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B2B EC的經營模式與趨勢
 

【作者: 鍾宏駿】   2000年04月01日 星期六

瀏覽人次:【8433】

前言

電子商務(EC)的話題,從去年興起一直發燒到現在;不論是Yahoo!、Amazon、eBay到今年AOL的併購案,似乎這年頭不和電子商務沾上一點邊,對個人而言,就表示落伍;對企業而言,就沒有明天。那EC到底有什麼魅力,使全球各大企業趨之若鶩,非做不可?讓不少經濟學者跌破專家眼鏡,勇於推翻過去奉為圭臬,視為不敗神話的經濟理論或經營哲學?


個人認為EC的崛起,除了拜網際網路環境的成熟和使用人口的增加之賜,其創新的思維與推翻傳統的經營模式,才是成功最大的原動力。以相同的普及率而言,電視和廣播各花了十三年和二十八年;但網際網路的普及卻只花了四年的時間。正因為其前無古人,而後有追兵的競爭性,自然無法用過去的經驗與理論加以衡量與驗證,必須不斷去嘗試或開發新的技術,從錯誤和失敗中作進一步的改善。因此,這些所謂著名的案例是不是可以將其經營理念與經驗法則,成功地移植到其他對網路新經濟有夢想的企業或個人,是值得大家省思?尤其在這些市場領導品牌的獲利報告出爐後,絕大多數的公司仍處於虧損狀況,使去年在歐美地區掀起對網路公司IPO(首次公開發行)的投資熱潮,面臨退燒的狀況,也加深投資大眾對網路新經濟泡沫化的疑慮。如今,市場的焦點從B2C(Business to Consumer) 轉移至B2B(Business to Business),是否意謂企業電子商務化是這未來五至十年內,提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策略?


市場規模

我們可以從幾項國內外研究報告看出,B2B EC的發展趨勢與市場規模的確遠超過B2C EC。根據IDC的研究指出:至西元2003年全球B2B EC的市場規模約達1兆3000億美元,而相較上網的人口也將成長至5億人左右。另一方面由國內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所作的市場評估發現:至西元2003年B2B EC的市場規模約是B2C EC的7倍,而這兩者每年各以99%及68%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成長。除此之外,IDC另一份報導也指出:全美製造業電子商務化的市場到西元2002年時,將佔B2B EC市場的1/3,相信這正可以說明,足以撼動全球經濟市場的B2B EC,果真商機無限。


但對絕大多數的企業而言,迫不及待想導入B2B EC的最大效益是來自企業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輔以企業資源規劃(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和供應鏈管理整合(Supply Chain Management),重新提昇企業核心競爭力?還是競相投資成立相關企業如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應用軟體服務或是CSP(Co-location Service Provider)主機代管服務,進軍B2B EC令人垂涎的市場?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及時性掌握與無時間差的企業運轉

從70年代經濟學者主張「企業自動化與大量生產」,使「生產效率」與「經濟規模」成為企業主奉行加強競爭優勢的不二法則。到80年代企業流程再造(BPR)蔚為風潮,大多數企業對競爭優勢的衰退,歸咎於企業內部流程管理的失當;因此,藉由改善工作流程、提昇運作效率、加強運籌管理機制,以強化企業競爭力。而90年代再將ERP與SCM觀念,導入企業流程;目的只希望能充分利用科技,降低再降低營運成本,以增加獲利。


至於今天,所謂e-Business的運作模式是將電子商務(EC)、顧客關係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ERP和SCM做水平與垂直整合;把客戶端(Client)與供應端(Supplier)緊緊地串聯在一起,創造一個具有延伸性的價值鏈管理模式(Value Chain Management,VCM)(圖一)。


《圖一 具延伸性的價值鏈管理模式VCM》
《圖一 具延伸性的價值鏈管理模式VCM》

因此,當企業決定導入B2B EC,制定企業競爭策略和經營模式時,所必須思考的目的與價值應是尋找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及時性掌握(Just In Time,JIT)和無時間差的企業運轉(Real Time Business Operation,RTBO)。


即時性掌握:

企業主全天候不論在電子商務化過程中,所面臨到的資訊流、物流及金流的整合,都應能達到即時性掌握。讓所有運用流程的每個環節,都能符合電子商務的最高理念與精神-"No Time Delay"。


無時間差的企業運轉

而無時間差的企業運轉是指企業主利用網際網路資源,將ERP、工作流(Work Flow)(圖二)與SCM充分整合管理的解決方案;使企業體制內與企業體制外不同的工作系統能同步運作,爭取最佳的時效,創造最大的綜效(Synergy)(圖三)。


《圖二 企業經營之工作流程整合示意圖》
《圖二 企業經營之工作流程整合示意圖》
《圖三 以無時差企業運轉RTBO創造最綜效》
《圖三 以無時差企業運轉RTBO創造最綜效》

B2B EC的新興市場

以未來B2B EC發展趨勢,所衍生出來的新興市場包括:


1.資訊仲介業者(Vertical Portal)─提供內容以建置產業社群(Community)。


2.軟體應用服務業者(ASP)─整合企業流程與採購服務,提供企業主完整的解決方案。


3.掌握虛擬交易市集(Marketplace)業者─提供企業主採購代理或線上交易平臺服務。


這其中最令人驚豔的莫過於虛擬交易市集(Marketplace),其所潛在的商機是十分龐大。根據Forrester的估計,至西元2004年時所有企業間的交易的17%,會透過網際網路進行。而從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對我國B2B EC解決方案市場規模研究發現:線上採購系統的年複合成長率達75%,遠居所有衍生市場之冠;而其所作的另一項我國B2B EC資訊服務市場規模研究也發現:採購代理服務和線上交易平臺服務的年複合成長率達165.9%及100%,再一次證實B2B EC的潛在利益無窮。究竟Marketplace是什麼?它對企業流程運作帶來何種改變與衝擊?它需具備何種競爭優勢?


Marketplace崛起

Marketplace指的是在網際網路上,由一經營者架設一個虛擬的交易平臺,讓其客戶在此平臺上作互動式的買賣行為。包括產品搜尋、詢價、議價、交貨運送、付款等交易流程;再藉由此市集的管理員或經營者所提供的支援與服務,讓客戶對客戶間透過此一線上連結,以滿足彼此採購的需求。若這交易的雙方都是企業對企業,即使企業流程的不同也可以連接所有的交易夥伴,大幅降低買賣雙方互動與整合的成本,我們稱之為B2B的虛擬交易市集。那Marketplace會為企業帶來何種的衝擊與改變?


1.建立緊密的客戶忠誠度:它提供企業與企業間低成本的連結,高密度的互動,自然可以建立彼此信賴的關係。


2.提昇企業流程的運作效率:透過網際網路的及時性與便利性,讓採購人員隨時掌握資訊,降低人力與效率的成本,改善過去不符時宜的流程運作。


3.降低非市場因素對企業供需失調的衝擊:藉由廣大的交易社群,降低企業在備料生產上不足或過剩的風險;一則可避免跌價損失,二則可適時發揮供需調節的功能。


4.產業結構的重整:根據Forrester研究報告指出,至西元2004年時,超過一半以上的Marketplace會提供auction、bids和exchanges的交易機制。這也將使企業對企業間長期合約的比率降低,改為較富彈性的供需合約。


5.價格不再是成交唯一的考量:對企業而言,品質,交期,服務將取代過去採購人員視價格為成交的唯一因素。速度畢竟是現代企業成功,所錙銖必較的關鍵因素。


Marketplace的競爭優勢

再者,身為Marketplace的經營者,必須擁有何種競爭優勢,才能永續經營?


1.科技領先:對技術的提昇應不遺餘力,此為基礎工程,但也最困難。


2.產業的專業素養:必須對該產業交易模式,作業流程非常清楚,提供一個社群式的交易平臺,讓相同產業的客戶可以輕易的找到彼此的需求。


3.全球化服務與運籌:必須能和世界各地的客戶上線交易,結合當地的業者依每一個國家法令制度、風俗民情的不同,而作交易機制的改變。


4.速度領先:包括上線及處理流程速度,沒有速度就沒有機會。


5.人才優勢:人才的培育與網羅,除了專業技能外,更需具備製造業的相關經驗與背景,以提供客戶最專業的諮詢與服務。


6.市場靈敏度:對市場資訊的掌握與靈活的行銷活動。


7.夥伴關係:透過策略聯盟的方式與全球性和本土性的公司,結成夥伴;利用彼此的專業與資源,提供客戶垂直與水平整合的世界級服務。


B2B EC未來的趨勢

未來B2B EC市場機會與趨勢,個人認為有以下四點:


導入各個產業:

政府所推動的ITIS計劃,分為資訊業電子供應鍊計劃、網際網路商業應用計劃及產業電子自動化計劃,目的在提昇產業競爭力。


●資訊業電子供應鍊計劃─分為A計劃與B計劃;A計劃指在台採購金額達15億美元之資訊產品採購商,目標為組成3~5個供應鍊體系,帶動年採購金額150億美元。B計劃指年營業額在新台幣100億元以上之國內資訊主導廠商,目標組成20~30個供應鍊體系,帶動 2,500家中小企業電子化作業能力。


●網際網路商業應用計劃─以流通、圖書、旅遊、成衣、服飾、藥妝、運動用品、鐘錶、醫療器材等,目標是4年推動30個行業,50,000家企業應用網際網路擴大上下游之資整合。


●產業電子自動化計劃─第一階段以車輛、石化、紡織等200家廠商;第二階段以電機電子、機械、金屬、造紙、食品等家廠商;第三階段以航太、造船、輪胎、染料、合成樹脂、印刷等家廠商。


「集團採購」與「採購代理」為明日之星:

對採購者而言,集團採購量較大,議價力量較大;對供應商而言,產品差異化高,可提供更多的客戶作選擇。


以垂直產業、水平服務角度切入:

由上而下(Top-down)策略係由垂直產業之主要業者建立標竿(Benchmark),利用其在價值鏈的影響力,導入上下游廠商。由下而上(Bottom-up)策略系以擴大使用客戶數目,提供多元化的服務,形成市場標準。


建立產業社群以形成企業入口網站:

這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個別企業採購系統-針對各垂直產業標竿企業建置B2B EC系統,並提供交易委外服務。


2.垂直產業社群-在垂直產業中建立交易中心(Hub),並聯合多家標竿業者之採購系統形成垂直產業社群。


3.商業入口網站(e-Business Portal)-集合各類產業社群提供企業各類線上商業應用。


因此,我們可以預見e世紀的核心競爭力,應同時具備市場性、國際性、高素質人力資源、技術能力和資訊運用能力等,這可以一簡易的公式來表示:


(Market +Globalization + Manpower + Technology + Information)Sharing


而公式中Market包括Customer , Supplier , Competitor ,Forwarder , Logistics ,Warehousing , Bank;Sharing則為 ERP Connection & Web Browser


(作者任職於台灣鋒昊電子商務公司(ECnet))


相關文章
一次到位的照顧科技整合平台
技術認驗證服務多建置 協助臺產業建立數位創新生態
生成式AI刺激應用創新 帶動軟硬體新商機
MIC:CES 2024五大重要趨勢
人工智慧產業化 AI PC與AI手機將成市場新寵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CTIMES X MIC所長洪春暉:剖析2025關鍵趨勢與挑戰
» 川普2.0時代來臨 臺灣資通訊產業機會與挑戰並存
» 學研界攜手以AI技術提升碳中和園區、養生村創新服務
» IDC:2025年台灣ICT產業將面臨AI減碳5大趨勢
» 企業永續資訊揭露為接軌國際市場的準則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45.105.85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