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身遍佈全球大洋底的光纖纜線骨幹,是承擔了90%以上國際電信通訊傳輸的重要基礎建設。去年底台灣巴士海峽的海底地震,造成全球電信網際通訊秩序大亂;為降低風險,跨國電信巨頭於今年積極合作,鋪設多項海底光纖纜線工程。海底光纜不僅重獲青睞,在三合一(Triple Play)多媒體傳輸需求以及國際海權角力的推波助瀾下,其角色更顯敏感而關鍵。

鋪設海底光纜不僅是展現技術能力,也會顧慮到敏感的海權佈局,台灣作為樞紐角色未來發展為何,值得關切。(Source:Telegeography Research;flickr.com)
鋪設海底光纜不僅是展現技術能力,也會顧慮到敏感的海權佈局,台灣作為樞紐角色未來發展為何,值得關切。(Source:Telegeography Research;flickr.com)

結合語音、資料、視訊的三合一服務需求方興未艾,過去光纖產業泡沫化時期、在全球洋底大量鋪設的舊光纖80%已不敷使用;以銅線傳輸訊號的ADSL,也將無法滿足融合固網以及行動通訊的FMC(Fixed Mobile Convergence)獲利契機。因此全球電信巨頭包括無線通訊設備廠商,都紛紛加快腳步搶先鋪設架構每公里成本50萬美元的跨洋海底光纜,根據投資比例獲得相對的傳輸容量,再將容量銷售給中下游固網或是行動電信服務商。

目前鋪設中的海底光纖包括由Verizon主導、主幹連接中美、分支旁及台灣與南韓的跨太平洋高速光纜系統(Trans-Pacific Express;TPE);由NEC承包、日本KDDI與俄羅斯ROSTELECOM主導的日俄海底光纖;由AT&T和英國電信發起、Alcatel與NEC興建、結合南亞電信集團出資鋪設的Asia-America Gate;由EVN Telecom與新加坡VNSL合作的東南亞次海底光纖網路;以及東非海底光纖通訊電纜專案EASSy(Eastern Africa Submarine Cable System project)等等。

與銅線傳輸相比,利用光在玻璃纖維中全反射原理、達到長距離與高傳輸量等效能的海底光纜,光傳導損耗很低、不受外來電磁波干擾、較無訊號衰減(attenuation)與時間延遲等影響。常用光纖是由二氧化矽玻璃製成,在理論上設計海底光纖材質,應具備避免表面存在微裂紋而能負荷的20GPa斷裂應力,使用壽命要在25年以上。海底光纜的結構是將光纖置於U形槽塑膠骨架內,槽內充填充油膏或彈性塑膠體以形成纖芯,再以高強度的鋼絲環繞,所有縫隙用防水材料填滿,在鋼絲周圍再環繞一層銅帶並焊接細縫,外殼再包一層聚乙烯護套,藉此形成抗壓和抗拉力的管線。

海底光纖的傳輸技術,是以通訊實體層為基礎,用光波長進行訊號轉換,發展到現在可達5.6Tbps以上的高密度分波多工(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DWDM)超高容量海底光纖通信方式。目前DWDM海底光纖的設計方向,主要著重於光纖材質、色散遷移(dispersion shifted fiber)管理、偏極模態色散(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PMD)補償、非線性限制、訊號調制及相關處理技術等。

DWDM海底光纖傳輸技術,是先以分波多工器讓8個以上不同波長的光訊號在單一光纖中同時傳輸,再運用摻鉺光纖放大器(erbium-doped fiber amplifiers;EDFA)以全光式放大,讓系統以一組頻率而非個別放大光訊號,如此每秒便可處理Tbps級的資料容量。接著再藉由拉曼光纖放大器(Raman fiber amplifier;RFA),用高功率光激雷射和特別波長的設計,無須經由光電轉換降低訊號傳輸放大的光訊號,進而強化中繼器(Repeater)的通訊效能,最後再由接收端利用解多工器將各傳輸訊號分開。可以這麼說,若無90年代光放大器技術商業化的條件,越洋長距的海底光纜也不可能實現。

電信集團在鋪設海底光纜,不僅要提升技術能力,更要顧慮到敏感的潛艇軍事與海權佈局神經,還要防範竊聽風險。台灣南部巴士海峽海底較平,是東亞與東南亞連接美國必經之路,光纜密度非常高,維修監控作業屬於橫濱維護區,相關工作由日韓負責。電信巨頭有了去年的前車之鑑,重新鋪設海底光纜便刻意避開地殼不穩定的環太平洋海域,間接降低台灣作為全球光纜傳輸樞紐的角色。以往海底光纜保密佳、可防竊聽的優勢已經受到挑戰:有心者只要在陸路上按圖索驥找到光纜路徑,破壞外包將光纖束條折彎、並把連接器夾在纜線上,使微量光線從塑膠聚合物纜線中外洩出來,輔以網路上購買的光感偵測器以及光學電子轉換器,便可竊取訊號。這些變數都讓鋪設海底光纜的過程必須小心謹慎,也充滿濃濃的政治味。

海底光纜看似隱密周到,其實敏感而脆弱。2008年第三季後,上述海底光纜鋪設作業即將陸續完成,屆時全球電信網路的傳輸骨幹,將帶給世人既神秘又光明的嶄新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