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打通Maker to Market最後一哩路
跨越路障 實現創業夢

【作者: 丁于珊】   2016年02月26日 星期五

瀏覽人次:【9209】

愈來愈多硬體相關的創意作品在Kickstarter募資成功,但卻無法順利生產出貨;即使第一批製造出來,往往離「當初」的故事劇本有一段距離;好的,就算這些Early Adapter覺得還堪用,但下一批該賣給誰,也是很沒把握的問題,從Maker到Market這「最後一哩」有著許多難以解決的挑戰。



圖1 : Maker到Market這「最後一哩」有著許多難以解決的挑戰。
圖1 : Maker到Market這「最後一哩」有著許多難以解決的挑戰。

小量快速製造的瓶頸與可行策略

身為Maker,當想將作品變成產品時,該知道可製造性設計(Design for Manufacturing,DFM),不過在電子產業已歷練20多RD、PM資歷的David Peng認為,對於Maker來說,改為包含前端設計以及後端生產製造的DFX(Design for eXcellence)涵蓋範圍更廣泛也更適合Maker。


硬體和軟體的最大差異,正是在於前者有實體製造的需求,因此也必須考量更多的問題,包含製造、品質、安全、驗證、成本、服務、可靠性等等,而這些David通稱為DFX。他指出,Maker掌握DFX主要有兩大目的,其一是成本(Cost),其二是計劃表(Schedule)。


就成本來說,包含開發成本以及製造成本。針對開發成本,David表示,Maker在前端變更設計的機率非常高,但此時所付出的成本卻相對較低,相反的,越後期的設計變更成本付出越高。也就是說越前端的設計變更可以節省月多的成本即時間。另外,Maker要制定好計劃表,計劃表包含了設計研發時間以及製造時間。David指出,此兩大因素重點在於縮短上市時程以及降低成本。



圖2 : 成本對於Maker是創業成功的關鍵要素之一。
圖2 : 成本對於Maker是創業成功的關鍵要素之一。

當然,除了上述的元素之外,還有供應鏈的問題。多數的Maker除非對產業非常熟悉,否則要找到適合的工廠來生產產品是一大挑戰。為此,David成立了小規模量產中心(SI),協助Maker或新創公司從機構、開模、電路設計、認證到UI設計、系統設計、加工生產等找到合作廠商或認證實驗室,加速產品上市時程。


小規模量產中心主要以專案控制中心為主,由於台灣的產業聚落非常完整,因此小規模量產中心主要目的是要善用台灣這些中小企業,讓小型量產所需的產業鏈完整密集的結合。


David表示,台灣有非常多的中小企業,但欠缺將產能滿載的能力,而Maker或新創團隊則缺少找到這些中小企業的能力,小規模量產中心能連結兩邊,建立一個良性循環的環境,並讓有創意的個人或團隊在可負擔的成本下實現夢想。



圖3
圖3

Maker產品定價策略

從產品的製造、資金來源到銷售渠道、服務建立、品牌發展等,新創團隊在決定將創意商品化的那一刻起,就面臨一連串接踵而來的問題。舉例來說,若新創團隊選擇以募資平台做為資金來源,那麼,該如何定價?該在哪個階段上募資平台?另外,除了募資平台外,還有什麼通路可以上架?市場調查怎麼做?該如何拓展市場?是否要發展品牌?這些都是商品化過程中,新創團隊面臨的挑戰。


現今,不少新創團隊選擇將創意作品丟到募資平台試水溫,但是在成功達到集資目標後,不少團隊卻未能如期量產,愛魅客RAPAQ 共同執行長張鈿浤表示,四個募資的最佳時機,第一,已經做出可以使用的原型;第二,可以在半年內出貨,若不行很容易面臨事後必須花費高於預期的成本生產產品;第三,在開發產品之餘,已經有時間和資源為專案做行銷時;第四,當你已經擁有夠多的觀眾可以和他們分享你的專案時。


在確定上募資平台的時間後,接下來該如何定價,不少Maker認為只要不賠就好,但張鈿浤認為,除了生產成本之外,還必須考慮行銷包裝成本。「完全以價格取向的產品不算好的商品,」他說,藉由好的行銷包裝可以提高商品價值,讓消費者願意掏更多的錢購買產品。


在解決這些問題後,下一步新創團隊還有品牌的挑戰,在目前的市場上,單一產品難以在市場常久生存,新創團隊勢必得不斷推出新的產品。張鈿浤指出,一個商品的生命週期大約是半年,新創團隊要持續開發創新能量,推出新產品、發展品牌,才能在市場生存。


但他也指出,就算開發出新產品,後續的生態圈發展以及服務,還有商品銷售的渠道也都是問題。就渠道而言,每個渠道有各自的差異化規則,新創團隊如何找到適合的渠道,對於產品的銷售成績有很大的關聯。


這些問題是每個新創團隊在實現創意時必經的過程,張鈿浤表示,過去這些問題非常困難,不過如今的網路世代集結了許多的社群,新創團隊可以在社群上找到不同專業技能的人給予協助,例如Maker偏向邏輯性的電路設計,而設計師則以美感為主,而社群則凝聚起這兩群平常難以碰在一起的人,為共同的興趣而努力。


而愛魅客的成立就是為了幫助這一群人,張鈿浤表示,愛魅客是一個讓設計師與Maker有能力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網路商業平台,也就是幫設計師與Maker找資金,找製造商,找消費者。張鈿浤指出,此平台讓每個人的能力可以發揮到即線,但卻承擔較低的風險,活絡個人化商品市場。


相關文章
硬體新創的0到1
自造者的創業路
集資平台成就無限創意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台灣PCB產業南進助攻用人 泰國產學合作跨首步
» AI推升全球半導體製造業Q3罕見成長 動能可望延續至年底
» 中國科學家研發AI驅動系統 加速微生物研究
» 澳洲UOW大學獲資助開發量子成像系統 革新癌症放射治療
» 無人機科技突破:監測海洋二氧化碳的新利器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116.90.161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