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应国际情势丕变,为了协助台湾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及对接全球商机,工研院今(7)日举办《链国际:强韧协创 永续共荣》专刊发表,揭示台湾的产业发展需要关注4大国际重要趋势,并需积极找寻领头羊产业、以4大方向链结国际:建构强韧生态、强化在地价值、引领创新应用、实现永续环境。
|
工研院产科国际所推出年度主题研究专刊《链国际:强韧协创 永续共荣》,归纳后疫时代国际重大趋势,剖析18个台湾代表企业,并提出建议以4大方向链结国际, |
同时举办线上跨域创新论坛,邀请乔山健康科技Global Sales Director Ben Wilde、行动贝果公司共同创办人暨执行长钟哲民、Beyond Limits AI台湾总经理、玖楼董事兼总经理张中宜、以及纬创医学科技智能医疗事业总监郭志峰、爱卡拉互动媒体共同创办人暨技术长龚师贤等国内外跨域创新领域专家及典范企业分享,进军国际与跨域创新经验谈,以期协助台湾企业洞察未来产业新发展。
工研院院长刘文雄表示,全球面临新冠肺炎疫情,不但消费市场动能大降,原本国际供应链的运作,也随着各国启动防疫措施而面临断链危机,如何透过国际与在地连结化解危机,已成为各国重要课题。
另一方面,随着美、欧、加、日、韩等上百国家表态支持气候政策,净零碳排已经成为全球最关注的重要行动。面对来自于全世界竞争,工研院做为台湾产业科技的先行者,预想未来生活情境,解析科技发展趋势,展开2030技术策略与蓝图规划,并于今年初成立「净零永续策略办公室」,希望以科技创新做为产业靠山。今年专刊以「链国际」为主题,期待透过一系列案例分析与成果归纳,带给政策及产业后疫时代链结国际的新思维与解方。
工研院产业科技国际策略发展所所长暨人工智慧应用策略办公室主任苏孟宗指出,台湾产业以出口为导向,出口占GDP比重超过70%,世界贸易组织(WHO)亦统计,2020年全球有超过90%的国家/地区与台湾具有经贸往来关系,显示全球区域情势对于我国产业至关重大。然而,新冠疫情改变了全世界的生活模式与产业面貌,2021年会是时代的分界线,未来30年世界的竞争版图将与过去30年迥然不同,「国际链结」也将有不同的内涵。
苏孟宗进一步表示,根据产科国际所研究团队对世界竞争版图移转的关键观测,数位转型、产业生态链重组、重振在地经济、净零碳排等4大趋势,将深切影响台湾未来5~10年的产业发展。建议企业应朝向「建构强韧生态」、「强化在地价值」、「引领创新应用」、「实现永续环境」等4大方向敏捷接轨国际,台湾可望跃居全球重要产业生态链的关键伙伴。
新国际情势下,包括低轨通讯卫星、电动车、半导体设备、精准健康、低碳材料、数位平台、科技农业等都将是台湾企业大展身手的机会,而软硬体人才、AI人工智慧终端与硬体的结合更是台湾的利基。
今年产科国际所的年度专刊《链国际:强韧协创 永续共荣》提出,眺望未来,共有4大重要国际趋势是台湾在产业发展的策略上需要特别关注:
一、数位转型,新市场商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仍是影响全球生活和经济的主要因素,但也加速数位科技应用及全民接受度,很多企业已进行数位转型。对大多数中小型制造业及服务业增添挑战,恐将面临竞争劣势甚至被淘汰。美中科技战和疫情冲击让台湾的AI人工智慧新创市场更有机会得到台商回流资金或国际资金的青睐,跨出台湾融入更大的区域市场。
二、产业生态链重组,新成长契机:从美中贸易战延伸的科技战,各国形成两大科技分流阵营恐将持续至少10年之久,连带引起全球产业生态链的重新组合,以前是在低生产成本国家集中生产,将迅速改变在主要消费国家内就在地生产。由于不同的区域市场将由各自的生态链满足需求,为具备研发和制造优势的台湾产业,特别是原本就极具竞争力电子产业,创造新成长契机。
三、重振在地经济,新布局机会:各国重振在地经济的需求已成为政府的施政重点。台湾产业技术长期与美、日合作密切,是可信任的合作伙伴,未来将有更多全球布局的机会。应以正面态度看待并协助产业海外投资,同时扶植产业持续在台研发前瞻技术、新进制程,保持技术领先的实力。
四、净零碳排,新竞争优势:净零碳排已成为全球绿色复苏趋势的共同目标,将形成新生态链、新商业模式和新布局的机会。 2050净零碳排目标对产业是更高的挑战,但也是发展创新科技、开创新兴产业、创造竞争优势的机会。
面对当前变局,工研院进一步提出台湾应该强化国际链结的4大方向:
一、建构强韧生态:在天灾(疫情、地震等)或人祸(地缘政治、战争等)的风险情境下,制造业及服务业必须做到全球布局,建立强韧的产业生态链,并具有高敏捷的分散式制造、高韧性的零接触防疫、高韧命的不间断营运,以及高价值的智慧化决策。二、强化在地价值:协助各国发挥地域性优势及人才,吸引外企来当地布局,以建立当地的高价值与战略产业,提升整体就业率与产值。三、引领创新应用:透过国际先进的技术加值或国际重点场域的试炼的创新应用的发展,以取得创新应用的先机,持续创造永续经营的契机。四、实现永续环境:在2050年零碳排的全球共同愿景下,朝向永续环境的经营理念,提升企业的品牌国际形象,并以永续环境作为企业发展的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