學的「校務秘書」(這些職稱都是自己定義的)在跟我解釋數週前舉辦 Cartography Congress 繪圖研討會的盛況。從他們的通信論壇上可以看到各國的業餘/專業繪圖人士們在熱烈的討論與參加這項活動。除了Cartography Congress 繪圖研討會之外,Unix 系統與無線網路協同研究也都是開放性大學中相當特別與重要的課程。


舉例來說,繪圖研討會是他們成立之初就宣佈要舉辦的重要活動。繪圖,以地圖的方式描繪世界,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知識活動;在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重要一部分的今日,如何將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空間轉變成為有用的知識空間、甚至進一步讓不認識的人們可以彼此分享對於該空間的資訊?經過一年的籌備,這一群在倫敦 Limehouse 聚會的開放性大學「繪圖系」的同事們,利用網路把世界上對這個問題有共同興趣的同好聚集起來。對空間的知識性探究、理論研究與社會實踐的行動,讓一群散佈各地的人們透過 Wiki 連結成網路,不同的計劃之間互相交流。


正如英國衛報(Guardian)在 Get Caught Mapping 這篇報導[2]中說的,過去當社會大眾初次擁抱網際網路時,人們討論著網路世界是一種與現實世界相反的另外一個時空:在這個新的電子世界中,遠近不再重要,人們彼此之間只有心靈上相契與否的距離。但是幾曾何時,現實世界中的空間關係又再度被重視,人們認為將網路與現實世界連結起來,將帶來許多有趣的可能性。網路與地點/位置資訊結合起來,將讓人們走出自己的房子與世界以新的方式互動。例如,London Bloggers tube map (倫敦Bloggers 地鐵分布圖),blogger 網誌作者可以重新發現居家周圍的同好,而他們也發現彼此的雙重鄰居關係;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網路將不只是全球化(globalisation)的武器,在新的夢想中將也同時是在地化(localisation)的重要工具。


在 UO 開放性大學繪圖系的線上討論中,我重新認識了這些空間與社會在理論上、實踐上與科技上新的意義。我半信半疑地閱讀著他們的資訊,卻被這些綿密的互動、線上討論以及在現實世界實體空間中的實踐與體驗所折服、傾倒。建立一所大學,每個人都同時是學生同時也是老師,竟然真的能夠實現!對於一個活在台灣,封閉教育系統中長大的研究所畢業學生來說,這真的是很新鮮的事情。對於這一群熱情地將知識分享、同儕評論與檢證付諸集體實踐的人們,大學是一個讓他們認真的挪用的一組符號,一個實質的譬喻;最終指涉的是日常生活中所有人所共享的基本溝通與交流活動。


這所開放性大學既認真又戲謔地把學術殿堂的知識形構搬出戶外。透過理論深度豐富的集體創作活動,他們在重新界定什麼是大學。彷彿在說,讓我們直接地彼此分享吧,就像是一所大學那樣。只要有空間和提供服務的資訊系統,任何人們彼此協同合作就可以互相對話。就像是那個空白的盾牌一樣,開放性大學邀請你帶著幽默、認真與分享的心情,走進這個革命性的自主空間。就像是在一所全然開放的大學裡面一樣。


[1] http://twenteenthcentury.com/uo/


[2] http://www.guardian.co.uk/online/story/0,3605,922337,00.html


[3] http://www.londonbloggers.co.uk/


相關文章
氫能競爭加速,效率與安全如何兼得?
智慧製造移轉錯誤配置 OT與IT整合資安防線
創新光科技提升汽車外飾燈照明度
以模擬工具提高氫生產燃料電池使用率
眺望2025智慧機械發展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智慧校園 ICT+AI 把關 7-11未來超商X-STORE 8啟動
» Anritsu Tech Forum 2024 揭開無線與高速技術的未來視界
» 光寶攜手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 推動5G創新節能應用
» 施耐德電機響應星展銀行ESG Ready Program 為台灣打造減碳行動包
» 鴻海研究院與劍橋大學合作 實現端口式量子傳送技術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45.92.98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