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Fortemedia總裁暨CEO黃炎松:善用天時 勇敢築夢
 

【作者: 廖專崇】   2005年12月05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6253】

《圖一》
《圖一》

黃炎松:創新帶來的是成長的動能,品牌才可以讓企業真正可大可久,在我看來一個成功的企業,產品要好並有其技術專利,再來客戶要多,可以經營良好的客戶關係,業務就會蒸蒸日上,現在大多數企業都已經明瞭,自身的價值來自於提升客戶的價值,最明顯的就是要讓客戶採用你的產品之後,還要進一步的感謝你,這樣的互動對雙方都有好處。


未來高科技產業進入消費性電子時代後,服務的對象就是人的本身,這些產品的功能就是來滿足人們的所有感官(眼、耳、鼻、舌、身、意)的,只要用心觀察與體會,所謂的創新就在這些每個人再也熟悉不過的感官之中。


本社社長黃俊義:Fortemedia是個新興的IC設計公司,投入的領域是聲音訊號的處理,不過一般認知的數位音效處理技術已相當成熟,貴公司技術的利基何在?可否說明技術的特點與優勢?


Fortemedia總裁暨CEO黃炎松:Fortemedia的Forte意義是樂譜中的強音記號,說明我們的技術就是要讓聲音在吵雜的環境中還可以聽的很清楚。其主要應用在小型陣列麥克風(Small Array Microphone)中,技術的重點之一就是我們採用兩個麥克風,就像人有兩個耳朵一樣,Fortemedia是從汽車領域進入市場,最近幾年將專注於PC、PDA/手機等可攜式產品應用,這些產品的使用環境日趨複雜,迴音與噪音影響語音品質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其辨識與消除也同樣變得困難,這就是我們技術核心所在。


而這些聲音干擾源包括非線性迴音(Non-linear Echo)、風聲與震動,陣列麥克風的技術原理類似聲納;事實上,該技術並非新興科技,只是傳統的陣列麥克風收音範圍相當於是一個π形,除了兩旁的噪音之外,並無法有效減低或過濾噪音;而我們的小型陣列麥克風收音的範圍呈現錐形,可以有效濾除不必要的噪音。另外,可攜式設備的體積越來越小,兩個麥克風的距離也越來越近,傳統陣列麥克風技術至少需要三公分的距離,我們的技術則不受這樣的限制,非常適合小型可攜式產品的應用。


黃俊義:隨著高科技產品與人們生活的關係越來越密切,日常生活的許多行為也開始出現微妙與漸進式的改變,相關應用確實有其市場需求,所以除了技術發展之外,在市場策略部份,Fortemedia如何推動產品與應用?看好這些趨勢的原因為何?


黃炎松:先前提到我們的業務從汽車應用起家,短期內則針對可攜式產品的應用發展,包括GPS、PDA、手機、NB等,明年PC相關應用產品將開始出貨,我們看好在未來一年半到兩年之內就會高速成長。就整個大趨勢來觀察,2001年的網路泡沫化就像1848年的舊金山淘金潮一樣,短暫的熱潮結束之後,榮景就像泡沫一樣不在,不過,事實證明1848年的淘金潮過後,帶來了的通路、人潮、資金,在往後的時間同樣展現其效益,讓加州成為美國第一大州;同樣地網路雖然泡沫化,但是未來幾年矽谷的發展將更具爆發性,消費性電子時代已經到了,往後的電子產品將以消費性為主流,而其中同時也涵蓋了通訊(Communication)與運算(Computing)的功能。


可攜式產品的應用在產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其整體市場規模會遠比PC大的多,而在產品體積更加輕薄短小的發展之下,將逐漸成為身體的一部份,穿戴式(Wearable)的電子產品發展潛力大,也就是說未來消費性產品的輸入必須逐漸放棄鍵盤(按鍵)與手指的模式,才能更近一步縮小產品體積,而聲控就是最直接與簡易的方式,這也是我們認為聲音控制與處理具備高度未來性的原因。


發揚創業精神

黃俊義:數位音訊的控制與處理技術在目前看來,具有高度的獨特性,這樣的創新必定經過一段醞釀的過程,就像您個人在矽谷的創業歷程,從最初的邏輯到現在的類比,從以前的軟體到硬體,歷程相當耐人尋味,可否說明投入的原因?


黃炎松:創業的過程必然經過很多起伏,創新的機會靠的則是環境,創辦一家公司從來就不是件簡單的事,要找很多高手,不然光靠我一個人也沒有辦法,其實創業說穿了就是築夢,而透過築夢的過程吸引人才的加入相當重要,孫子兵法提到的天時就是市場潮流,看清天時的所在,在潮流中尋找致勝之道就是創新,不過這只是創新初步的歷程,尋找到創新的方向之後,才能開始築夢的道路,透過學習的過程,所謂活到老學到老,一個人無法在所有領域專精,所以必須要靠不同領域的專家幫忙、合作,才能逐步建構一個可以實現的夢想。


在我們現在發展的技術當中,有幾個大的重點,一是演算法,演算法相當重要,而在多媒體技術展的過程中,DSP(數位訊號處理器)的重要性更會日益提升,而且必須針對技術特性發展專用的DSP,而不是泛用型的元件,比如說要處理聲音訊號,就要發展一顆可以將音訊處理到最好的晶片,針對要解決問題而設計的DSP。


黃俊義:如此說來,創業精神與創新風氣也並非一蹴可幾,我們都知道矽谷之所以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重鎮,就是在這方面的培養相當成功,所謂的矽谷創業精神相信您的體會也相當深刻,可否分享一些經驗與看法?


黃炎松:所謂的矽谷創業精神,簡單的說就是一種敢於夢想的勇氣,要有大贏大輸的準備,這是創業家所必須具備的器度。美國的創業籌資環境相對也比較好,這就是我先前提到的環境的營造,美國的創投基金可以忍受較長的投資回收周期,在矽谷的新創公司對於成功的定義不在短期的回收,所以也比較容易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他們想的是如何佔據市場?專注的是想辦法擁抱大金塊,而不是眼前的蠅頭小利。相較之下,也擁有很多新創小型IC設計公司的台灣,重點就放在如何在最短的時間賺到錢,目光比較短淺,台灣的創投基金回收的壓力大,經常讓投資公司在發展時綁手綁腳,所以台灣應該在創新的道路上再提升,不要將精神放在me too的領域。


另外,美國的企業文化也與台灣大不相同,美國的企業發展以企業體為主,所以只要有良好的制度就會發展的很好,人為的因素較低,著重於企業精神的延續,讓人才適時適才適所,只要這中間有不適合的地方,就會將他捨棄,就像人體的細胞一樣,時時需要新陳代謝,將壞的細胞代謝掉,換上新生的細胞,才能維持身體的健康,而良性的健康的代謝是正常而必須的;而臺灣企業的文化就比較重視感情,企業成敗最重要的地方就在領導人,制度的影響並不是那麼顯著。


企業經營管理

黃俊義:前面提到重視制度的美國企業著重於企業體的發展,人的包袱比較小,但是像HP與Compaq的合併在現階段看起來還是一個失敗的案例,一加一並未出現大於等於二的效益,從這個例子的問題在哪?美國企業是不是比較不注重文化與傳承?


黃炎松:從HP與Compaq的合併來觀察,兩家公司重疊的地方太多,合併或許只是全球產業競爭底下,兩家企業必然的選擇,儘管沒有出現一加一並未出現大於二的效益,只是不合併的激烈競爭,或許會讓兩家企業都出現生存的危機,至少這樣的合併讓公司可以一直延續下去,公司的生命應該比人(領導人)的生命長,而不是將公司發展繫於少數人身上,這樣容易出現傳承的問題,與台灣的企業經營模式比較,當然有很大的差異性,不過這是不同角度,各有其不同的優缺點。


黃俊義:從企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創新與品牌的發展都是近年來各企管專家所強調的,然而這兩者的重要性各是如何?對於企業的成功各有什麼幫助,一個成功的企業應該在這方面有什麼樣的策略或體驗?


黃炎松:創新與品牌兩者都相當重要,創新帶來的是成長的動能,品牌才可以讓企業真正可大可久,在我看來一個成功的企業,產品要好並有其技術專利,再來客戶要多,可以經營良好的客戶關係,業務就會蒸蒸日上,現在大多數企業都已經明瞭,自身的價值來自於提升客戶的價值,最明顯的就是要讓客戶採用你的產品之後,還要進一步的感謝你,這樣的互動對雙方都有好處。


先前提到台灣創新發展的問題,再回去看美國的情況,現在美國的科技實力全球第一,但是美國並不是沒有失敗過,在此之前,美國也曾經被日本企業修理的很慘,市面上所有的產品都是日本品牌,許多大廠跟沒沒有能力與日本廠商競爭,企業倒閉、裁員情況嚴重,政府也沒有提供幫助並伸出援手,經過這個慘痛的教訓之後,美國企業才逐漸摸索出現在成功的道路,所以沒有一個國家地區的成功經驗可以完全適用於另一個地區,一定要試著走出自己的道路,像台灣過去開創的OEM/ODM業務模式就是一個很成功的經驗,只是現在面臨中國大陸強烈的挑戰,必須要積極思考新的方向,投入並加以提升。


掌握致勝之道

黃俊義:進一步來談,台灣現在的產業發展面臨轉型的瓶頸,深入參考矽谷的成功經驗,台灣與美國企業有許多不同的地方,美國的企業文化有哪些是值得台灣學習?又如何轉化成未來台灣產業發展與升級的動力?我們也看到很多華人在矽谷或美國其他地區發展,都很順利且具備高度創新能力,而在台灣卻做不到,為什麼?


黃炎松:以目前全球區域市場發展來看,北美與大中華地區是未來最重要的市場,除了在科技與製造能力執牛耳之外,其市場消費規模也佔最重要的地位,而台灣剛好位於其中關鍵的地位,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一般說來,台灣企業的員工較不具備主動的個性,通常都是在等待長官的命令,這跟教育養成的習慣有關,美國企業的員工會主動提出個人對於問題的看法,且善於表達自己,這些特質對於工作團隊間的互動相當有幫助,值得台灣企業多加學習。


而在人才的養成訓練中,國際觀的培養尤其重要,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企業的發展與成長很難自外於此,就像我們總部在美國矽谷,但預計未來大中華區的業務會佔總營收的一半以上,如果對這個地區不夠了解,要如何順利拓展業務?孫子兵法中提到,打勝仗的三個原因,第一,古之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第二,勝於易勝;第三,因外變化而變化以取得勝利者。打仗前就立於不敗之地,得勝的機率當然高;打勝算高的仗,取勝機率不言可喻;因外變化就是我先前說的,要隨環境變化調整自己的腳步,才能取得勝利。


黃俊義:在前面聊到的這麼多觀念與想法中,可以感覺到您是一個充滿創業冒險精神與樂觀性格的人,同時又充滿了豐富的經驗,最後可以分享您在工作的歷程中,包括創業與企業經營,個人的感想與心得嗎?


黃炎松:我個人的工作過程經歷很多階段,稱不上有多少成就,不過我個人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是最幸福的,就像孔子說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可以樂在工作,自然就會有好的表現。未來高科技產業進入消費性電子時代後,服務的對象就是人的本身,這些產品的功能就是來滿足人們的所有感官(眼、耳、鼻、舌、身、意)的,只要用心觀察與體會,所謂的創新就在這些每個人再也熟悉不過的感官之中。


(整理/廖專崇;攝影/小余)


相關文章
最新超導量子位元研究 成功導入CMOS製程
邏輯元件製程技術藍圖概覽(上)
晶片上拉曼光譜儀問世 開創多元的材料分析應用
Certus-NX 引領通用 FPGA 創新
確保加工精度 機器手臂預診維修的導入關鍵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應材於新加坡舉行節能運算高峰會 推廣先進封裝創新合作模式
» 生成式AI海嘯來襲 企業更需要AI雲端服務來實現創新與發展
» 研究:Android品牌多元化布局高階市場 本地化策略與技術創新將引領潮流
» AI走進田間 加拿大團隊開發新技術提升農食產業永續發展
» 以電漿科技回收鋼鐵業二氧化碳 比利時打造全球首例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39.98.10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