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解讀互動電視
擋不住的新趨勢!

【作者: 劉繼謚】   2004年12月01日 星期三

瀏覽人次:【5188】

相較於傳統的類比電視,電視數位化之後,除了可提供高品質的數位影音節目之外,還可提供許多新型態的互動電視服務。電視觀眾可以根據喜好與需求,通過遙控器或紅外線鍵盤點選想看的即時頻道、電影或音樂節目、唱卡拉OK、查詢生活資訊、使用線上學習、電視商務、遊戲等多元的服務。


互動電視服務與技術標準概說

互動電視節目可藉由衛星(Satellite)、有線電視(CATV)、地面無線(Terrestrial)、電信網路(DSL或光纖)等方式來傳送。在服務提供的機制方面,衛星、有線電視與地面無線電視主要是以廣播的方式下傳服務,回傳訊號可藉由PSTN、GPRS或其他可回傳之通訊媒體傳送,但傳送的訊號則多為一些控制訊號;而電信網路則使用IP網路之單播(Unicast)與群播(Multicast)的機制下傳服務,回傳則是利用便捷的寬頻網路做回傳。在用戶的家裡面,一般須使用與服務相對應的數位機上盒(Digital Set-Top Box,STB)來進行節目瀏覽、點選、音視訊解壓縮與畫面顯示等事項。


互動電視之服務簡介

目前,在國內提供數位互動電視服務的系統業者有許多,例如:在有線電視方面有中嘉、東森等頻道系統業者(Multiple System Operators,MSO),電信業者方面有中華電信的MOD(Multimedia on Demand)、SeedNet的DFC(Digital Family Center),無線電視台在提供數位電視服務之時亦著手規劃互動電視節目。


《圖一 MOD利用電信網路提供互動電視服務》
《圖一 MOD利用電信網路提供互動電視服務》

MOD的畫質接近DVD,並且擁有即時互動的功能,電視觀眾可以在多元的MOD服務中選擇想看的節目。在收視的過程之中,觀眾可利用遙控器對所收視的節目做快轉、倒轉、暫停等動作。因此,可跳過不想看的內容或重複觀賞想看的節目,觀眾被動收視的習慣亦隨之改變。


全球互動電視之國際三大標準

目前全球的數位電視有三大標準,分別是歐洲的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美國的ATSC(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以及日本的ISDB(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Broadcasting)。以下將比較它們的差異


在數位訊號傳輸(Transmission)方面:

DVB標準對衛星、有線電視與地面無線電視制訂了個別所屬的標準,分別是DVB-S、DVB-C與DVB-T,DVB的服務區域最為廣泛。而美國的ATSC標準主要是應用在北美、韓國等地區的地面無線廣播電視。而類似於DVB標準的ISDB系統主要是用在日本的數位衛星與地面無線廣播電視。目前,在國內主要是採用歐規的DVB系統。除此之外,擁有廣大市場的中國大陸在地面無線廣播方面尚未決定其標準;在北美洲方面,Cable Labs所提出的Open Cable標準亦在該地區獲得廣泛的使用。


在互動平台方面:

由於以往的電視服務多由衛星、有線電視與地面無線為主要的傳播媒介,在全世界利用DSL網路傳送電視服務的使用戶並不多,因此現階段的數位互動電視的服務平台標準之制訂主要仍是以衛星、有線電視與地面無線電視為主。


在互動電視中介軟體標準的制訂方面,則呈現各家爭鳴的狀況,包括由歐洲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計畫主導的MHP(Multimedia Home Platform)、北美ATSC(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主導的DASE(DTV Application Software Environment)、英特爾與微軟所主導的ATVEF(Advanced Television Enhancement Forum)、 CableLabs所主導的OCAP(Open Cable Applications Platform)等。


在以上所介紹的眾多標準之中,由於採用DVB規格的國家眾多,且MHP也最早訂定完整的規格供業界參考,所以目前的市場接受度較高,較具發展潛力。MHP分為1.0與1.1兩個版本:MHP 1.0支援兩種服務類型(Profile):增值式廣播服務(Enhanced Broadcast Profile)與互動式廣播服務(Interactive Broadcast Profile)。在MHP1.1中,除了支援MHP1.0的兩種服務類型之外,還支援網際網路服務(Internet Access Profile)。目前商用的MHP產品為MHP 1.0版;MHP1.1版的相容性測試套件尚未釋出,所以市面上亦無已經認證通過而符合MHP1.1的商品。因此,電信公司採用MHP標準之時機還未成熟。國內的有線電視業者中,中嘉與東森目前亦未採用MHP或其他的國際標準,所採用的分別是NDS「中嘉」與Open TV公司「東森」的專屬性(Proprietary)平台;國內的數位無線廣播電視業者則將是採用MHP標準。


技術架構與經營模式

中華電信MOD服務是應用寬頻擷取技術(例如:ADSL、Ethernet-based)及寬頻IP之技術,藉由電話線路、語音/數據分歧器(Splitter)、ADSL數據機(ATU-R)、機上盒(Set-top box)及無線遙控器等設備,供電視觀眾透過電視機,隨時點選即時影音節目、熱門電影、音樂節目、唱卡拉OK、查詢生活資訊、做線上學習、理財服務、玩遊戲等。


MOD 是以GSR(Gigabit Switch Router)和HPER(High Performance Edge Route)網路當作核心基幹,週邊再連接相關的DSLAM(xDSL Access Multiplexer)及相關之路由器設備建構成MOD網路。數位頭端的儲存媒體或應用服務伺服器的訊流(Streaming)資料透過MOD之內部網路(Intranet),經過DSLAM、ADSL網路到達用戶家裡。在用戶端,透過分歧器能使得用戶在家可同時使用電話、個人電腦與MOD服務。MOD用戶可透過ADSL,經由寬頻遠端接取伺服器(Broadband-RAS,BB-RAS)享有高速上網際網路的服務,請參考(圖二)。


《圖二 MOD系統之技術架構》
《圖二 MOD系統之技術架構》

MOD服務系統的主要成員可分為應用服務、服務平台、網路與STB等四大項目。應用服務主要是由包括影音節目、電影、音樂節目、卡拉OK、生活資訊、線上學習的各應用服務伺服器所組成;服務平台則包含音視訊編碼器、VOD伺服器、版權管理伺服器等設備;網路部分主要包含寬頻核心網路(Broadband Network)與擷取網路(Access Network);STB的主要功能元件包括作業系統、STB中介軟體、瀏覽器、音視訊播放、安全機制與許多支援MOD服務的應用程式,請參考(圖二)。


《圖三 MOD服務系統架構》
《圖三 MOD服務系統架構》

到目前為止,世界各國的電信業者,對於經營MOD或VOD都還在摸索階段。中華電信MOD之經營模式可分為:月租費模式(Subscription based Model)、隨選視訊費模式(On Demand Model)、廣告費模式(Advertising Model)與應用服務提供者模式(Services Provider Model),前兩項主要是針對一般之家庭用戶,後兩項之服務對象則為企業主。


月租費模式(Subscription based Model):

主要是基本收視費與付費頻道費。目前的基本收視費為150元/月,可收視無線五台(台視、中視、華視、民視、公視)、客家電視、大愛電視、人間衛視、華藏衛視、佛衛慈悲台、澳洲ABC、法國TV5、知性台、華視教育頻道以及專為MOD用戶量身打造的「優新聞」與「優娛樂」等16個頻道,亦可收看強檔院線片預告、部分隨選視訊內容及生活資訊。付費頻道包括:99元/月的「99元隨妳看」、199元/月的「階梯育樂臺」等節目。


隨選視訊費模式(On Demand Model):

依據MOD頁面上顯示的金額計費,有各種不同之套裝與計費。目前主要的內容為電影、表演藝術等項目。計費方式依節目之內容而定,價格範圍從20元到100元皆有,而內容收視之有效期間亦頗具彈性,例如72小時。


廣告費模式(Advertising Model)

目前在MOD首頁,服務點選選項之右邊的影音視窗(Preview Window)有提供廣告推播服務,當用戶在首頁瀏覽服務選項的同時,可收看得到MOD所推播之影音廣告內容。


應用服務提供者模式(Services Provider Model)

以主機代管模式(Co-location Model)代管線上學習、理財服務、線上遊戲等應用服務供應商(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s)之設備。


MOD/VOD與數位電視系統比較

雖然所使用的傳輸媒介不同,衛星電視、有線電視與地面無線電視所提供的數位互動電視之共通點為:服務提供的機制主要是以廣播的方式下傳服務,回傳訊號是藉由PSTN、GPRS或其他可上傳媒介傳送,但傳送的訊號則多為一些控制訊號。以廣播的方式下傳服務的機制,較不容易針對個別用戶之需求提供個人化的服務。同理,受限於廣播頻道之頻寬限制,節目頻道之數量不能無限制的增加。因此,數位衛星電視、有線電視與地面無線電視之節目與內容傾向於滿足「大眾市場」之需求。


MOD服務利用IP群播技術提供廣播電視服務(Live TV);MOD利用IP單播技術提供隨選視訊(VOD)服務以及隨選機制相關之衍生服務,例如卡拉OK on Demand、線上之空中英語教學,用戶可自選頻道或影片,依使用量計費;MOD利用網頁技術提供生活資訊的查詢。MOD之廣播電視服務,以收月租費的方式計費,其應用服務之市場傾向於大眾市場;然而,MOD以IP單播技術提供的隨選視訊服務(包括所衍生之隨選服務)與網頁技術所提供的服務有以下特性:


  • ●內容多元


  • ●內容頻道可無限制增加


  • ●觀眾可自行選擇影片或資訊內容


  • ●互動性良好,可隨選隨看


  • ●依使用量計費,則傾向於滿足「分眾市場」與「個人化」的互動電視服務市場之需求



MOD使用ADSL寬頻網路,其音視訊品質不會受到同時使用人數的多寡而有差別;在數位有線電視頭端若分支太多,將會隨著用戶增加造成訊號衰減,因此品質會受使用人數多寡影響。


衛星、有線電視與地面無線等數位電視系統與MOD/VOD技術之共通點為數位訊流包裝、傳送的方式大多是採用MPEG-2 Transport Stream的格式。在MOD服務方面,即使未來數位視訊壓縮的格式將朝向使用較低頻寬需求的新技術,例如MPEG-4 Part-10,然而,訊流包裝、傳送方式之趨勢將會是繼續採用MPEG-2 Transport Stream。


發展趨勢與面臨挑戰

MOD技術與應用服務開發的對象涵蓋大眾市場與分眾市場,MOD服務平台可支援完整的多媒體應用服務的付費機制。由於目前之用戶數約在2~3萬戶之譜,尚未達到適當的經濟規模,對於成功之經營模式,還屬摸索階段。另一方面,中華電信將於今年底採購40萬套STB設備,希望明年MOD用戶數能達到40萬戶,跨過規模經濟門檻。MOD目前所面臨的主要挑戰為:


1.經營環境與進入門檻

台灣有線電視頻道的用戶數達420萬以上。用戶數已有一定規模且收視的喜好與習慣已養成。MOD需要在服務的差異化與價格方面提供充足的吸引力,才能跨過經營環境之既有門檻。


2.內容取得

在大眾市場方面,MOD正積極與八大片商與五大唱片公司尋求合作契機,但由於MOD服務具有與有線電視業者爭奪市場大餅的疑慮。因此,內容來源的取得較不容易。在分眾市場方面,MOD須清楚了解各消費族群之需求,以適當的價格取得消費者所需要的內容。MOD與內容業者在分眾市場之經營還處於試探、摸索與磨合之階段。


3.技術整合

MOD服務於規模擴大之際、新技術導入之際,MOD服務平台與相關的設備,包括網路與用戶端設備,需要做有效的整合。不同階段舖設與建置的設備皆能有效率的和諧運作,各種新服務與新技術能的導入能以較低的成本做快速的整合。


4.觀眾需求與媒體趨勢之掌控

媒體產業題材冷熱之變化快速,不論是大眾或分眾市場,消費需求與媒體趨勢直接影響MOD與內容廠商的合作關係、MOD服務平台的支援與規劃、STB的功能以及使用年限、MOD服務維運的規劃等。


觀眾需求之掌控、快速穩健的技術整合與有效率的內容取得為MOD開創媒體服務新局面的主要課題。


結論

MOD/VOD技術與互動電視服務隨著網路技術、多媒體壓縮技術、管理軟體、電子節目選單、中介平台及STB等技術更進一步發展,以及不斷的試用與小規模商用系統的推出,讓互動電視服務正逐步進入用戶中,但是節目的內容、服務的形式、內容的安全性、服務的需求性、用戶使用的方便性及用戶的使用費,仍將牽動此一市場的發展。


延 伸 閱 讀
英國數位電視是推動英國E化成功主要的一個方法,英國家庭有50%都有數位電視,經由數位電視的互動功能,傳遞E化的相關內容,民眾可以聚集家人或朋友,一起學習相關知識。 相關介紹請見「英國數位電視e化有成」一文。
我國原先規劃2003年開始發展有線數位電視,實行數位電視衛星直播,推出數位機頂盒用戶100萬戶、2010年全面實現數位廣播、2015年全面停止類比電視播出等目標口號。然而就目前看來,無論是有線或無線電視,其用戶數量遠未達到規劃目標,同時在節目內容、機頂盒推廣、營運模式、產業政策、思想觀念、體制機制等方面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 你可在「台灣無線與有線數位電視發展情勢」一文中得到進一步的介紹。
我國數位頻道開放以來,有不少的爭議,從節目內容多樣性、付費分級到數位機上盒的費用等,都讓消費者感到質疑。究竟我國數位電視的發展如何?在推行方面遇到何種困難?各國狀況又是如何?在「推動數位電視發展 走入數位化時代」一文為你做了相關的評析。
相關組織網站

歐洲數位視訊廣播技術發展組織

數位視訊工業官方網站

歐洲電信標準組織官方網站
相關文章
氫能競爭加速,效率與安全如何兼得?
智慧製造移轉錯誤配置 OT與IT整合資安防線
創新光科技提升汽車外飾燈照明度
以模擬工具提高氫生產燃料電池使用率
眺望2025智慧機械發展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施耐德電機響應星展銀行ESG Ready Program 為台灣打造減碳行動包
» 台達推出5G ORAN小型基地台 實現智慧工廠整合AI應用
» 歐洲航太技術展在德國盛大展開,全球吸睛 鐳洋推出衛星通訊整合方案,目標搶佔龐大的歐洲衛星商機
» 經濟部促成3GPP大會來台爭話語權 大廠共商5G/6G技術標準
» 經濟部支持跨國研發有成 台歐雙方分享B5G~6G規劃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35.206.166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