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乐观中有保守 回归基础竞争力的再深化
电子零组件通路商看电子产业未来趋势

【作者: 廖專崇】2006年04月01日 星期六

浏览人次:【4113】

半导体产业过去二十年来的高度成长,让台湾成为名符其实的科技岛,由于台湾半导体产业的蓬勃发展,从贸易商起家的电子零组件通路商在台湾的发展格外蓬勃,也因为半导体产业具备高度的专业性,使得台湾的电子零组件通路业专业化程度已经不亚于上游供货商,甚至也成为半导体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半导体通路商并没有实体的产品,而是以专业化的服务与运筹管理能力建立其价值与产业地位,过去一项明星级的代理线,就足以让一家通路商获得持续数年的高成长与高获利,因此绝对的市场敏锐度,是一家成功的电子零组件通路商必备的条件。



由于这些年来的经验累积,电子零组件通路商们对于整个电子产业的未来产业趋势,必定有独特的看法,寻找明星产品、避开产业地雷,是通路商生存铁律之一,过去几年「零组件杂志」每年针对电子零组件通路业出版一本年度特刊,也对通路产业的成长与发展逐年提出不同的观点与看法,除了提供给通路商作参考之外,也希望有助于读者了解电子零组件通路产业,因此编辑部将透过一连两期的通路商采访,从他们口中的半导体产业观察,一窥电子零组件代理商与半导体产业的堂奥。本期采访的通路商为文晔科技、益登科技与联强国际。



半导体市场展望


根据WSTS统计,200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值达2275亿美元,较2004年成长6.8%;销售量达4555亿颗,较2004年成长5.1%;ASP为0.499美元,较2004年成长1.6%。2005年表现较出色的有NAND Flash、Logic及MPU。表现较不如理想的有DSP及MCU和Memory中的DRAM、SRAM和NOR Flash。其中,2005年亚洲区半导体市场销售值达1034亿美元,较2004年成长16.5%,为成长最快之区域,显示亚洲地区角色日益吃重。



另外,预估2006年半导体产值年成长率约8~10%,优于2005年6~7%。根据多家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06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景气将优于2005年,其中Gartner Dataquest预测2005及2006年成长率分别为7.0%及8.1%,2006年市场规模将达2554亿美元;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SIA)的预测则为6.8%及7.9%,2006年市场规模可达2455亿美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则认为2006年整体半导体产业的成长率将可达到10%。



每年各市场研究机构或半导体大厂通常都会发表半导体产业景气预测,2006年市场的看法是认为,整个大环境还是延续2004年的复苏态势,处于成长的状况,表现会比2005年稍好,电子零组件通路商的业务性质很大比重在买卖部份,所以对于一般性的原物料价格波动、全球性汇率走势等贸易信息也很关心,不过在去年台湾高科技产业表现相较全球高科技产业弱势的情况下,通路商在看2006年景气时,乐观中还带有保守气氛。



《图一 益登科技营销暨业务发展室资深副总林胜义》


行动通讯与消费性电子为明星应用


就产品应用面而言,是电子零组件通路商最关心的一部分,因为应用是通路商建立价值的重要途径,找到好的应用建立完整的解决方案,是近年来大部分通路商共有的做法,先前提到通路商对景气看法有点保守,原因是过去台湾最擅长的PC领域,近年的成长已经趋缓,能刺激产业再成长的因素不多,所以出现保守看法,对此,益登科技营销暨业务发展室资深副总林胜义表示,就表面上来看PC产业成长趋缓,但是该公司却不悲观看待,因为PC市场的规模还是很庞大,成长趋缓的另一层意义代表新进的厂商不多,因此原本就在这个领域的厂商反而不用再杀价竞争,获利趋于稳定,以代理商来说,只要能提供具备高附加价值的解决方案,获利空间还是很大。



另外,新市场的开拓对于电子零组件通路商绝对不可少,这也是通路商在巩固基础的状况下,最积极发展的一个部分,大部分通路商在这部分看到的都是手机与数字消费性电子(Digital Consumer;DC),林胜义指出,全球手机用户刚突破10亿大关,几年内全球手机用户将迅速突破20亿,换机周期约两年来看,行动通讯在可见的未来,绝对都还是最受瞩目的产业之一;另外,从手机发展到现在,不断有新的功能加上去,目前为止这个状况并没有停止的迹象,这对厂商来说都是吸引人的商机所在。



而在数字消费性电子的部分,文晔科技总经理郑文宗表示,消费性电子的兴起对台湾厂商来说同时是很好的机会也是很大的挑战,机会是因为消费性产品的生命周期短,诉求功能多样,这与电子零组件代理商所提供的附加价值非常符合,所以为代理商带来很多发挥的空间;而挑战则是,消费性产品除了上述的特质以外,同时也诉求时尚、有趣等非技术面的感受,这与过去高科技产品的形象不同,比较像是时尚流行产业开发产品时考虑的价值,如何抓住消费者的需求,需要下相当的功夫,要发展出成功的产品,有时候运气与想象力是更加重要的。



在这样的状况下,联强国际副总裁兼元组件事业群总经理吴荣敏认为,从需求面找商机是一个方法,这个需求可能出现在生活周遭,只是一直不被发现与突显,不过,每一项产品都有其演进的过程,应用与营销有其必然性与偶然性,就像iPod的成功,或许有其偶然,但是仔细探究,也可以发现其必然性,反之亦然。所以,不仅是电子零组件通路商,在消费性电子时代,所有高科技领域的厂商都应该要有新的体认、新的思考模式,像过去那样非0即1的想法已经行不通了。



《图二 文晔科技总经理郑文宗》


回归基本的竞争力


在因应产业的变化而对企业内部进行体质的调整部分,郑文宗认为,这部分其实也是该公司目前的重点,对于电子零组件通路商来说,过去只要发掘到一个明星产品线就够了,但是这种情况在未来发生的机率已经越来越小了,甚至只能当成是通路商的基础之一,因为外在环境竞争的激烈程度逐渐加重,过去可能是明星产品的代理线,在现阶段已经不能带来同样的利润,所以回归到原点,就是应该要提升自身的效率,以更有效的管理换取利润空间的扩大,也就是扩大自身的利基,让基础很稳固,自然就有比较好的回馈。



从自身着手的观念,吴荣敏也相当认同的表示,原本就从电子零组件通路业起家的联强国际,尽管后来扩大业务范围到经营终端产品,涉足所谓的流通业,也得到很大的成功,不过这与其最早打下的基础是否稳固有绝对的关系,所以该公司对于应该投入的基础建设一向都非常积极,接着才是培养多领域的能力,提升附加价值,同时要非常注意风险管理与成本效益。



另外,国内大多数电子零组件通路商都已经跳脱本土的区域观念,两岸三地的大中华地区已经都是通路商的表演舞台,有许多厂商甚至以中国大陆的营收为主,充分结合台湾高科技产业在系统制造上的板块移动变化。然而,在大区域市场的经营上,几乎所有通路商都曾遭遇或多或少的挫折;不过,共同的看法是:中国大陆市场重要性将持续提升,不管目前有没有在这个市场上创造更大的利润,都一定要积极经营。就另一个角度而言,台商到中国大陆市场的开疆辟土,或许可以看成台湾企业的另一场修炼,通过试炼,台湾企业就真正走向国际化了。



不管公司历史与经营中国大陆时间较多数大型电子零组件通路商短的益登科技,尽管目前在大陆本土市场的营收仅占14%~15%,不过林胜义很有信心的表示,该公司年轻、没有包袱、机动性高,所以可以面对任何突发的状况,在做出决定后,又能迅速的落实,其实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错误与学习过程。



过去几年电子零组件通路产业出现整并的风潮,通路商因应全球化的竞争,以最简单的扩大规模为竞争手段,类似的状况到现在还时有所闻,不过状况已经缓和下来,通路商基本上认为这是健康的现象,除了提升竞争力,也有助于建立市场秩序,所以未来或许还会有通路商间互相整并的新闻出现,但是却不再是绝对的大吃小,有可能一家体质良好的小型电子零组件通路商,并购体质不良的大型通路商,所以回归到原点还是以基础体质为依归。



《图三 联强国际副总裁兼元组件事业群总经理吴荣敏》


P-Si的直线偏亮度异方特性


《图三 联强国际副总裁兼元组件事业群总经理吴荣敏》



电子零组件通路商产业特性非常特别,在台湾又因为诸多内外在环境的影响,发展的特别好,虽然目前台湾第一大通路商全球排名只有第三,但是整体产业实力绝对是全球第一,通路商在台湾的半导体产业适时作为上下游的链接与润滑,近年来又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技术服务能力,对于上游的供货商可以说是最好的业务拓展前锋,对于下游的客户来说也是有力的后盾,尽管全球化的竞争日益激烈,相信台湾的电子零组件通路商依然会持续扩大影响力。



相关文章
聚焦数位x绿色双轴转型
资料导向永续经营的3大关键要素
人工智慧引动CNC数控技术新趋势
高频宽电源模组消除高压线路纹波抑制干扰
当磨床制造采用Flexium+CNC技术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硕特THS系列产品跻身2023年度产品奖
» M31携手台积电5奈米制程 发表MIPI C/D PHY Combo IP
» 联发科发表3奈米天玑汽车座舱平台 推动汽车产业迈入AI时代
» 台法携手共推运动科技 瞄准奥运及新兴产业商机
» 贸泽电子2024年第一季度推出逾10,000项新元件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4T3OVGCESTACUKF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