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製程仍在不斷地推陳出新,「摩爾定律」雖然遭到挑戰,但仍無法否定微小化製程的發展趨勢。目前的製程技術已邁向奈米層級,在一顆晶片上擁有上千萬的閘數已非新鮮事,而且是集邏輯、記憶、輸出入的系統單晶片。但有趣的問題是,由如此精密的晶片所組成的電腦系統,是否更勝人腦或人體一籌呢?
這個問題在不少好來塢電影中已有極誇大的詮釋表現,仍而,姑且不論人腦中的複雜的內分泌性化學反應,就同樣以電流傳達的神經系統來說,電腦能做的,至今仍是小巫見大巫。舉個簡單又明顯的例子,那就是讓機器人用兩隻腳來下樓梯,這件對人類來說輕而易舉的事,到現在仍是人工智慧界難以克服的問題。人類的神經系統擁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本體感」,能夠在一瞬間掌握身上206塊骨頭的平衡感,而這種瞬息多變的平衡資料不知是記憶在大腦之中,還是與生具有的?機器人要怎麼樣才學得會呢?
很顯然地,電子科技不僅要往微小化發展,還得往智慧化的方向突破,而大腦及神經系統的生物科技研究,已是電子科技的重要參考模式。同樣地,生物科技也在尋求電子科技的助力,除了利用高速電腦模擬生物功能外,甚至有研究將晶片直接與神經細胞結合,意圖解開神經系統的神祕面紗。
...
...
使用者別 |
新聞閱讀限制 |
文章閱讀限制 |
出版品優惠 |
一般訪客 |
10則/每30天 |
5/則/每30天 |
付費下載 |
VIP會員 |
無限制 |
20則/每30天 |
付費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