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掌握多媒体消费电子新商机
2007年电子高峰会特别报导

【作者: 鍾榮峰】2007年03月26日 星期一

浏览人次:【12428】

前言

2007年第五届由Globalpress所举办的电子高峰会(Electronics Summit 2007)已经圆满落幕。会场外加州Monterey的天气乍暖还寒,场中的讨论气氛却是相当热烈。这次会议以「结合媒体技术与商机」(bring business and media together)为主题,颇能反映出当前IC设计业界念兹在兹开创获利新契机的殷殷期盼。


《图一 Electronics Summit 2007会议现场》
《图一 Electronics Summit 2007会议现场》

消费电子市场影响IC设计业

现在消费电子(Digital Consumer;DC)产品竞争激烈的市场趋势,已深刻制约着IC设计业的技术走向。根据统计,2006年全球前10大OEM厂商,采购全球1/3、总价840亿美元的晶片,多数是应用在产品周期只有6个月左右的手机、行动多媒体装置与无线通信应用装置;其中1/5才可如期上市,而其中仅有1/10有机会能突破百万销售量。


行动多媒体装置的IC设计产品生命周期过短、汰旧换新速度快,不过57%的晶片在首次投片时是失败的。 IC设计业者经不起晶片研发无效退出市场的成本虚耗,如何降低NRE(Non-Recurring Engineering)便成为巩固利基的重要关键。


此外,讲究轻薄短小的行动多媒体市场趋势,加速IC设计微细化的技术发展,设计复杂度与成本大大提高,迫使业者必须在设计阶段提升传输讯号、降低漏电流和功耗、并强化可编程等功能,设计验证除错调校的软硬体反覆时间TAT(Turn Around Time)更要缩短,以满足IC设计具备开放、兼容与快速的市场需求。 Tensilica总裁暨CEO Cris Rowen便明确指出,IC设计能否具备低成本与缩短上市时程(Time to Market)的条件,是决定客户青睐采购的最重要因素。


《图二 Tensilica总裁暨CEO Cris Rowen》
《图二 Tensilica总裁暨CEO Cris Rowen》

为确保晶片设计与投片过程一次成功,分散风险因应市场变迁,以往半导体产业内IC设计、EDA、量产制程等领域专业分工的型态已经改变,彼此间正在平行整合以缩短TAT与NRE来降低成本,包括IC设计业者向晶圆代工厂直接购买EDA、寻求第三方厂商的IP资源、晶圆厂垂直整合IC设计、EDA厂商跨足IP领域等等。



《图三 DC、IDM、Foundary合纵连横示意图 》
《图三 DC、IDM、Foundary合纵连横示意图 》数据源:Mentor Graphics

凸显IC设计的差异性与互通性

在这种市场趋势下,Mentor Graphics总裁暨CEO Walden C. Rhines认为,IC设计业者要针对多元的应用架构强调产品的差异化(differentiation)特性,才能在竞争中胜出。整体来看,若要凸显IC设计产品的差异性,必须从四个方面着手:革新系统级设计架构、掌握关键IP、改善效能并扩大制程利润。例如就类比IC而言,制程与设计的差异化不仅重要,并且要扩大应用利基,提升矽晶圆每单位面积的使用效能,少些数位自动化设计的僵化与匠气,多些应用艺术上的创新与活泼。若在记忆体部分,客户则渴求标准化介面与多元连结的接脚设计。


《图四 Mentor Graphics总裁暨CEO Walden C. Rhines》
《图四 Mentor Graphics总裁暨CEO Walden C. Rhines》

倘若设计业者因此外购高价成套的EDA或IP,不仅使成本雪上加霜,设计互通性和开放度也不够;若租用EDA则条件不足缓不济急,且有泄漏IP的风险。因此,革新EDA工具以及扩充IP资料库,迫在眉睫。市场压力让革新EDA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因为5年来EDA产业的成长趋缓,已跟不上半导体产业快速适应市场的脚步。


那么,晶片设计IP的互通性要如何落实?以往由于设计人员在流程设计中应用不同EDA工具,因此在使用加密的IP时常遇到互通性不足的问题。近期Synplicity便发展出非专属的免费IP加密流程,提供EDA业者、IP厂商与IC设计业者运用,加强扩大产业别之间的互通性。


Synplicity的总裁兼CEO Gary Meyers指出,这个通用密码系统方法,结合对称加密法(symmetric encryption)与非对称加密法(asymmetric encryption)。标准的IP加密方法可让使用者把加密的IP应用到各式各样的设计流程中。



《图五 具有互操作性的IP加密方法 》
《图五 具有互操作性的IP加密方法 》数据源:Synplicity

获利关键:缩短上市时程

不过目前迫在眉睫的,还是要缩短IC设计产品的上市时程。 IC设计业者已经没有太多充裕的时间设计、验证与除错,在电子高峰会上,几乎所有业者包括Actel、Cadence、ChipX、eSilicon、Open-Silicon、Mentor、MIPS、Tensilica、Wipro等等均不约而同地大声疾呼,赶紧提出缩短上市时程的解决方案。他们均表示,行动多媒体产品的IC设计复杂度高,IC设计系统也必须要有精确的架构定义,才能降低平行验证除错失误的风险,以符合行动多媒体产品的IC设计要求,特别是在强化内嵌式与多核心处理器的软硬体协同设计部分。


因此为革新SoC以及量产ASIC架构,电子系统级设计ESL(Electronic System Level)以及可编程逻辑设计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的技术解决方案,便成为此次电子高峰会与会人士探索关注的焦点。


从SoC开始

消费电子市场趋势的催化,以及制程微细化技术与设计方法的进步,能开发出高效能、尺寸小、降低后端晶片产品开发难度、缩短验证与测试时程的系统单晶片SoC晶片模组以及嵌入式系统设计,逐渐成为IC设计的主流。


若要缩短上市时程,关键在于SoC的IP模组重用(Reuse IP)和软硬体协同设计(Software/Hardware co-design)。要整合SoC内部闸数多、架构复杂、数量庞大的功能晶片,核心IP模组要具备迅速重用的效益;透过软硬体协同设计与模拟、以及利用平行验证(Concurrent Verification)的概念,在晶片设计投片之前,就预先执行大部份的设计与模拟工作,时程便能缩短。因此,SoC软硬体协同设计、功率分析以及逻辑语言合成等技术,也越来越重要。



《图六 开发新设计架构的其他选择 》
《图六 开发新设计架构的其他选择 》数据源:Mentor Graphics

内嵌式软体差异化设计成本高

微细化设计的市场趋势以及晶片投产的高风险,也让SoC面对产品生命周期短、功能整合性要求高的市场压力。 SoC的设计难度提高,进入ASIC一般量产所需之NRE费用也相当沉重,只有少数资金雄厚的IC设计业者能够承担,本质上开发SoC已成为成本昂贵的高风险事业。


Wipro半导体与消费电子部门副总裁Siby Abraham便表示,SoC日益复杂的软体设计,已经让SoC的软体设计成本逐渐攀升,进入90奈米制程的SoC,软体成本已经超过了硬体部分。若要能在市场中提出差异化设计的SoC晶片产品,大部分的关键在于内嵌式软体部分,而整体来看,ESL(Electronic System Level)的EDA工具应用日益重要。



《图七 SoC设计成本变迁示意图 》
《图七 SoC设计成本变迁示意图 》数据源:Wipro
《图八 SoC论坛现场,从左至右:Mentor系统级设计技术总监Bill Chown、MIPS营销部门副总裁Jack Browne、Tensilica营销副总裁Steve Roddy、Wipro半导体与消费电子部门副总裁Siby Abraham。》
《图八 SoC论坛现场,从左至右:Mentor系统级设计技术总监Bill Chown、MIPS营销部门副总裁Jack Browne、Tensilica营销副总裁Steve Roddy、Wipro半导体与消费电子部门副总裁Siby Abraham。》

进入多核心系统单晶片设计

多核心系统单晶片(MPSoC)可被视为行动多媒体装置影响IC设计趋势最明显的实例,可配置(configurable)处理器能满足MPSoC的专属需求。 Tensilica的总裁暨CEO Cris Rowen便指出,可配置处理器核心已广泛应用在包括手机音讯/视讯处理、印表机、行动电视、VDSL数据机等主流量产的市场。现在的SoC,已进入采用5到10个多核心的设计阶段,藉由多核心设计,可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并达到低功耗的目标。从1990年代ASIC与SoC技术提升微处理器的设计功能开始,便为可配置处理器打下基础,2005年更是象征多核心IC设计时代的来临。


Tensilica所推出的第7代Xtensa可配置处理器与4款Diamond Standard VDO 处理器引擎,开放IP架构让客户按照需求进行客制化设计。 Cris Rowen强调,在新兴市场推广可配置处理器设计,结合客户的创造能力以此开发新产品技术,缩短上市时程并减少验证​​成本,是掌握未来SoC市场利基的关键。



《图九 多样的MPSoC架构 》
《图九 多样的MPSoC架构 》数据源:Tensilica

《图十 多核心系统单芯片的时代已经来临 》
《图十 多核心系统单芯片的时代已经来临 》数据源:Tensilica

SoC软硬体协同设计

SoC架构灵活度高的软硬体协同设计,就是为了革新缩短IC设计产品上市时程所推出的重要解决方案,以因应内嵌式与多核心处理器协同验证困难度提高的课题。


在一般封闭式的嵌入式应用中,通常采用专属的RTOS(Real Time OS)、驱动模组以及应用程式。目前主流的嵌入式作业系统,大部分采用阶层式的架构设计,大致可分为3层,底层为负责与硬体沟通的一般应用范围,中间为通讯、多媒体架构与作业系统本身,上层则是提供操作介面、应用程式的应用层。



《图十一 阶层式SoC软硬件协同架构设计 》
《图十一 阶层式SoC软硬件协同架构设计 》数据源:Mentor Graphics

MIPS行销部门副总裁Jack Browne表示,在内嵌式硬体设计上,SoC、FPGA或是ESL都成为IC设计硬体平台的重要解决方案。 ESL作为SoC主要设计方式之一,就是要解决日益复杂的软硬体协同设计问题,从以往的循序验证(Sequential Verification)转变到平行验证,在制作晶片同时就能同步验证软硬体设计。随着设计复杂度的提高,确保与第三方IP供应商的关系,重要性与日俱增,当前IC设计业者应针对不同应用领域的市场,提供包含软硬体各种开发工具的完整解决方案,形成一个完整的IC设计生态体系(ecosystem)。


《图十二 SoC软硬件结构大要示意图 》
《图十二 SoC软硬件结构大要示意图 》数据源:MIPS Technologies

Synplicity的总裁兼CEO Gary Meyers 强调,在硬体设计部分,现场可编程闸极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原型,是唯一能在提供SoC样品前、便能先进行软硬体协同验证设计的方式。无论是在传统晶片中嵌入FPGA模组、还是以FPGA来架构SoC,运用FPGA的优势为SoC服务,在于能够减少产品后端设计的时间,并能满足产品的差异化设计需求。不过大致而言,软体层面的灵活度仍然超越硬体部分,软体在IC设计的应用创新和差异化特性上,还是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Tensilica总裁兼CEO Chris Rowen则认为,应该要先厘清内嵌式SoC的设计观念,那并不是多个处理器的设计模式,而是多核心的整合设计:从过去典型对称式的(symmetric)多处理器架构(SMP),已经发展到现在整合不同属性(heterogeneous)、非对称式的(asymmetric)多核设计概念(AMP)。 AMP模式,能够让设计人员使用标准的调整测试工具和技术,完成设计流程。


对SoC设计的期待

既然是不同属性的、非对称式的多核设计概念(AMP)开始风行草偃,在此趋势下,SoC设计团队的整合方向该往哪里走?


Mentor Graphics系统级设计部门总监Bill Chown表示,目前IC设计业的团队主要由以下所组成:包括软体与硬体设计、系统架构、验证除错这四大部分。部门团队彼此之间,对于系统设计准则规范、IC设计产业的愿景与视野、EDA工具应用、设计架构模组化设计等课题,概念与操作方式都有明显的不同,但是IC设计产品的上市时程越来越紧迫,因此团队之间沟通整合的效率非常重要。


Open-Silicon总裁兼CEO Naveed Sherwani亦表示,系统设计是不同属性(heterogeneous)设计团队的困难整合过程,如何让设计团队专注于长期能累积附加价值的IC设计解决方案,而不是应付市场的短期需求,会是业者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Mentor Graphics系统级设计部门总监Bill Chown进一步表示,SoC业者正在试图整合更为复杂的IC设计环境,包括IP重复使用(reused IP)、验证、可编程技术、软硬体协同设计、资料传输协定、通讯网路规划等等层面,因此SoC业界有必要推出一套标准化自动设计系统的工具平台与方法学(methodology),让SoC软硬体协同设计和验证更加成熟化,进而加速设计时程并减少NRE成本。


《图十三 Open-Silicon总裁兼CEO Naveed Sherwani》
《图十三 Open-Silicon总裁兼CEO Naveed Sherwani》

ASIC哪里有问题

既然IC设计的趋势讲究开放、兼容与快速,那么,ASIC如何扩大利基条件? FPGA与ASIC之间一定是水火不容的吗?在追求缩短上市时程的市场压力下,看起来ASIC似乎有点吃力,电子高峰会的论坛焦点,也以”Can Anything Save ASICs?”暗示这种担忧。


ASIC具备低功耗、处理传输速度快、矽晶片使用率高的特性。不过随着半导体微细化制程的进步,ASIC原本能因高量产而摊提巨额设计制造成本的优势,逐渐因为FPGA的价格降低而饱受威胁。 ASIC的NRE以及EDA工具的费用,却因为IC设计复杂性提高而不断加重。再者ASIC架构的电路闸极数目增加,但晶片面积有限,虽然有些ASIC也逐渐朝向可编程的方向前进,但灵活度仍有待加强。另外,IC设计业者尚未能在IP重复使用(reused IP)、整合、验证、可编程、资料传输协定、通讯网路规划等等,推出一套标准化自动设计工具平台与方法学,ASIC的应用也受到局限。而现在FPGA原有可编程设计具备开放、快速与灵活的优势,则明显优于ASIC。



《图十四 ASIC与FPGA性价比结构示意图 》
《图十四 ASIC与FPGA性价比结构示意图 》数据源:Open-Silicon

设计专用ASIC的成本高,介于1500万至2000万美元,对于新创或小型IC设计业者来说,负担过于沉重。许多中低阶消费性电子的OEM业者,多采用以现成IC再利用嵌入式软体来进行差异化的设计,以此替代ASIC。并且现在针对特定功能的IC设计,FPGA、ASIC、结构化ASIC都是可以选择的项目,关键还是哪种能缩短上市时程、降低NRE以及TAT成本。


《图十五 ASIC 论坛现场,从左到右:Actel业务与营销副总裁Dennis Kish, Sr、Cadence营销部门副总裁Steve Carlson、ChipX营销副总裁Elie Massabki、eSilicon营销副总裁Hugh Durdan、Open-Silicon总裁兼CEO Naveed Sherwani。》
《图十五 ASIC 论坛现场,从左到右:Actel业务与营销副总裁Dennis Kish, Sr、Cadence营销部门副总裁Steve Carlson、ChipX营销副总裁Elie Massabki、eSilicon营销副总裁Hugh Durdan、Open-Silicon总裁兼CEO Naveed Sherwani。》

ASIC厂商因应之道

为提振ASIC,相关厂商提出不同解决方案,像是替Apple热销产品iPod设计客制化IC的eSilicon,近期便开创出新的商业模式,针对量产的低成本结构,提供客制化的IC开发和制造服务。这种模式能让客户在产品开发和初期生产阶段,以相同价格的NRE成本计算,而产品达到预定的销售额时,就会以成本加价模式计算,整体以制造成本为基础,随着晶片产量增加而降低单位成本。


eSilicon的行销副总裁Hugh Durdan表示,过去的成本计算模式各有优点,但都需投资高额的NRE。新的ASIC商业模式,能以较低成本和更多销售额为计算基础,客户可以逐渐摊提费用。


另外,Open-Silicon与MIPS Technologies签署协议,进一步扩大本身IP晶​​片和IP资料库的内容。 Open-Silicon可以把MIP处理器的内嵌微细化架构以及数位信号设计,放在ASIC和SoC设计中使用。 Open-Silicon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取代传统ASIC开发流程,简化设计人员的IP选择和整合的过程。


消费电子带动FPGA应用

消费电子市场重开放、兼容、快速的特性,加速IC设计业者对FPGA的应用。已经进入65奈米FPGA的优势,拥有可编程、除错、再编程和重复操作的特性,并不是采用固定功能,而可以由设计人员或第三方厂商根据应用自行设定;亦可在远端重新编写程式、利用网路将程式码载入韧体;能有效缩短IC设计产品的上市时程,应用范围涵盖消费电子、行动通讯基地台、车用电子、工业国防与航太等领域。拜奈米微细制程技术所赐,相同面积中的电晶体倍增,间接也让FPGA条件成熟,具备更多电路资源发挥可编程与系统升级的特性。这也是为什么1986年Xilinx提出FPGA后、如今能重新获得IC设计业者关爱眼神的原因。


过去一颗最高电路密度的FPGA与ASIC相比,在逻辑闸数目上的差距约为100倍。而今差距已缩至10倍;过去要用上数百颗的FPGA、才能模拟一颗完整的ASIC,现在则只要数十颗即可完成。



《图十六 FPGA设计工具的演进 》
《图十六 FPGA设计工具的演进 》数据源:Synplicity

若就SoC部分来看,在研发数位讯号处理器和高速介面等关键功能的硬体核心IP核心部分,FPGA已经开始威胁ASIC。 Xilinx的CEO Wim Roelandt表示,高阶IC产品以FPGA架构的设计方式开始扩散,其他中低阶FPGA的诸多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FPGA应用在显示器介面、视讯卡/电视卡介面、以及视讯切换器等消费性与工业市场的各项创新量产型应用,已经能提供弹性高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在低成本的FPGA市场,则是集中在住家、汽车、以及工厂等网路终端的量产应用,像是平面显示器、无线网路、家用闸道器、以及IP机上盒等消费性与无线产品。另外Xilinx也提出EasyPath方案,可使FPGA的成本降低80%,客户不需要进行任何转换和功能再验证,就可实现低成本FPGA的解决方案。


《图十七 Xilinx CEO Wim Roelandt》
《图十七 Xilinx CEO Wim Roelandt》

用FPGA制作ASIC原型

若要打造一个ASIC的原型品(prototype),可以用多颗FPGA架构成一个更大的完整电路以进行实效模拟,另外也能用EDA工具辅助拆解ASIC电路、分配成各颗FPGA进行测试验证。采用FPGA原型验证ASIC的优点在于,能够在晶片开发阶段就先以FPGA设计开发成板进行测试,提早开发软体作业,能加速晶片产品的上市时程。


Synplicity的总裁兼CEO Gary Meyers 表示,由于FPGA功能增加、可协助IC设计业者缩短产品开发时程,近来采用FPGA制作ASIC原型进行验证的方式与日俱增。他并且预估,2007年65奈米制程的FPGA原型验证将会成为主流,以FPGA制作ASIC原型的市场已经成熟,特别是在高效能DSP、消费电子与车用电子等应用上,FPGA将会有明显成长。不过降低TAT成本、精简IP设计工具与相关环节,会是FPGA能否在市场胜出的关键。


《图十八 Synplicity的总裁兼CEO Gary Meyers 》
《图十八 Synplicity的总裁兼CEO Gary Meyers 》

Synplicity目前针对ASIC验证部分,主要提供Synplify Premier以及Certify两套工具。前者是FPGA实体合成的重要方案,至于Certify软体则是高效能的ASIC快速原型工具,能够将复杂的ASIC设计分割为多颗FPGA进行验证。此外Synplicity也推出新一代ASIC验证方法TotalRecall,赋予设计者快速除错确实修正进行验证的能力,能大幅改善FPGA原型的应用。


《图十九 新一代ASIC验证方法架构示意图 》
《图十九 新一代ASIC验证方法架构示意图 》数据源:Synplicity

结构化ASIC

不过FPGA架构功耗高、速度慢、资源浪费等弱点,在面对复杂功能设计的市场要求时,仍未能尽善尽美。因此融合ASIC与FPGA功能的结构化ASIC,便成为IC设计业者另外的重要选项。


ChipX行销部门副总监Elie Massabki指出,结构化ASIC是在FPGA和ASIC之外另一种快速成长的IC设计架构。结构化ASIC的速度跟耗电量虽然落后ASIC,不过与FPGA相比则较具竞争力,尤其是在高闸数设计与大量生产的产品上。


Open-Silicon总裁兼CEO Naveed Sherwani表示,要确定结构化ASIC的效率有不同的方法,包括估算晶片成本、计画的预测性以及测试的可靠性。一般而言,如果晶片的基本成本是X,ASIC厂商则将晶片的售价订为2.5X到7X。



《图二十 FPGA与结构化ASIC尺寸演进比较图 》
《图二十 FPGA与结构化ASIC尺寸演进比较图 》数据源:Synplicity

不过结构化ASIC还是牵涉到晶圆厂的制程技术,目前仍缺乏标准化的制造流程,不若ASIC与FPGA都已进入成熟标准化阶段,相关业者都还在自我尝试制订结构化ASIC的程序,整体发展因此受到限制。若与结构化ASIC相较,大部分FPGA的电路面积用在线路信号的连接传递与基础逻辑单元,仅有少数用于功能设计。


继往开来的IC设计业

整体而言,缩短IC设计成品上市时程、降低NRE成本、符合开放兼容与快速的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是当前多数IC设计业者竞争求存的不二法门。未来不同属性的设计团队如何提高效率相互整合、并提出一套标准通用的设计平台工具与方法学,会是IC设计业能否开创获利新契机的重要关键。整理分析SoC与ASIC等基础电子的技术内容与市场趋势后,目前消费电子市场的应用现况,IC设计业者又提出怎样的看法?在下月电子高峰会特别报导的介绍里,将会有另一层更深入的分享内容。


相关文章
共同建立大胆的 ASIC 设计路径
专攻低功耗工业4.0应用 可程式化安全功能添防御
以设计师为中心的除错解决方案可缩短验证时间
移动演算法 而非巨量资料
最大限度精减电源设计中输出电容的数量和尺寸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TI创新车用解决方案 加速实现智慧行车的安全未来
» AMD扩展商用AI PC产品阵容 为专业行动与桌上型系统??注效能
» 豪威集团汽车影像感测器相容於高通Snapdragon Digital Chassis
» 意法半导体扩大3D深度感测布局 打造新一代时间飞行感测器
» AMD第2代Versal系列扩展自调适SoC组合 为AI驱动型系统提供端对端加速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4K8ECZY2STACUKG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