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成大两节式混合火箭发射成功 台湾自制航太零件再进一步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22年11月08日 星期二

浏览人次:【20459】

成功大学於屏东县牡丹乡旭海村的短期科研火箭发射场域,今日上午6时47分,成功发射1,500公斤推力等级及300公斤推力等级之两节式混合火箭。这是台湾学术单位首次发射此两级推力的两节式混合火箭,并成功完成气动力脱节与高空点火关键技术测试。

台湾学术单位首次发射此两级推力的两节式混合火箭,并成功完成气动力脱节与高空点火测试。(来源:国家太空中心)
台湾学术单位首次发射此两级推力的两节式混合火箭,并成功完成气动力脱节与高空点火测试。(来源:国家太空中心)

这支两节式火箭是由成功大学航空太空工程学系讲座教授赵怡钦率领成大跨领域混合火箭团队研发制作,火箭全长6.2公尺,最大直径34公分,重约260公斤。

推力等级分别为第一节1,500公斤,第二节300公斤。本次飞试第一节火箭依设计规划推进13秒後,顺利脱节,第二节火箭初步判断应该也有顺利点火推进,但推进时间与最终飞行高度须待成功大学检验後才能得知。这是台湾学术单位首次发射1,500公斤级推力及300公斤级推力之两节式混合火箭,并成功完成气动力脱节与高空点火关键技术测试。

此科研火箭原订於8月1日发射,然在发射前氧化剂灌装作业完成後,成大团队发现碳纤桶槽的组装介面衔接处出现碳纤拉伸剥离现象,虽然高压桶槽本体并无泄漏现象,但飞试任务需以最高安全标准检视,故决定取消发射,待完成补强并通过60 bar(约60倍大气压力)水压测试,才重新申请,并得以顺利发射。

赵怡钦教授表示,此次是以2019年成功发射的1,500公斤级推力混合火箭为基础,经过3年研究改良,在发动机研制、零组件设计制造、脱节机构与组装,以及空中点火等工程与技术上,都获得重大突破;且火箭飞行所需的关键零组件与酬载仪器不论设计、技术与制造,都出自成大团队与国人之手,自主性百分百。

此次除验证两节火箭的推进器系统、气动力脱节与高空点火技术外,也透过通讯遥测航电系统以及高动态GPS「INS/GNSS即时轨迹追踪」系统,期??达成火箭高动态轨迹全程追踪。

此外,火箭也搭载成大物理系??教授杨毅设计的科学酬载「紧凑闪烁体阵列探测器」(Compact Scintillator Array Detector, ComSAD),这是第一个由台湾自行研制、可用在探空火箭及立方卫星的高能宇宙射线探测器,用以探测宇宙射线的能量与方向。此次探空火箭任务主要是测试ComSAD的基本性能,做为未来任务的基础,希??未来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完成立方卫星星系等科学任务。

负责维运短期科研火箭发射场域的国科会国家实验研究院国家太空中心指出,此次成大自主发展的两节式混合火箭,突破脱节与高空点火之重要关键,已进入实用阶段。1,500 公斤推力等级混合火箭可符合设计规格并正常运作,代表成大团队已确实掌握推力放大原则,此研发成果实属不易,期待未来能载运科学酬载,取得更多太空数据。

国科会表示,随着全球新兴太空产业发展,台湾应把握时机,整合学研界与产业界,积极投入太空相关利基产业。国科会在旭海设立短期科研火箭发射场域,为太空科研团队提供合法、安全的设施;也将持续督导即将升格为行政法人的国家太空中心,妥善利用此短期科研火箭发射场域,积极链结我国产学研界能量,提升太空科技技术层次,培育太空关键科技人才。

關鍵字: 太空产业  国科会  成大 
相关新闻
国科会核准92亿元投资案,聚焦绿能、生技和半导体产业
科研新创力转化硬实力 协助开创农渔科技新局
国科会新增10项核心关键技术 强化太空、量子、半导体领域保护
全国科学技术会议12月登场 四大主轴擘划台湾科技蓝图
国科会智慧医疗产学联盟成果发表 AI 辅助诊断提升医疗效率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SiC MOSFET:意法半导体克服产业挑战的颠覆性技术
» 超越MEMS迎接真正挑战 意法半导体的边缘AI永续发展策略
» 光通讯成长态势明确 讯号完整性一测定江山
» 分众显示与其控制技术
» 新一代Microchip MCU韧体开发套件 : MCC Melody简介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BM51K3YWSTACUK6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