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水当思无水之苦」,当2002年才平顺度过水荒难关,眼看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新年却似乎也将伴随水问题而来。水,不但是民生基础,也是半导体产业的命脉之一,重要性绝对不比「限电」问题来的低。竹科于民国85年经历过缺水情形,厂商曾不惜血本以每卡车4000元载水(20吨);2002年缺水问题,台湾又面临无水之苦,使得水问题冲击我国经济社会,引起产官学界高层的关注。
目前水库的实际情形,2002年12月中旬,由于石门水库水位已低于下限,距离严重下限(第一阶段民生限水启动标准)只有13公尺。到了12月底,县长朱立伦与桃园农田水利会长李总集决定二灌区同步休耕,水利署拨下桃园灌区休耕补偿费3亿4000万元。依照去年农业用水受限情形,部分科技公司还得自行去买水,其警讯意义非同小可。尽管后来寒流带来了些雨势,但是2002年上半年几次降雨情形显示,雨量不可能独厚水库区,因为整块台湾土地(甚至是农地区)需要雨水的滋润。
根据华邦厂务副理叶斯馨去年4月所提供数据,水资源局核定园区平均日供水量为11万7000吨,然而根据问卷调查,园区每日需水量为14万6000吨,超过水资局核定的日供水量,因此水资局如何回收用水达到节水目的,十分令人质疑。据工研院水资室资料显示,2000年全球半导体业超纯水用量平均每日约150万吨,而制造超纯水之成本超过新台币550亿元,而且每日用水量激增达6万多吨。
为达到节水效果,去年5月经济部次长施颜祥表示,由于半导体产业需要充分的水电,因此产升条例中关于半导体的新投资案,皆要求半导体用水需回收85%,这是政府首次对新兴科技产业投资要求高比例回收用水。依据产升条例子法「新兴重要策略性产业属于制造业和技术服务业部份奖励办法」,0.175微米以下IC制程废水回收率达85%以上者,可享五年免营所税或股东投资抵减两种优惠之一种。
由于水库兴建有技术及环境上的困难,上个月经济部水利署副署长陈伸贤表示,水利署决定在竹科、南科各建两座海水淡化厂,每日可产出3万吨淡水,明年下半年招标,预计92年动工,95年即可完工。虽然政府的作法,是为了缓和半导体、液晶显示器等高耗水产业的用水量,台湾的水库却有如不定时炸弹,一到水利署所称:「台湾在11月进入年度圣婴现象」的时期,马上又宣告断炊,而海水淡化厂延至此时才决定要兴建,进度似乎相当缓慢。
上个月水利产业知识化育成中心在台南成大设置「水利产业知识化育成中心」,即以达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为目的。经济部水利署长黄金山指出,过去缺水以为建水库即可,事实上就水资源的永续应用,包括海水淡化、雨水利用、工业区用水重覆循环使用,才是水利产业努力的目标。
事实上,无论政府运用节税方式鼓励回收水,或者设置海水淡化厂以解水库之危,这些做法都是需要成本及技术上的考量,实施成效不易立即彰显。水利产业的提升已刻不容缓,甚至如同电电公会所言,在短期方面,政府应快速掌握用水供需的状况;长期来看,则可考虑海水淡化,并将饮用水、民生及工业用水分管使用,以确保产业界用水无虞。另外,厂商也可参考华邦节水的做法,2002年华邦公布生产每片晶圆的耗水量,民国89年为4吨,90年降到3.5吨,91年降为2.8吨。否则,产业与民争水,情何以堪?
(作者:谢馥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