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汽車產業轉型前瞻
藍牙開啟大門 WiFi提供更多可能

【作者: Ali Abaye】   2014年05月08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6483】

手機剛問世時,很少人可以預見這輕巧裝置會如何顛覆人們的生活型態。智慧型手機的進化,讓行動裝置成了連結萬物的小型電腦。現在,扭轉電信產業的一連串科技發展也將對汽車產業帶來同樣震撼。


開啟大門的藍牙技術

幾年前,汽車只是把你從甲地帶到乙地的交通工具,與外界聯繫的唯一管道是透過無線電或手機。藍牙技術出現後,不僅帶動了免持通訊設備的發展,更成為緊急救援的重要技術。低功耗智慧藍牙技術(Bluetooth Smart)已被廣泛應用於無線傳輸中,例如擷取與傳送生物特徵資料的穿戴式裝置。將穿戴式技術與汽車結合,汽車便能根據駕駛的血糖值、血壓或血液酒精濃度等指標,警告開車開到睡著的駕駛或採取行動,以避免危險發生。



圖一 :  博通車載業務資深總監Ali Abaye博士
圖一 : 博通車載業務資深總監Ali Abaye博士

創造更多可能的Wi-Fi技術

連網汽車另一個重要元件是Wi-Fi技術。這個技術讓汽車無須透過蜂巢式服務即可同步更新資料與進行連線。透過Wi-Fi技術,製造商可以直接更新汽車的軟體與新功能。駕駛也可以在遠端利用智慧型行動裝置與Wi-Fi應用程式開汽車鎖、啟動空調系統、在客滿的停車場找到汽車,並檢查汽油量或電池電力。駕駛也可以透過相同的裝置獲得汽車的性能與診斷資料。


Gigabit Wi-Fi(5G)技術造就了更令人興奮的發展,因為它能讓行動裝置的內容更順暢地傳輸到汽車資訊娛樂系統與後座螢幕,甚至可以直接從Wi-Fi熱點快速連線至網際網路:加油時順便看場電影吧?Wi-Fi徹底改變了車載技術的競局。分析師預估未來五年,支援Wi-Fi的汽車應用將會是現在的八倍。


將萬物相連的汽車乙太網路技術

我們已見證了車用電子的發展,從噴油器到引擎、駕駛輔助系統、胎壓、安全氣囊、安全系統、資訊娛樂系統、攝影機與雷達等先進設備。但是,要打造連網汽車,不能單靠這些互不相通的技術。要達到更長足的進步,例如讓智慧型手機與汽車資訊娛樂系統連線,必須透過更快速、可擴充、更靈活,且更具成本效益的網路協定。更重要的是,它必須具備防故障與抵禦網路攻擊的能力。


最合理的選擇就是連線技術的祖先-乙太網路技術,前提是不需要安裝笨重的配線系統。於是足智多謀的汽車與電子業者聯手開發出了解決方案:100 Mbps高速乙太網路技術,不僅纜線較輕,成本也大幅降低,而且是專為車用環境設計的技術。車用乙太網路可提供連網汽車所需的能力,將汽車變成集中控管且安全的資料中心,並符合業界的效能、相容性與安全性標準。


從頂級房車到大眾市場

未來10年,經濟車款也能享有今日頂級房車專屬的功能。乙太網路已成為今日的骨幹網路,可與汽車通訊協定和無線網路技術順暢溝通,以符合更高的性能與安全需求。隨著個人行動裝置能與各種汽車順暢地通訊,包括你的、配偶的或出租車,裝置配對也不再是個問題。


製造商將持續利用乙太網路的效能與成本優勢,開發各種行車安全機制,例如車尾攝影機、環景停車輔助系統、車道偏離警示系統與汽車防撞系統。此外,有了快速的資料同步更新與串流能力,連網汽車將成為行動數位娛樂中心,提供各種新奇的資訊娛樂功能。


汽車業者也深知駕駛分心所導致的危險,因此,未來將會看到語音啟動控制功能以及安裝在適當位置的抬頭顯示器,讓駕駛手不離駕駛盤,眼不離車道。


從移動到安全

當這些技術與車用系統整合後,開發商就能專注開發公路安全機制。汽車產業已投入車間通訊系統(Vehicle to Vehicle;V2V)的開發,讓你的汽車可透過無線傳輸與其他車輛交換資料。透過匿名交換的「回報」資料,例如位置、車速與地點等,駕駛可以得知各方位其他車輛的資訊,獲得前所未見的行車安全。


駕駛可以藉此資料來查覺並辨識可能的威脅與危險,並提早反應,以避免車禍發生。汽車對基礎架構(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V2I)技術則能讓汽車與公路基礎設施進行通訊,讓交通號誌智慧化,並讓收費站閘門與租車系統自動化。


全新的行車體驗

我們居住在連結日益緊密的世界中。分析師預估2025年所有新車種都會是連網汽車。屆時,人們的行車體驗將被重新定義,消費者也將獲得全新的選擇。


(本文作者為博通車載業務資深總監Ali Abaye博士)


相關文章
從定位應用到智慧醫療 藍牙持續擴大創新應用領域
多協議通訊系統提供更豐富的使用者體驗
室內定位啟動 創新位置服務新應用
無線感測監控不遺漏 精確掌握儲槽液位耗能
多功能平面清洗機構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日本SEMICON JAPAN登場 台日專家跨國分享半導體與AI應用
» Nordic Thingy:91 X平臺簡化蜂巢式物聯網和Wi-Fi定位應用的原型開發
» 豪威集團推出用於存在檢測、人臉辨識和常開功能的超小尺寸感測器
» ST推廣智慧感測器與碳化矽發展 強化於AI與能源應用價值
» ST:AI兩大挑戰在於耗能及部署便利性 兩者直接影響AI普及速度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217.152.233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