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宏于电机布局智慧能源管理 能源周展ESG解决方案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23年10月18日 星期三

浏览人次:【1955】

在顺利渡过疫情之後的2022~2023年,也堪称是成立36年的宏于电机得奖连连的丰收好年,一举夺得第19届国家品牌玉山奖杰出企业类首奖、施耐德电机永续发展影响力奖。总经理詹家荣还获得第20届国家品牌玉山奖杰出企业领导人奖、「智慧型模组变电站」最隹产品奖,2023绿色企业与运动企业认证等奖项认可,近日更以「宏于智能配电、开创绿能世界」为主题叁展「台湾国际智慧能源周」。

宏于电机领先产业,与施耐德、三菱、士林电机策略联盟,近日更以「宏于智能配电、开创绿能世界」为主题,叁展「台湾国际智慧能源周」。
宏于电机领先产业,与施耐德、三菱、士林电机策略联盟,近日更以「宏于智能配电、开创绿能世界」为主题,叁展「台湾国际智慧能源周」。

詹家荣表示,自他2020年接任总经理之後,宏宇便积极以「智造转型、永续经营」为发展目标,从其主力产品,也是大家认知传统的「配电盘」开始着手,结合互联网推出智能配电盘;并开发iPanel智慧能源云端管理系统,透过云端管理系统监控电力效率分析,达到降低能耗。进而提升减碳效益,落实保护环境及永续发展的愿景,同时大幅提高配电盘的可靠性,也降低维护人力。

如今,宏于的高低压配电盘既是业界第一,也是唯一获得国家玉山奖肯定的产品。其除了透过智慧能源云端管理系统,IS智能盘系列更降低了90%的烤漆,落实环境友善与净零碳排政策。接下来宏于电机的智能配电盘更将与人工智慧(AI)结合,将过去相当专业的电力讯息,以友善的方式向客户呈现,朝向新能源运用与电力效力分析等高阶运算推进。

除了产品优秀的研发能力与对於ESG 永续经营的推动,宏于电机对於市场推广策略更有一套「有舍方有得」的独到见解,总经理詹家荣指出,开放的分享合作,能够创造更高的效益,以宏于电机研发的智慧能源云端管理系统「电力云」(iPanel)为例,便开放给其他同业一起使用,推动整体配电盘产业的升级,更提升市场对於智能配电盘的普及化。

宏于更领先产业,与国际知名3大电机设备领导品牌施耐德、三菱、士林电机策略联盟,共同打造台湾最强的智能配电盘品牌柜;并结合「电力云」智慧能源云端管理系统,透过专业客制化的合作,让智能配电盘的效益极大化,创造设备商、使用者双赢局面。

此外,宏于电机除了智能配电盘之外、更将新能源应用智慧型模组变电站(智能货柜)、新能源铜排导电模组、承接储能电力案场工程等,在永续概念下研发推动的重要产品与服务。

詹家荣进一步指出,新能源未来的成长必然相当惊人,但新能源如太阳能及风力发电等,90%都不可控,所以「消峰填谷」的电网储能以及未来的电动车充电产业将是相当重要议题,新能源与智能所构成的ESG 将是未来产品研发的重点,也将是这次「台湾国际智慧能源周」宏于电机展示的重要主题。

宏于电机在2022年12月便正式成立永续发展委员会,除了解决方案与产品设计朝「新能源」与「智能节能」方向持续研发,对供应商的包材重复使用,、公司内部的能源节省推动也不遗馀力。在公司治理的部分,推动策略创新发展计画,从组织架构、绩效考核、薪资结构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以永续发展为目标。

詹家荣表示,2023年是宏于电机的绿色永续计画元年,公司董事会更决定启动2025年首次公开募股(IPO)计画,并宣示将於2025年前推出一份企业永续报告书,积极展现台湾传统企业转型的重要典范,以永续为核心,立足台湾,放眼世界。

相关新闻
史丹佛教育科技峰会聚焦AI时代的学习体验
土耳其推出首台自制量子电脑 迈入量子运算国家行列
COP29聚焦早期预警系统 数位科技成关键
AI伺服器和车电助攻登顶 估2024年陆资PCB产值达267.9亿美元
联合国气候会议COP29即将闭幕 聚焦AI资料中心节能与净零建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3D IC 设计入门:探寻半导体先进封装的未来
» CAD/CAM软体无缝加值协作
» 云平台协助CAD/CAM设计制造整合
» 谁在守护机器安全?资安管理与存取控制必备指南
» 雷射干涉仪实现线型马达平台 位移即时补偿回授控制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BOBVVJLCSTACUKK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