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Pure Storage:IT对全球环境永续计画带来重大影响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22年12月28日 星期三

浏览人次:【1929】

Pure Storage与Wakefield Research共同发表一份最新报告,显示IT对环境永续带来重大影响力,并指出当IT成为企业变革的驱动关键、以及面对急迫且不断增长的企业需求时,所将面临的种种挑战。

Pure Storage指出IT对环境永续具重大影响力,降低基础架构耗能方为成功关键。
Pure Storage指出IT对环境永续具重大影响力,降低基础架构耗能方为成功关键。

这份最新报告「改变的动力:Pure Storage 2022年IT永续影响力调查」(Drivers of Change: Pure Storage IT Sustainability Impact Survey 2022)深入探讨IT人员与企业永续负责人携手降低企业环境足迹的机会。

这份「改变的动力」调查访问了1,000名永续计画负责人,全球各地(美国、英国、法国及德国)的市场调查结果皆相当一致。以下为此份报告的重点:

●半数的永续主管皆落後其永续目标:大多数(78%)的永续主管表示其企业领导阶层已将永续计画视为一项优先要务,多数(56%)计画在未来3至7年内达成永续目标。仅有约半数(51%)受访者表示他们正按照进度前进。

●技术在推动永续计画上扮演日益重要的关键角色:绝大多数(86%)的永续计画主管皆同意,企业无法在不大幅降低技术基础架构能耗的情况下达成永续目标。这将是日趋严重的问题,因为有81%的受访者预料未来12个月内技术基础架构对企业碳足迹的影响力将变得更大。

●IT与永续团队在采购决策上不同调:即使技术的碳足迹节节升高,仍有5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挑选厂商时可能不会在意厂商本身的永续性。若永续主管能提早叁与采购流程,则可解决此状况,可惜大约三分之二(6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是在技术采购流程已经启动之後才叁与。

●IT团队迫切需要支援企业永续计画:IT比企业的任何一个部门(如财务、管理、营运)都更让人感到并未采取必要手段来支援企业永续目标(34%)。仅有大约一半(5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IT团队在技术采购决策中有将永续性适当列入考量。

今日,资料中心已占全球耗电量的1%,根据全球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估计,将资料数位化所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光是2020年就占了全球的4%,然而若能提升数位工具效能,则可在2050年减少20%的排放量。

资料中心与数位化不论在任何企业的永续策略中无疑都扮演重要角色。当永续主管不遗馀力为达成重大环境永续目标而努力时,若没有强大的IT架构协助(例如更优异的效率、扩充性与简易性),其目标将难以达成。

因此,IT具备绝隹机会能协助企业大幅降低自身的环境足迹。透过建构及采用永续的技术基础架构,再藉助创新、高效率、高扩充性IT厂商的力量,IT团队便有机会利用更省电、低散热、制造更少废弃物的技术,来发挥立即且重大的影响力。

Pure Storage产品长Ajay Singh表示:「随着资料工作负载的不断增加,降低资料基础架构对环境的冲击将变得至关重要。这份率先探讨IT如何在整体永续性当中扮演核心要角的报告,是协助IT领导人在数位转型进程中改善资料储存策略,并降低企业碳足迹的一项重要工具。」

關鍵字: 数位转型  永续经营  Pure Storage 
相关新闻
洛克威尔自动化携手微软促进制造业实现数位转型
工业AI与企业转向RAG趋势 将重塑2025年亚太暨日本地区IT业务环境
生成式AI海啸来袭 企业更需要AI云端服务来实现创新与发展
研究:成功掌握AI潜力的关键在於适应全球地缘政治与监管环境
势流科技2024 Simcenter Taiwan User Conference登场 西门子高层分享数位化创新趋势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双臂协作机器人多元应用与创新商业模式
» 在边缘部署单对乙太网
» Microchip Switchtec PCIe® Switches工程人员开发及管理的好帮手
» 半镶嵌金属化:後段制程的转折点?
» 汽车微控制器技术为下一代车辆带来全新突破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1A71FC3CSTACUKL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