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科技萬能 人定勝天
科技發展能改善生活或帶來災難?

【作者: 廖專崇】   2004年08月04日 星期三

瀏覽人次:【5793】

颱風過境帶來了連續幾天的豪雨,接著幾天台灣各地陸續傳出災情,土石流再次喚醒人民的記憶,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大家都認同科技是為了改善人們的生活,但是在災害發生的時候我們卻又顯得束手無策,而台灣在最近10幾年來,因為自然災害一再上演的悲劇,是發展高科技帶來的苦果嗎?或者無所不能的高科技,已經為那些災害的頻率與強度踩了煞車?


芬蘭諾基亞(Nokia)發明了一句名言「科技始終來自人性」,清楚表達了人掌控科技與科技服務生活的內涵,以高科技為矛、盾,人類幾乎可以扮演造物主的角色。不過,在面對真正造物主大自然的力量時,人類的渺小、無助又表露無疑。最近這幾年的天災、人禍似乎特別多,過去科技不發達的時代,很久一次的災難,可以讓大家記憶很久;而現在好像因為災害來的特別快,大家也忘的特別快,一次災害又來,才又有短暫的警惕與檢討。


或許是人為的高科技力量還不足,比如我們發展能力最強的超級電腦,用在氣象的觀察與預測上,但是也還沒能完全準確的預測,而現在的高科技,多用在改善生活、工作相關的事務上,就某個角度來說,這些都不是什麼大事情,人跟環境的相處,也沒有因為奈米、SoC的出現而有所改善。我們不能把災害發生的原因直接罪責於科技的高度發展,但是人們在科技發展後,所出現的自我膨脹、不尊重大自然的心態,卻可能成為大自然反撲的幫兇。


日前在一個座談會中,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表示,高科技就像「怪獸」一樣,做得好是福氣,做不好是災難。從921開始,就不斷協助災區重建的嚴長壽指出,中國人常說「人定勝天」,其實人一定無法勝天,所以人類應該更謙卑,更尊重大自然。我們可以了解不可逆的事物才是值得珍惜的,而已經逐漸習慣數位化的我們,對那樣的感覺是不是逐漸遺忘,才會在人命已經失去、環境已經破壞後,才會發現原來這些都不像數位化的事物一樣,可以複製、儲存再來過。


既然高科技的終極目標是為生活而服務,那是不是可能在未來我們可以發明一種晶片,將他植入山中,土石流就不會發生;或者準確的預報所有天災發生的時間、地點,讓大家的生命、財產、安全都能有妥善的保障。預報的功能感覺上還像是高科技能力所及的範圍,但是大家好像也忘記了,與大自然和平共存,本來就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力量,為什麼我們要讓逐漸遺忘這樣的力量,然後再利用一個更不自然的力量來達成原來的目標呢?


時代一直在往前進,同樣的,相信高科技的進展依然不會停下他的腳步,儘管沒有理由可以證明高科技就是加速災害發生的原因,但是在我們已經失去對於自然的尊重與共處的時候,應該要再重新找回這部分的能力與記憶,而不是一再用數位化的思考模式,來解決相關問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高科技能帶來惡果或善果,端看我們怎麼去應用,所以科技萬能並不是沒有道理的想法,但是就其他的角度來觀察,科技也有可能「萬萬不能」,不是嗎?(廖專崇)


相關文章
AI高齡照護技術前瞻 以科技力解決社會難題
3D IC 設計入門:探尋半導體先進封裝的未來
SiC MOSFET:意法半導體克服產業挑戰的顛覆性技術
意法半導體的邊緣AI永續發展策略:超越MEMS迎接真正挑戰
CAD/CAM軟體無縫加值協作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MIPS:RISC-V架構具備開放性與靈活性 滿足汽車ADAS運算高度需求
» 應材於新加坡舉行節能運算高峰會 推廣先進封裝創新合作模式
» 生成式AI海嘯來襲 企業更需要AI雲端服務來實現創新與發展
» 研究:Android品牌多元化布局高階市場 本地化策略與技術創新將引領潮流
» AI走進田間 加拿大團隊開發新技術提升農食產業永續發展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219.15.112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