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e-waste的來世今生
 

【作者: 歐敏銓】   2005年11月02日 星期三

瀏覽人次:【2524】

目前油價高漲,常加油者人人喊苦,這是民生面的反應;回歸到技術層面,需探討的是工業化後對石油的依賴、石油供需前景,以及替代能源的技術及市場成熟度等問題。若再往深遠一點來看,則得面對使用石油衍生品的後遺症,如燃燒後產生的溫室效應、酸雨現象,以及塑膠垃圾不易分解的環境衝擊等。


這些環境問題,環保人士已倡議多時,近來的多部電影更將環保專家的預言搬上大螢幕,讓人戒慎恐懼。回到電子產品這個目前檯面上最亮麗的寵兒,當業務將手機、電腦、螢幕高高興興地販售出去、荷包麥可麥可的同時,可曾想到這個傢伙的未來會是怎樣的一個命運呢?


現在一般人對不想用的電子產品的處置方式,還可以用的可能會上網拍賣或送親友,有故障問題的大概就是往垃圾堆丟掉,很多人可能連政府所推行的「廢電腦回收」制度是什麼一回事都不知道。再來會是如何呢?如果進到回收廠,常見的處理手段大概有兩種,一是進行零件的拆解,留下有用的零件;一是進行壓碎、切割程序,也就是將電子廢棄物(e-waste)壓砸個稀巴爛,再透過磁鐵等方式大略分離出鐵質、非鐵質及塑膠類物質,再進入精煉回收再利用過程。


先來看看第一種作法。這些拆解出來的零件,在台灣或所謂已開發國家中的利用價值已經很低了,然而在開發中國家的需求量卻很大,因為他們可以拿去再組裝成可用的電腦、手機或電視機,而且成本便宜很多,是他們所負擔得起的價格。這樣看來似乎是好事一件,然而這些產品最終還是會成為一攤廢物,問題是,這些國家連環保機關都沒有,又哪有能力進行回收再利用處理呢?最後只能往河邊、山溝裏面丟,等待廢棄物中的鉛、鎘、汞等有毒物被酸雨析出,讓土地、河川萬劫不復。


再來看看第二種作法。砸碎的方式可說是最輕鬆、最符合經濟效益的回收方式,然而有很多的材料是砸切所無法分離的,這種作法的結果是其中約有三成的混雜性碎塊,即使是今日最先進的回收公司也無能為力做回收的。對這些難搞的「純」垃圾,眼不見為淨的作法仍是外輸到海外去。


因此,最佳的回收方式,是將電子產品能夠反向地進行徹底拆解,而且是如同生產流程一般,能夠透過標準的製程來達成。其實每個廢棄的電子產品都是個寶,回收廠可以從電腦機殼回收鋼材,從硬碟的碟片中回收鋁材,甚至可以從晶片組中從回收到「純金」;此外,從電路板上可回收銅或其他金屬原料,這些金屬送到精煉廠做回收再利用;純度夠的塑膠也能透過製程再做利用,不然也能在控制污染的情況下燒掉回收其能源。


在這樣的考量下,可分解性設計(Designing for disassembly;DfD)及再利用性設計(Designing for recycling;DfR)的訴求也就因應而生。DfD讓電子產品更容易、更快和更低成本的進行拆解,DfR有助於確保電子產品中的材料與符合回收製程的要求,因此能夠再被利用。電子業者是時候為產品壽終的那一刻先做好準備了。


相關文章
AI高齡照護技術前瞻 以科技力解決社會難題
3D IC 設計入門:探尋半導體先進封裝的未來
SiC MOSFET:意法半導體克服產業挑戰的顛覆性技術
意法半導體的邊緣AI永續發展策略:超越MEMS迎接真正挑戰
CAD/CAM軟體無縫加值協作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應材於新加坡舉行節能運算高峰會 推廣先進封裝創新合作模式
» 生成式AI海嘯來襲 企業更需要AI雲端服務來實現創新與發展
» 研究:Android品牌多元化布局高階市場 本地化策略與技術創新將引領潮流
» AI走進田間 加拿大團隊開發新技術提升農食產業永續發展
» 以電漿科技回收鋼鐵業二氧化碳 比利時打造全球首例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44.93.14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