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起,灯亮,进广告。从一身利落的名牌套装以及背后的落地书橱来看,片中女主角扮演的显然是一位律师。而她正以严峻的口吻对观众诉说着:「问问你自己,是否想成为下一个诈欺事件的受害者?」原来它是个反制网络购物的电视广告。这是支小成本大制作的片子,从七月底开始播映,而广告主正是美国芝加哥近郊的尼尔市 (Nile) 市政府。

实在很难想象,如果台北市政府也来这么一支劝大家不要上网买东西的广告片的话,市民们会怎么设想?想来大概不是以为马英九在开玩笑,就是以为他疯了吧?

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网络地下经济」日愈猖獗,诸如C2C(消费者对消费者)的网络拍卖、或跨国购物,一来交易双方不想缴税,能逃则逃;二来政府真要抽也抽不到,难度极高。面对税源的流失,各级政府自然冷汗直流。就尼尔市而言,一年从店头所征得的营业税约一千五百万美金,这可占了该市年度总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如果这条金脉岌岌可危,那市政府不择手段也要奋起捍卫。

以美国为例,有所谓「向外州邮购不必缴税」的说法。这是因为在全美各地购物均须支付外加的营业税约5%至8%(只有食品免税),但妙的是,如果居民不在当地购买,而以邮购方式向外州订货,即可免缴此税。其实照理说还是要缴的,只是外州商店如果收了跨州买卖的税的话,还得汇整缴回给消费者居住地的各级政府。如此费力又无好处的麻烦事,当然没人要干,故有此免税一说。而进入信息时代后,耗时甚久的邮购已逐渐被实时下单的网络购物取代,虽说得支付递送和包装等费用,但和昂贵且得付税的店头购买相较,多半可便宜个一二成以上。因此笔者所认识的留学生中,如果有能力组装计算机的,一律上网购买零附件来自组。没别的理由,「加减省」而已。也难怪相关研究指出,网络购物日渐普及后,美国政府能从店面购物征到的税额,已呈递减之势。

尼尔市政府可能太冲动了。事实上,目前已有愈来愈多的实体店铺成立购物网站以促进业绩;而那些靠虚拟购物起家的业者,也逐渐成立实体据点,以利物流配送。所以实体与虚拟之间已难一刀两断,反制网络购物并不见得明智。就如同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昭和天皇眼见大势已去而宣布无条件投降,可是仍有小股抱持武士道精神的日军在南洋山区负隅顽抗一样,败亡只是早晚的事。电子商务已蔚为潮流,网络购物也沛然莫之能御,而消费者也日愈习惯和接受。这支广告片或许能吸引些许注意,至于实质的反制效力恐怕为零。故其情可悯,然其愚却不可及也。(作者庄伯仲为文化大学新闻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