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让你的多物理模拟与设计专案手到擒来
企业多物理场平台

【作者: 籃貫銘】2024年05月29日 星期三

浏览人次:【419】

分类/型态:系统


物主/业主:Cadence Design Systems


物品编号:Millennium M1


发表日期:2024.02


欢迎收看新东西。本次要介绍的产品,是来自於益华电脑(Cadence Design Systems, Inc.)所推出的一项新的解决方案,它是业界首创专门针对多物理场系统设计与分析的软硬体平台━Cadence Millennium。



图一 :  Cadence企业多物理场平台「Millennium M1」
图一 : Cadence企业多物理场平台「Millennium M1」

基本上Cadence Millennium是一款专门针对多物理场所打造的高效能电脑,内部采用了高性能的GPU与CPU,目前主要的晶片合作夥伴是Nvidia与AMD,但最特殊之处,是Cadence还搭配了专属的软体解决方案,使之能优化多物理场设计与分析时的效能。另外,这个平台能在云端或本地使用,是个弹性十足的产品。


目前所推出的是第一代的产品,代号为Millennium M1。根据Cadence的产品资讯,当前的平台是专注於加速高拟真运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模拟能力。它所采用的绘图单元,是专用的图形处理晶片 (GPU),且具备极快的互连能力,更重要的,是内含了针对GPU加速与生成式AI最隹化的增强型高拟真CFD软体堆叠(software stack),可以大幅的提高多物理场模拟的效率。


在具体的使用效能上,Millennium M1内建GPU-resident CFD求解器与专属GPU 硬体,能为每个GPU提供相当於超级电脑的运算能力,且最多可达1000个CPU核心,将周转时间从几周缩短到几小时,与同等CPU相比,能效提高20 倍之多。另外,透过使用Cadence Fidelity CFD求解器,可以带来极高的准确性,应对复杂的模拟情境。


另一方面,Millennium M1也具备极隹的可扩展性与灵活性,能根据客户不同的使用需要及情境来设定配置,在云端至少8个GPU配置,或在本地至少32个 GPU。此外,它采用可延伸架构及大规模可扩充的拟真求解器,在多个GPU制程上展现近线性的高扩展度。



图二 : Millennium M1平台非常适用於汽车、航太与机械产业,这些产品十分仰赖在流体力学上的技术。(source:Cadence)
图二 : Millennium M1平台非常适用於汽车、航太与机械产业,这些产品十分仰赖在流体力学上的技术。(source:Cadence)

至於在应用领域,Millennium M1平台非常适用於汽车、航太与机械产业,这些产品十分仰赖在流体力学上的技术,因此对於多物理场的模拟分析有着很大的需求。


以汽车为例,新一代的汽车诉求高燃油效率,因此减少阻力对於油耗就有很直接的影响,至於电动车,也需要透过降低空气阻力来减少功耗,进而延长电动车的里程。至於机械系统的设计,则是在於提升运转性能和执行效率,因此良好的流体力学设计将有助於提升设备的运行效能,同时减少维护的频率。


而航太国防和涡轮机械更是与流体力学密不可分,特别是现代对於节能减碳有着不同於往的高要求,因此工程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效率、减少碳排放,而多物理场模拟技术就能够协助改进运行的效率,进而减少能源的消耗。


高效能、高扩展性固然是这个平台最耀眼之处,但提供可视觉化的数位分身与生成是AI技术则是另一大亮点。它运用生成式AI从大量设计和模拟数据中获取资料,并转化成对用户有益的知识,再者,还能快速转产生视觉化的图像,进一步提升可用性,也简化了多物理场模拟的入门挑战。


CTIMES 五项评比人文科技指标:

名称:Cadence企业多物理场平台「Millennium M1」


评比:

1.创新指标:4


2.精进品质:3


3.环保意识:4


4.人文关怀:5


5.服务评价:3


编辑评语

多物理场分析是当前重要的生产流程,几??所有的电子产品开发都需要采用,是其在量产前不可或缺的阶段,特别是与流体力学息息相关的产业,包含汽车、航太与机械等。然而要建立一个多物理场的模拟与分析系统并非易事,尤其要达到高性能与高解析的品质,而Cadence的「Millennium M1」正可解决此一痛点,它简化企业采用的门槛,加上专有的软硬体,让需要多物理场分析的业者,能够专注於自身的产品开发,进而提升产品的品质。


影片浏览网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A9YHslnBjjTpAiROaK22J26pHL2gPXW


相关文章
打开讯号继电器的正确方式
生成式AI助功率密集的计算应用进化
AI赋能智慧制造转型
生成式AI刺激应用创新 带动软硬体新商机
台湾AI关键元件的发展现况与布局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施耐德电机携手NVIDIA 优化AI资料中心叁考设计
» 80%企业认为技术不足或过时将阻碍创新
» VicOne与ASRG联手提供情报网 制定全球汽车产业安全标准
» 赋智行云以创新AI技术促进用电预测与节能
» COMPUTEX 2024圆满落幕 吸引超过8万人进场叁观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ID0EFTOSTACUK6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