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AMD K8電源管理技術預覽
 

【作者: 易明進】   2002年11月05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5357】

隨著時光的流逝,一轉眼K7自1999年上市至今已近三年,而K7 CPU的速度似乎已到極限。AMD有鑑於此,計畫推出新一代的CPU─K8(Hammer),主機板市場及讀者正引頸期盼一睹K8的功能及速度。


在一窺K8的卓越性能之前,筆者想藉此篇文章介紹一下K8的Vcore電源規範、相關電源需求及解決之道,(圖一)所列為K8所需的各種電源,(表一)更進一步列出市面上的解決方案。


K8 Vcore的規範(specification)與K7的規範(specification)作比較,K8的規範顯得困難許多,(圖二)是K8的規格(spec.)。在暫態響應方面,K8顯然比K7嚴格甚多,且加入VID on the fly 的功能。總而言之,K8 Vcore 設計上新的挑戰有三項:


  • (1)嚴苛的暫態響應要求,+/-50mV@30A/uS。


  • (2)VID on the fly 。


  • (3)42A sustain load 。



就K8三項新挑戰分析如下,希望能提供讀者設計K8時的參考。


一、嚴苛的暫態響應要求:

K7 CPU 的暫態響應規範為+150mV /-100m V,而K8 僅+/-50 mV,顯然K8的暫態響應困難得多。(圖三)是Vcore暫態電壓的分析,為求易於分析,先忽略輸出電容的等效電感(ESL)造成的暫態電壓下降,僅就輸出電容的等效電阻(ESR)作分析。簡略言之,Vcore的暫態電壓(△Vt)為暫態電流(△I)乘以輸出電容等效電阻(ESR):


《公式一》
《公式一》

若未使用精密Droop時,需要輸出電容的等效串聯電阻(ESR)=50 mV÷30A/uS,ESR=1.667mΩ,以1500uF/6.3V的低ESR電容為例,其ESR約為14mΩ 。換言之,為達K8的暫態響應要求,需約10個1500 uF/6.3V的輸出電容。而主機板的功能要求越來越強,面積也要求越來越小,如此看來使用10個大電容來解決此問題,似乎不是明智的抉擇。由(公式二)得知,可利用精準的Droop功能,在重載時使Vcore電壓接近規格的最下限,如此一來,可使△V=50mV 增加為△V=50+A(公式二),而A的範圍為0-50mV,若完全不作Droop,則A=0,故需很多的輸出電容。


若將Vcore 電壓Droop到下限,則A=50mV,但一般控制器都有或大或小的誤差,為求量產時全部符合規範,一般精準的控制器可設A=40mV,預留10 mV作為誤差範圍,如此可保證在任何情況及量產時Vcore電壓都在規格內。由式(一)、(二)得知:


V=50+40=90mV,ESR=△V/I△t=90÷30 A/uS=3mΩ,故使用精準的控制器約僅需4個1500 uF/6.3V的輸出電容,就主機板有限的面積及成本而言,選用精準電流型控制器(Current Mode),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


另一方面設計者需考慮控制器對Droop電壓的精度,如(圖四)所示,Droop電壓越接近Vcore規格的下限,則Droop量(A)越大,但如果控制器Droop的精度不夠,在某些條件下,將使輸出電壓低於規格的下限,(圖四)所述是用Rds-on為電流信號源的控制器,其精度受溫度的影響甚大,當溫度上升使Rds-on上升,控制器收到的電流訊號上升,而使Droop量增加,Vcore必然低於規範的下限(A>50Mv)。如此一來設計者為確保任何情況下Vcore都能符合K8的規範,只好減少Drooping量(A),假設Drooping量(A)=20mV代入公式(一),ESR=70mV/30uA=2.3mΩ,則約須6個1500uF低ESR的輸出電容,顯然較精確控制器能省下約40﹪的輸出電容,由此可知K8 Vcore必需使用電流型(Current mode)精準的控制器。


(圖五)所示為一市面上先進的輸入電流型控制器(Input current mode controller),可精確掌握Icore電流而得到非常精準Droop電壓,無論溫度變化、Rds-on變化都不會產生誤差,所以設計時可將〝A〞設到最大值,當A為最大值時,輸出電容最少。換言之,此一精準控制器(Input current mode controller)可得到最佳的暫態響應,當然此控制器,在其他功能上也針對K8的應用作適當的更改,如過電流保護(OCP)、VID-ON-The-Fly等,本控制器的設計完全符合K8的要求,細節部份將詳述在其他的設計挑戰中。


二、VID on the fly﹕

VID-on-the-fly字面上的意義即5bits的VID信號作〝活線〞轉換,例如從1.55V直接轉到1.3V,或從1.3V直接轉到1.55V的功能,此功能在Vcore的設計上將產生三個問題;讀者於設計K8時不得不甚加考慮:


1.低壓跳高壓而產生過電流保護疑慮:

當VID由1.3V瞬間轉為1.55V時,讀者可以想像Vcore電壓由1.3瞬間欲升為1.55 V,其輸出電容需瞬間充電,△V=250mV,Q=△V‧Co=I‧T,需充電電流(I)=△V‧C/t,假設輸出電容為15000uF,如果on-the-fly功能在50 uS內完成,則充電電流(I)=0.25V‧15000uF/40Us=93A,如果轉換的時間更短,則過流的問題將因應而生,其解決之道有二:一是加入軟性VID轉換功能(soft- VID-on- the- fly),如(圖五)所示之Css,如此一來,可利用調整Css的大小而改變轉換時間,以T=100uS為例,I=△V. C/ t=0.25V‧15000uF/100uS=37.5A,過電流保護的問題可得到適當的解決。


另一方面控制器(controller)也必需使用先進的過電流保護方式(Smart OCP),如(圖六)所示,如果因VID-on-the-fly產生的短時間過電流,控制器(controller)進入限流階段(cycle by cycle peak current limit),如此一來,控制器使Vcore略微下降而不至於使電腦系統關機。但如果Vcore輸出真正短路,則控制器偵測到Vcore電壓低於VID的70﹪,則關閉電源作電流保護。(圖六)介紹的先進過電流保護方式是對VID-on-the-fly功能作更進一層的保護。


2.VID由1.55V轉1.3V時Vcore的電流迴流問題(Vcore current sink):

一般的K8 Vcore stage都使用推動器(MOSFET driver)來推動上/下橋MOSFET的推動器(driver),為求上/下橋錯開時間(dead time)的最佳化,通常使用自動錯開時間控制(Adaptive dead time control),其原理系偵測上/下橋中點(phase note),當中點下降至1V以下,表示上橋(Top side)已關閉,此時推動器(driver)才能導通下橋,以達到錯開時間(dead time)的最佳化,但在K8的應用,AMD希望VID由1.55V轉為1.3V的轉換,能在100uS以內完成,Q=V‧C=I‧T,I=0.25‧15000uF/100=37.5A,如果CPU的電流消耗未達37.5A時,Vcore的控制器將道通下橋(Low side MOSFET),使輸出電容上的電流經輸出電感往輸入端迴流,而使Vcore在100uS內到達1.3V。


但是如果使用自動錯開時間控制(Adaptive dead time control),雖然控制器要將下橋(Low side MOSFET)道通,但此時上/下橋中點(Phase note)無法低於1V,受限於自動錯開時間控制器(Adaptive dead time control),無法導通下橋迴流輸出電容上的電流。輸出電容上的電流僅能靠CPU的漏電來下降輸出電壓,如此將很難控制VID轉換時間在100uS以內。所以K8 Vcore driver必須使用固定錯開時間控制(dead time)的推動器(driver)。(圖七)說明固定錯開時間控制(fixed dead time)的推動器(driver)與自動錯開時間推動器(Adaptive dead time driver)的差異。(圖七)中,左圖使用固定錯開時間的推動器,輸出電容正常放電,而右圖使用自動錯開時間控制,輸出電容放電過程中,產生“Loss Regulation”及“Small sink current”等問題。


3.VID由1.55V轉1.3V所產生成的過壓保護(OVP)疑慮:

當VID由1.55V瞬變為1.3 V時,Vcore的電壓無法馬上降為1.3 V,一般控制器設定輸出電壓高於VID值的10﹪將啟動過電壓保護(OVP)而關閉電源。而圖五的控制器以利用Css,解決過壓保護的疑慮。


三、42A sustain current與溫升:

如何使用最便宜MOSFET來設計溫升符合K8溫度規範呢?有賴高效率的推動器(driver),選擇Driver約略有四大重點,作為選擇Driver的依據,四大重點分述如下:


  • (1)推動電流越大越好,推動電流越大,轉換損失(switching loss)越小,效率越高。


  • (2)包裝大小(package);package就成本及大小而言,SO-8包裝最適合。


  • (3)最高耐壓(BST):30V,VBst =Vin+VBst,VBst =12+12=24V,VBst需30 V,設計較安全。(4)Vcc=12V,12V在 ATx power中12V最容易取得,作為推動器(driver)的電源。



K8 Vcore設計者,只要能注意這三大挑戰,作最有利的選擇,必能設計出成本最低,面積最小且符合AMD規範的主機板。


(作者任職於美商昇特公司)


《圖一  K8所需電源》
《圖一 K8所需電源》

《表一  K8電源管理解決方案列表》
《表一 K8電源管理解決方案列表》

《圖二  K8規格圖》
《圖二 K8規格圖》

《圖三  Vcore暫態電壓分析》
《圖三 Vcore暫態電壓分析》

《圖四  Droop電壓精度  》
《圖四 Droop電壓精度 》

《圖五  輸入電流型控制器(Input current mode controller) 》
《圖五 輸入電流型控制器(Input current mode controller) 》
《圖六  過電流保護方式  》
《圖六 過電流保護方式 》

《圖七  固定錯開與自動錯開時間控制推動器的差異》
《圖七 固定錯開與自動錯開時間控制推動器的差異》
相關文章
以馬達控制器ROS1驅動程式實現機器人作業系統
推動未來車用技術發展
節流:電源管理的便利效能
開源:再生能源與永續經營
從能源、電網到智慧電網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UL頒發首張UPS產品“能源之星”證書予施耐德電機
» 電源管理市場反彈 IGBT成長亮眼
» 十年革命 鋰空氣電池尋找突破點
» NXP推出可實現高功率LED設計靈活性的GreenChip
» 資策會協助企業升級 加強軟硬整合升值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44.25.130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