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台灣行動電話產業步入整併風雲之中,反觀對岸的中國大陸行動電話產業,從2004年倒閉的雄貓與科建,至2005年6月中國大陸品牌行動電話廠商南方高科驚傳經營不善,而2005年7月曾是中國大陸品牌行動電話廠商獲利冠軍的夏新電子,2005年上半年度業績預告淨利潤較去年同期的下降幅度預計超過50%以上,此接連不斷的新聞隱約表露出一項關鍵訊息,中國大陸行動電話產業是否亦將面臨整併之路。
關鍵在於產業屬性,中國大陸品牌行動電話廠商,如波導(Bird)、TCL與夏新等,皆是採取自有品牌為其業務型態,而受限於技術能力不足,過去都是拿台灣行動電話代工廠商之半成品回到中國大陸進行系統組裝,再搭配本身之銷售通路優勢,如最大之廠商波導(Bird),在中國大陸各省建立28家銷售分公司、300多個辦事處,銷售網深入中國各地,特別是掌握省級、縣級城市等三四級市場。此點相較於國際品牌行動電話廠商之通路模式採取國包、省包等代理商方式,因有品牌優勢故佔據北京、上海與各省省會城市等一二級市場。但在三四級市場,中國大陸行動電話廠商反而有彈性、價格與速度優勢,因此在2003年成為中國大陸品牌行動電話廠商輝煌的一年。然而在2004年Nokia與Motorola等廠商採取減少國包、增加省包等扁平化通路策略後,國際品牌行動電話廠商又扳回一城。
問題核心更在於「黑手機」,既然中國大陸品牌行動電話依賴的是台灣的設計與本身的通路,那兩大支柱怎麼了?在設計方面,在2004年中國大陸新崛起不少行動電話系統設計公司,北京有CEC Wireless、德信無線等;上海有凱明、龍旗通信、Simcom、E28等;深圳有經緯科技等,這些廠商提供行動電話設計方案,拿走了台灣廠商設計貼牌的生意,而其崛起之推手則是Philips與聯發科等行動電話晶片廠商提供的完整解決方案(Turkey Solution)。
...
...
使用者別 |
新聞閱讀限制 |
文章閱讀限制 |
出版品優惠 |
一般訪客 |
10則/每30天 |
5/則/每30天 |
付費下載 |
VIP會員 |
無限制 |
20則/每30天 |
付費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