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由軟體社群的努力下,Linux的應用日益成熟。許多使用者都想體驗Linux的應用,但卻同時也想保留電腦原來已經安裝好的Microsoft Windows作業系統。
不過在複雜的磁碟分割、檔案系統、系統組態、軟體設定,及多重開機等專業知識下,無形中成為一道道的門檻,讓大部份的使用者在安裝Linux前就已經敗下陣來,甚至還有使用者因此而毀損了原本的作業環境,使得不少人便不願再與Linux甚至其它開放原始碼的軟體打交道。久而久之,除了少部份「駭客級」的玩家外,Linux在個人作業環境領域始終乏人問津。
因此,如果有方法能夠讓使用者體驗Linux作業環境、不會破壞原本的Microsoft Windows系統,以及能夠幫使用者自動設定好Linux下的複雜軟體環境與硬體驅動,想必會是推廣Linux在個人市場應用的一大助力。在這種環境底下,Knoppix便應運而生。
Knoppix的運行方式
Knoppix是由德國程式設計師克勞斯(Klaus Knopper)於2000年初所設計,目前最新的版本是3.4版。克勞斯把他的姓Knopper和Linux結合在一起,並稱為「Knoppix」。
Klaus利用Debian GNU/Linux 為基礎,將原本2 GB左右的Debian系統壓縮成一張700MB的光碟。而這張Knoppix的光碟可直接開機,並直接在光碟上執行完整的Debian GNU/Linux作業系統。Knoppix並不一定需要使用硬碟,在記憶體足夠的情況下,Knoppix無須硬碟也可以順利運作。不過即便使用硬碟,Knoppix也只是將它用做系統的SWAP而已,並不會破壞原本系統上的資料。此外,Knoppix會自動偵測硬體環境和驅動,也會設定好Linux相關的軟體組態,使用者無需學習任何的Linux相關知識,便可輕易地使用Linux的作業環境。
Knoppix之所以能夠如此運作,最主要是利用即時解壓縮的技術;意即當使用者要執行某個程式時,Knoppix才會從已壓縮的Debian GNU/Linux(2 GB)系統影像中解壓出該部份的檔案來執行。對使用者來說,開完機後的Knoppix環境,看起來就像是完整?2 GB的Debian GNU/Linux。
雖然實際的系統只是一張700 MB的光碟。不過裡面卻包含了Linux 2.4.x版核心,搭配視窗環境(KDE)、影像處理(GIMP)、OpenOffice、Mozilla、多媒體環境,多種程式語言,以及開發工具等超過900種的套件。所以不管是對高階技術工作者,或是一般的電腦使用者來說,Knoppix都是很棒的作業平台。
Knoppix的便利性
由於Knoppix是以GNU通用公共許可證(GPL)發行,所以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的加以修改成不同的衍生版本,加上Knoppix的特殊作業環境,打破了原本大家根深柢固的作業環境的概念。這種「可以隨身攜帶」的作業環境概念,也同時激起了一股新的軟體創作思潮。
傳統的軟體在釋出時,必須考慮使用者的作業環境,使用者在選擇軟體時也總要小心注意是否可以搭配自身的作業環境,而程式設計師在撰寫程式前就必須小心異異地確定未來程式執行的平台。然而,這樣的觀念在Knoppix出現後被撒底的顛覆了。目前有許多人在原始的Knoppix平台上加入了許多自己的東西,形成一個另類版本的Knoppix,其中阿里巴巴(BV1AL)版本的Knoppix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阿里巴巴是一位業餘無線電玩家,在他所釋出的BV1AL Knoppix版本中,就包入了一些無線電通訊的軟體;這種自給自足的作業環境不但不會對使用者造成困擾,甚至使用者只須將光碟放入光碟機中,在光碟機開機後即可馬上操作,連軟體安裝的步驟都不需要。
這股自製作業環境的概念,也吸引了國內許多Linux玩家紛紛投入Knoppix的研究行列,打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版本的Knoppix光碟。最早有阿里巴巴(BV1AL),及AndrewLee、Arne Goetje、AceLan(3Anoppix)的中文化版本,後來陸續有許多個人或團體也紛紛推出自己的改造版本。這些版本都各自擁有不同的特色,再加上Knoppix可以合法地自由取得、流通和修改,所以無需擔心版權的問題。
許多的教育工作者慢慢開始嘗試以Knoppix為平台來作教學的平台或輔助教學的工具,例如台南縣教育網路中心的「網路管理語言 Perl 入門與實作」課程就自製了一片「Perl on Knoppix」光碟。上課學員只需拿到這張光碟,即可隨時隨地在任何一部PC上練習perl,不必先學會如何在Linux或Microsoft Windows下安裝perl。
台中朝陽科技大學的洪朝貴教授與旗下的學生,將他們所整理與建置的中小學數學、物理等自然科學教學環境,以學生專題的方式呈現給社會大眾;他們利用自由軟體社群所開發的軟體,尋找合適、可搭配的課程軟體套件收錄至 Knoppix平台上,並製作適合的範例檔及說明文件來提供學生在課本之餘,另一個學習知識的管道。
國內Knoppix的發展狀況
國內目前推動Knoppix最積極的研發單位,就屬台南縣教育網路中心的「Knoppix中文交流網」。這裡收集了許多國內外不同版本的Knoppix及其衍生版本,大部份國人自製的版本也都可以在這裡找到,且各家版本都有不同的特色。喜愛Knoppix的玩家也可以在此做經驗交流,而許多Knoppix衍生版本的研發者也會在這裡回答使用者許多的問題。
Knoppix在國內Linux的應用上的確造成一股風潮,而透過Knoppix的推廣下,許多使用者開始體驗Linux的作業系統,甚至開始認識何謂自由軟體以及自由軟體運動所帶來的新思維。然而,修改與重製Knoppix並不容易,由於Knoppix是以Debian GNU/Linux為基礎所製作出來的系統,而Debian GNU/Linux所使用的DEB套件及其管理指令,與國內較流行的Linux發行版如Redhat、Mandrake所使用的rpm套件管理系統並不相同,所以熟悉RPM指令的Linux玩家必須重新學習Debian的套件管理指令,如DPKG、APT等。
此外,網路頻寬也是一大要件,一個放滿一張700MB光碟的Knoppix的光碟映象檔(ISO)大約是700 MB,如果以一般家庭的ADSL全速傳送,最快也要半天至一天才下載得完,這在無形中造成了交流上的障礙。當然這也是目前國內大多數的Knoppix衍生版本都是來自教育單位,或是具備高速網路的組織或團體的重要原因之一。
Knoppix的自由軟體精神
筆者認為,扣除網路頻寬及基本的Linux操作技術外,Knoppix的客製化門檻其實並不特別高,目前國內也有許多單位積極的開辦Knoppix研習課程。而放眼未來,將會有更多人推出自行創造且具備個人特色的Knoppix自製版本,從小到名片型(3.5吋)光碟的版本,大到DVD容量Knoppix的版本都會一一出現。
在愈來愈多人接觸了Knoppix,並接受它神奇的Live CD特性後,這個作業系統的下一步是什麼?這恐怕是Knoppix同好們必須要好好的思考的議題。尤其是國內玩家在Knoppix中文化技術已臻成熟的階段,Knoppix的使用者勢必對系統的其它應用有著更高的期待。然而,這也是成為一個穩定、正常的作業系統所必經的考驗。
當然,自由軟體運動的最大精神就是「選擇的自由」,這裡所謂的選擇當然包括任何的選擇,百花齊放正是自由軟體界的「常態」。也許有一些人經由Knoppix而認識了Linux系統,進而擁抱傳統的Linux發行版本,不過也有些人也會因為覺得Knoppix不好用而加深對Microsoft作業平台的喜愛;當然也有些人會因為Knoppix的高延展性,而一股腦兒的投入Knoppix的研究,甚至連電腦都不預先安裝作業系統,一切工作都是以Knoppix來勝任,不過這些都是「選擇的自由」。
以筆者為例,原本用的作業系統是Mandrake,但因為接觸Knoppix後,而愛上了Debian GNU/Linux。平常雖然是用Debian GNU/Linux來處理日常事務,不過出門總不忘帶一片筆者自製的Knoppix版本,甚至皮夾裡還會放一張名片型光碟版本的Knoppix以備不時之需,有時筆者還可以拿出來嚇嚇人,讓沒用過Linux的人體驗一下Linux的神奇。「自由的好處在於使用者才是軟體的主人,而不是讓軟體來駕馭使用者。」
結語
Knoppix很適合想要學Linux,但害怕不知從何處下手的使用者;因為它可以直接嘗試去使用、熟悉Linux的環境,並大大降低第一次踏入Linux的門檻。另外像是時常會在外面「借用」他人電腦的使用者,也可以打造一張完全個人化的Knoppix。在借用別人的機器時,只需要用光碟機重新開機,如此一來,自己熟悉的系統就回來了;此舉不但不會去更動到別人電腦內的資料,作業系統還可以跟在自己的身邊帶著走。
另一個很有潛力的用途,是作為緊急備援的系統。假設某天系統被駭客破壞或軟、硬體故障時,其重建工程大概都需要花一些時間;而在系統重建前的這段時間,Knoppix會是個很好的應急系統。它可以比任何Linux系統都有更快的重建時間,只要放入光碟,並重新啟動機器,那麼電腦很快地就會擁有一個完整的Linux環境了。
其它像是展示產品用的電腦、公共空間使用的電腦,這些要求「保持系統完整、快速復原」的環境,Knoppix都可以提供相對的協助。在看了以上的文章後,讀者開始心動了嗎?快連線到http://knoppix.tnc.edu.tw/裡尋找一個自己喜歡的Knoppix版本,體驗一下另類的作業環境吧。
<作者為朝揚科技大學資管所準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