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4K TV大舉來襲 OLED要退位?
畫質見高下

【作者: 丁于珊】   2013年07月29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13331】

電視從過去的類比電視、標準畫質電視、HD高清電視、Full HD電視演變至今,已邁向更高解析度的4K電視。4K電視自2012年下半年進入市場後,如今已被視為是下一波眼球大戰的主戰場,SONY、LG、三星、夏普等大廠最近更是頻頻出擊,推出新產品來佈局市場。不過面臨來自OLED電視的競爭,接下來誰將在市場中引領風騷,目前還未有定論。


對於人類的眼睛來說,4K電視以及OLED同樣都提供比Full HD LCD更好的畫質,不過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在於,4K是一種顯示分辨率的提升,而OLED則是新的面板技術。


OLED限量出貨 4K電視有機可乘

近幾年來,不時可在各大電子展中見到OLED電視的相關展示,但它從未真正進入我們的客廳中。儘管三星、LGD、SONY都在開發OLED電視,但直至2013年初僅有LGD開始量產55寸OLED面板,且仍存在著良率過低、售價過高而導致銷量低迷的現象。


即便是三星或SONY等廠商,目前也對OLED量產沒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只希望透過多方面的嘗試,如提高解析度或是軟性OLED TV,藉此尋找更好的產品。為此,IHS也在日前調降了2013年OLED電視的銷量,由數萬台調整到到數千台,並且預測,2015年OLED電視僅有150萬台的銷售規模,佔全球電視市場的0.7%,直到2017年才有逐漸普及的跡象,銷售量預計將達到930萬台,佔全球電視市場的3%。



圖一 : 三星、LG等廠商在一些展會中都展出可彎曲的OLED TV (左圖為三星、右圖為LG)
圖一 : 三星、LG等廠商在一些展會中都展出可彎曲的OLED TV (左圖為三星、右圖為LG)

相較於LCD面板,OLED的優勢在於反應速度快且色彩飽和度高、顏色鮮豔,但如今這些特點在LCD做到4K規格後,一樣能夠有類似的體驗。IHS顯示產業資深分析經理Ricky Park認為,就大尺寸面板而言,OLED市場成長所需時間比起LCD更久,且LCD若達到4K的規格,在與OLED電視的競爭上將會相對更為容易。



圖二 : OLED TV和4K TV出貨量預測 (資料來源:DisplaySearch)
圖二 : OLED TV和4K TV出貨量預測 (資料來源:DisplaySearch)

Ricky表示,在目前占主導地位的LCD 電視市場中,OLED電視想與之競爭還是有一定的困難。三星、LG甚至認為必須經過長時間的醞釀,等到2018年後,OLED電視市場才可能有較快的擴展速度,在此之前,面板廠只能等待技術的成熟,讓價格降低至消費者可接受的範圍。


因此,當OLED遲遲無法突破技術瓶頸,良率沒辦法達到量產階段,面臨產業持續的低迷時,4K電視的到來,正好填補OLED電視量產前的這段空白,各大面板廠開始冀望透過4K電視來振興市場,並且將之吹捧為產業的救星,讓4K電視目前出盡風頭。


日廠提高規格 OLED向4K邁進

對消費者而言,4K電視已能夠提供高畫質的視覺饗宴,價格又相對便宜,導致OLED原有的優勢不再是絕對。「4K LCD電視的推出對於OLED電視來說,又是阻礙市場普及的一大障礙,」Ricky指出,4K電視及OLED電視在外型上差異不大,消費者很難有視覺上的區別,必須在色感、功耗、重量等差別化因素上做出顯著的差異,市場導入才能夠較為成功。


當TFT-LCD已經做到4K規格時,也迫使OLED電視不得不做到相同的規格,才能和4K LCD電視一較高下,在這場眼球大戰中找到生存之地。也因此,當大多數面板廠商還是將主要重點擺在4K LCD電視的時候,今年初的CES中,兩家日系品牌廠SONY及Panasonic已經不約而同展示了56吋4K OLED電視面板,開啟市場先機。



圖三 : SONY及Panasonic兩家日系品牌廠在今年初的CES中都展示了56吋4K OLED TV
圖三 : SONY及Panasonic兩家日系品牌廠在今年初的CES中都展示了56吋4K OLED TV

據了解,兩家廠商在去年中就已經開始合作開發OLED電視面板,此次原型產品同樣採用SONY提供的驅動IC,不同的是發光層的結構。SONY採用的是已可商用化的蒸鍍技術來生產發光元件,Panasonic則是利用印刷技術來塗佈RGB三色發光材料。印刷技術由於可在常溫和常壓下生產,也無須蒸鍍技術需要的掩模,因此比蒸鍍技術更能降低成本。


此一舉動讓原本在OLED開發上佔有領先地位的南韓廠商為之震驚,IEK分析師劉美君表示,這讓三星及LG在OLED市場中遇到交叉點,兩家大廠開始考慮是否跟進,將OLED從Full HD推到4K2K的規格。


友達和SONY合作生產的4K OLED面板,更牽動了供應鏈,一連串的效應迫使其他面板廠商也不得不開始在2013年關住4K OLED市場的可能性,隨著未來OLED面板價格將逐漸下降,兩者的結合已經是必要的趨勢。


然而就現階段來看,價格高昂一直是OLED要在市場普及的一大阻礙,基本規格的OLED電視目前已面臨售價過高而導致銷量低迷的現象,更何況是規格更高的4K OLED,必然是令人倒退三舍的天價。



圖四 : FHD AMOLED電視面板與TFT LCD面板成本比較 (資料來源:DisplaySearch)
圖四 : FHD AMOLED電視面板與TFT LCD面板成本比較 (資料來源:DisplaySearch)

劉美君表示,要做到4K OLED電視,技術不是最大的問題,價格才是主要的關鍵,「對於TFT-LCD透過4K規格來製造話題,提高利潤,OLED的課題則在於如何降低售價,進入市場且站穩腳步。」她認為,OLED發展的三大關鍵是產品壽命、教育消費者及降低價格,若以同樣4K規格,價差能夠下降至1.3到1.5倍之間,OLED將有機會威脅LCD市場。


IGZO帶來新契機

除了4K及OLED電視之外,與之競爭的還有IGZO(氧化銦鎵鋅)技術。目前由夏普所主導的IGZO電子遷移率,約為10 - 25cm2/VS,比起傳統非經系高出約40倍,這意味著電晶體可以做得更小。


因此相較於傳統的TFT LCD面板,IGZO能夠讓面板變得更薄、透光率更高,且提高解析度近一倍,對於高解析度的4K電視相當具有優勢。此外,IGZO製程及成本較為接近傳統的非晶矽TFT,功耗則接近OLED螢幕,但成本卻比OLED更低,且可廣泛應用於各種尺寸的面板。


IGZO過去經常用在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等較小尺寸的設備當中,其第一次吸引消費者目光就是傳言蘋果將用IGZO來生產第三代iPad螢幕,只是當時夏普還沒辦法將大尺寸IGZO量產化。不過當夏普在去年底展示了第一台32吋的4K IGZO顯示器後,宣示此技術已朝向大尺寸面板邁進。



圖五 : 夏普去年底展示了第一台32吋的4K IGZO顯示器。
圖五 : 夏普去年底展示了第一台32吋的4K IGZO顯示器。

不過,IGZO仍有技術瓶頸,目前能夠量產的僅有夏普一家面板廠。劉美君透露,根據部分廠商說法,IGZO目前良率僅有個位數,即使是業界良率最高的夏普,也僅有40%-50%左右,IGZO要達到商用化的目標,仍有一大段路要走。


4K TV是否步上3D TV後塵?

不管是4K電視,抑或是OLED,普遍存在著售價過高的問題,且仍有一大挑戰來自於4K內容不足,市場對此出現疑慮,4K電視是否會像過去的3D電視,儘管紅極一時,但終究是扶不起的阿斗。


幾年前3D電視大肆炒作進入市場時,也曾經發下豪語,要改變人們看電視的方式,但至今3D電視的發展顯得停滯不前。Ricky Park指出,目前3D顯示仍是一些高階電視裡的附加功能,但其成長比起之前的預期緩慢許多,主要原因是眼鏡的使用不便以及需要附加費用,另外還有內容的缺乏。


目前多數面板業者顯然相信4K電視不會重蹈3D電視覆轍,然而IHS顯示器研究總監Sweta Dash表示,4K電視消費需求仍不明確,且目前產量低、成本高導致銷售速度較慢,此外缺少4K內容、出貨延遲等都將導致出貨量較預期來的低。


不過仍有另一派人看好4K電視的發展。首先,4K電視不需要改變任何觀看行為,且提供了更精細的畫質,讓人彷佛身臨其境。另一方面,電視頻道業者也都積極提供4K內容,例如日本計畫在2014年開始4K節目的播放,這比原本預定的時間提前兩年,而市場上也已有4K相機、攝影機以創造更多內容,4K電影也開始出現。


價格部分,面板廠和電視品牌廠也正積極降低售價。低端4K面板供應商(尤其是台灣)也可能刺激4K面板市場的成長,特別是在中國市場。一些供應商已經開始計畫在中國引進2000美元價格的50吋4K電視,其他電視品牌廠如夏普、三星、Vizio、LG等也都計畫在中國推出4K電視產品,IHS認為,多種產品、價格、尺寸將有助於刺激市場成長。


不過,就算4K能夠引領風騷,劉美君認為,不管在LCD或OLED中,4K最終將會成為一種常態性的規格。就如同現在的Full HD,對消費者來說已經是基本配備,差別只在於價格,當價格降到一定程度,4K TV的換機潮可望引爆,伴隨而來的軟、硬體、週邊商機相當驚人,台灣業者該及早佈局了。


相關文章
Sony強力加持!樹莓派發表專屬AI攝影機
揮別製程物理極限 半導體異質整合的創新與機遇
AI運算方興未艾 3D DRAM技術成性能瓶頸
關於台積電的2奈米製程,我們該注意什麼?
OLED與Mini LED爭逐主流PC顯示技術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三星發表ALoP相機技術 讓夜拍更清晰、手機更輕薄
» 艾邁斯歐司朗全新UV-C LED提升UV-C消毒效率
» ASM攜手清大設計半導體製程模擬實驗 亮相國科會「科普環島列車」
» TIE未來科技館閉幕 揭曉兩項競賽獎得主
»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登場量子論壇 揭幕TIE未來科技館匯聚國內外前瞻科技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4.134.18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