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家过完一个好年后回到工作岗位,又开始关切Apple的iPad对产业的冲击性时,其实又有另一颗震撼弹被悄悄引爆。它就是Apple在我们过年期间通过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的最新多点触控专利(专利编号为U.S. 7,663,607),它描述以格状双层式感测电路来侦测多点触控的透明电容式感测媒介技术,而这正是Apple在iPhone和iPad上用来实现多点触控的技术作法。
自Apple的iPhone推出以来,利用投射电容式触控(PCT)方式来达成多点触控的使用接口,已成为智能型手机致力发展的目标。实现的方式基本上是采多栏和多列的矩阵扫描模式来达成,又可分为轴交错式(Axis Intersect)和所有触点可定位式(All Points Addressable)两种感测方式。前者较单纯,适合用于两点手势的侦测,因采用单层感测,又称为自容式(Self-Capacitance)触控技术;后者较复杂,能做到真实多点的侦测,因采用双层感测,又称为互容式(Mutual-Capacitance)触控技术。
Apple这次的专利正是针对互容式触控技术而来,对于国内一些采用此型式的触控面板厂商来说,都得好好准备因应了。当这专利通过,他们的客户自然会关心自己的产品遇到侵权被告的难堪状况。如果要寻求授权,触控业者的成本必然会大幅增加,但若要采投射电容技术来做到真实多点的触控辨识,目前似乎并没有看到可行的替代策略(自容式也能做到真实多点,但不易商品化)。未来要如何避开专利地雷,将是相当头痛的问题。
回顾多点触控的发展,还有两个极具杀伤力的专利,一是义隆电子从罗技处买到的多手指辨识基础型专利(专利编号为U.S. 5,825,352),在1998年即已被核准;另一个是Apple的多点触控专利(专利编号为U.S. 7,479,949),在去年1月被通过。前者主要是针对自容式的多点触控设计技术,影响范围也很广,包括Apple和Synaptics等都曾被告侵权,Synaptics已取得和解。
后者的涵盖范围更广,专利申请书有厚厚的三百多页,申请人则有Steve Jobs本人,可见得Apple对其重视程度。根据其描述,一部装置只要具有运算能力、内建内存、可以执行一至多种程序软件的话,就会受到该专利的规管。更重要的是,它还刻意提及了多种将触控输入方式解读成指令输入的动作,包括了以手势滚动、翻动页面、网页放大缩小及其他可能的指令。
Apple上述这项专利,明显地将其触控手势置入其专利地图中,让别的厂商不敢轻易在其装置上实行好用的手势功能(尤其是两指放大/缩小画面)。这也是为何Google Nexus One、HTC Hero、Moto Droid等手机在美国上市时,并不支持多点触控的原因所在吧。
愈是基础的专利型式,对业界的杀伤力就愈强。当然,这是对于研发投资的最好保障,也是对于长远技术定位的一种肯定,而Apple的研发企图心、能力与眼光则是不容置疑和值得学习的。面对这种专利布局的围剿,代工本位的国内业者除了闪闪躲躲外,也该痛定思痛,站起来好好巩固自己的研发实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