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Maker Movement即将改变世界
开放与共享精神的实践

【作者: 范眠】2012年05月24日 星期四

浏览人次:【5730】

有没有想过家中的盆栽会送推特(twitter)讯息,提醒你该浇花了?在骑单车时,可以穿著会显示速度的酷炫背心?把家中的旧玩具改装成会动的机器人?小朋友吵着要买模型汽车时,干脆用3D打印机做一辆独一无二的给他?


无穷的创意、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在近来欧美掀起的Maker Movement (制造者运动)推动下,都已再也见怪不怪,一股DIY(自己动手做)风潮已然成形,甚至有可能演变为重大的产业革命!


人人都是制造者(Maker)

Maker Faire(制造者市集)规模的日益盛大,可作为Maker Movement渐具影响力的最佳批注。这是一场集合了来自各年龄层科技玩家、手工艺者、教育业者、工程师、艺术家展示其发明与创新的盛会。


第一届Maker Faire于2006年在加州举行,才短短几年间,2011年此活动便已吸引了10万人的参加。同时,这股风潮已经从西岸席卷至包括底特律、纽约等美国主要城市,甚至已扩散到英国、加拿大等更多国家。而且,从福特汽车、百事可乐、微软等大型企业都已经开始成为Maker Faire的赞助者,就可知道它的实力已经不容忽视。



图一 : 由Adafruit Industry所开发的可穿戴式电子装置,直径只有1.75英吋(不到5公分),可以被绣在衣服上。(Source: Adafruit)
图一 : 由Adafruit Industry所开发的可穿戴式电子装置,直径只有1.75英吋(不到5公分),可以被绣在衣服上。(Source: Adafruit)

Maker Faire发起人Dale Dougherty曾在去年一月TED的演讲中表示,「我们都是制造者,这是人类天生的本能。」


「这个世界是人类以万能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我们会制作食物、衣服以及各式各样的物品,自己动手做,让我们能获得操控的成就感。」


但是,在科技面前,除非娴熟技术的工程师,绝大部份人应该很难有这样的成就感吧?


科技产品的高门坎,让我们退居用户的角色,学习厂商定义好的使用模式。或许,我们自觉可以悠游于科技业者为我们打造好的友善环境,但数字空间的冰冷接触,还是比不上真实世界中亲手动手做的扎实感受!


更重要的是,在凡事讲求创新的年代,如果我们没有天马行空的创意,不能从亲手动手做中试误学习,创造力从何而来?Dale Dougherty说,Maker Movement的精神在于,不一定要具备专业知识,让每个人都能够「玩」科技。


是什么因素让科技变得谁都能玩,再度展现出人们源源不绝的创意空间?电子组件价格的低廉、开源软/硬件生态系统的成熟、以及因特网社群的兴起等,都是促成Maker Movement风起云涌的重要原因。


尤其是,当许多人过久了整天与计算机和手机为伍的日子后,Maker Movement让人们能够重温自己动手做的喜悦以及与同好互动交流的乐趣,更是让这股力量的延烧欲罢不能!


开放与共享精神的实践

Maker Movement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Arduino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要角。Arduino是意大利文,意思是「坚强的朋友」。基本上,它是一块以开放原始码发展出来的简易微控制器板,扩充性强并有完整的开源开发整合环境,可轻松用来制作交互式科技装置。


Arduino的原创者Massimo Banzi是意大利一间技术学院的老师。他当初是因为学生抱怨找不到便宜好用的电子组件来设计东西,因此便在2005年创造出Arduino电路板,无心插柳地开启了这段惊奇的旅程。


简易好用、价格低廉、坚持开源精神,使得Arduino在短时间内受到全球玩家的欢迎,去年销售了将近20万套。也由于它的开放性,让Arduino生态系统快速成长,各类的扩充卡与外围应有尽有,让人们可以尽情发挥创意,制作出五花八门的各种装置。



图二 : 图中工作者为Adafruit创办人Limor Fried。(Source: Adafruit)
图二 : 图中工作者为Adafruit创办人Limor Fried。(Source: Adafruit)

Massimo Banzi在接受外电采访时曾说,「不知道Arduino会被用来做什么,是一件好事!」没有任何的默认立场,Arduino仅专注于提供基本功能,就像乐高积木一样,让创意空间重新回归到消费者手中。


此外,网络社群的积极参与与互动,让玩家可以与业者热烈分享讨论他们的想法和设计,就好像拥有免费的研发部门一样,也是Maker Movement快速茁壮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如果做出了新奇玩意儿,能在YouTube或脸书上赢得多数人的赞赏,更是能让DIY玩家充满成就感。


除了网络社群外,甚至在全球各地已有400间实体的「Hacker Space」(黑客空间)成立,提供硬设备,让玩家能聚集在一起动手创作。


Maker业者的商业发展模式

基于开源架构,除了Arduino之外,也有其他一些业者开发类似的电路板套件,透过网络营销的方式逐渐兴起。然而,虽然这些Maker业者已开始走向主流,但在强调开放精神的运作下,如何建立可获利的营运模式,并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将会是一大挑战。


有些公司因为坚持开放与共享的理念,还将技术申请为开源专利,让它们的产品没有任何秘密。但从创投业者的角度来看,若没有独特竞争优势,很难发展为稳健运作的企业规模。


但是,Maker业者对于社群合作的热忱,反而能让它们持续发展下去。举例来说,美国有多家销售DIY工具、套件等各类产品的业者,营收这几年来都有显著的成长。


像Adafruit Industries,去年营收为500万美元;3D Robotics 营收300万美元、Sparkfun Electronics营收已达到2000万美元。随着这些名不经传的小公司顺应Maker Movement趋势开始成长,知名的半导体业者Microchip和德州仪器也决定推出设计套件,抢进这块市场。


不过就像Adafruit创办人Limor Fried所说的,我们并不急着卖掉公司获利,也不想要募集创投资金。推动开源硬件社群和服务客户,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在maker的想法中,拥有产品专利权的价值,远不及让大家共同参与,共同改善产品,而使每个人都获益来得有意义。


相较之下,近来移动电话大厂间烟硝弥漫的专利官司,甚至还以通讯标准专利授权做为商业竞争的手段,真是令人感到汗颜。


Maker业者的商业模式也有别于传统企业。像Arduino,它虽然让其他公司用它的设计,但会收取商标使用费。成立于纽约的工业设计公司Quirky则是与全球社群共同讨论产品开发概念,将营收与有贡献的参与者共同分享。


开源能否成为永续的业务模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不过,在企业软件市场经营多年的开源软件业者Red Hat,终于在今年迈入营收10亿美元的里程碑,亦证明了,开源业者还是有机会能走出一片天。


尽管仍有疑虑,但看好Maker业者的发展潜力,创投资金也已开始挹注这个领域。去年,Quirky获得了1600万美元资金、3D打印机业者MakerBot获得1000万美元,3D印刷服务业者Shapeways则是募得了500万美元。


Maker Movement将推动新的产业革命

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MakerBot。它是一间成立于2009年的新兴业者,以开源技术开发3D打印机,致力于推动桌上制造工厂革命,让每个人都能制造出自己的专属用品。


MakerBot已经在今年初的消费电子展(CES)上发表了最新的3D打印机 ─ Replicator。它的体积小,可以放在桌面上,让消费者轻松在家制作模型,每台价格1750美元。虽然3D打印机的概念由来已久,但MakerBot却是第一家能以平实价格推出商业化产品的业者。


Foundry Group是看上MakerBot的创投业者,它同时也是知名社群游戏业者Zynga的投资者。该公司执行长Brad Feld坚信开源硬件的未来前景,他在部落格上说,「MakerBot将成为3D打印市场的苹果或惠普。」



图三 : 一个位于美国费城的黑客工作室 - Hive76(摄影:Sara Schu;Source: technicallyphilly.com)
图三 : 一个位于美国费城的黑客工作室 - Hive76(摄影:Sara Schu;Source: technicallyphilly.com)

回顾1984年惠普推出第一台激光打印机时,当时大概很少人会想到它未来的广泛应用。Brad Feld认为20年后,3D打印机就会跟现在的激光打印机一样普及。


除了硬件的就绪外,MakerBot经营的社群网站称为Thingiverse,可以让用户分享3D设计。而且目前已经有Google SketchUp和Blender这些基础的建模程序可以免费下载。整个生态系统的完备,让3D打印愿景的实现,更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将会是新的工业革命,因为更多的制造将由小型企业或个人来完成。


结论

看到现在Maker movement的盛况,不禁让人回想到1970年代,个人计算机时代开启前的序曲。情景非常类似,从美国西岸的科技玩家在家中车库动手研究开始,后来造就了全新的科技应用,并对全球企业与社会造成深远的变革与影响。


或许,现在看来,maker movement只能带来一些新奇小玩意,离建构出一个真正的产业还有一大段距离,要推动科技革命的想法,也有点像是痴人说梦。但是,在开放、创新、以及新世代网络社群力量的加持下,它的未来发展的确充满想象空间,值得拭目以待。


(作者为本刊特约主笔)


相关文章
机器人教育 就从手作开始
开放硬体迈向市场化 必先差异化
平價3D印表機將打入各行各業
开放硬件的新艺术:《日光域》
跨界整合 互动世界新体验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TI创新车用解决方案 加速实现智慧行车的安全未来
» 车电展欧特明以视觉AI实现交通事故归零愿景
» 多元事业引擎发威 友达揭示零售、教育、医疗高值化方案
» 富采深耕感测器事业 聚焦生物感测多元化应用
» 研华AIoV智慧车联网解决方案 打造智慧交通与商用车国家队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4J612CQSSTACUKH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